摘要:在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進程中切實推動實踐教學一體化發展是題中應有之意。大中小學思政課實踐教學一體化發展過程中面臨諸多問題。對實踐教學重視程度不夠、實踐教學針對性不強、實踐教學配套保障不足等問題制約著大中小學思政課實踐教學一體化的發展進程。因此,要從提高多方面重視程度、增強實踐教學的針對性、建立完善的配套保障措施方面著手,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實踐教學一體化建設繼續發展。
關鍵詞:大中小學思政課;實踐教學;一體化建設
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印發的《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中對思政課課程體系的建設要求中明確指出,“各高校要規范實踐教學,切實提高實踐教學實效”。實踐教學作為思政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理論教學的課下延續與補充。因此,在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進程中切實推動實踐教學一體化發展是題中應有之意。大中小學思政課實踐教學一體化研究既是思政課實踐教學自身發展的內在需要,也是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的客觀要求。但是目前學界對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學一體化的研究側重于理論教學方面,實踐教學的相關研究不足。所以,通過反思當下思政課實踐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探索大中小學思政課實踐教學一體化的發展路徑是十分必要的。
一、大中小學思政課實踐教學一體化存在的問題
為進一步規范高等學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2021年本)》明確指出要將實踐教學納入教學計劃,并通過落實學分、教學內容、指導教師和專項經費等方式予以保障。但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思政課實踐教學仍存在部分突出問題。
(一)對實踐教學重視程度不夠
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一直以來大中小學思政課就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認識傾向。 一方面,目前教育部并未對大學以外學段的思政課實踐教學作出明確要求,再加上各級各類考試對思政課的考查多側重在理論知識的考核上。因此,許多思政課教師將大部分精力放在理論教學上,潛心鉆研課堂教學的相關內容,并認為思政課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在課堂教學的環節里完成。很多思政課教師對于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認為實踐教學只是理論教學的補充。基于這樣的思想認識,思政課教師就不會花大力氣進行實踐教學設計,因此實踐教學就會出現流于形式的現象。另一方面,學生對思政課實踐教學部分重視程度不夠、參與度不高。由于受到實踐教學部分占學生成績比重較低、教師對實踐環節設置缺乏吸引力等因素影響,學生對實踐教學存在不感興趣、應付的心理,這也極大影響了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實際效果。
(二)實踐教學針對性不強
實踐教學若想真正發揮其效用,必須要具有針對性。換言之,不同學段的實踐教學開展要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學生成長需求等眾多因素綜合考量。但在實際運作過程中,思政課實踐教學設計與以上因素契合度不高。首先,實踐教學內容與課堂教學內容聯系不夠密切。實踐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通過社會實踐對課堂學習的理論知識進行鞏固和再認識。因此,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內容緊密聯系是實踐教學的內在要求。在實際的實踐教學運作過程中,實踐教學內容并不能很好的貼近理論教學內容,使得二者有時會出現脫節的現象。這樣一來,學生的實踐學習不僅不能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鞏固與深化,相反會產生新的困惑。其次,實踐教學設計不能完全迎合學生成長需求。不同學段的學生的成長需求不同,實踐教學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設計出學生通過努力才能完成的拔高性內容。這樣一來,學生才會在實踐環節有所收獲,才能真正增強學生的獲得感與體驗感。但是目前實踐教學設計存在低年級學段難度偏大、高年級學段難度偏小的問題。
(三)實踐教學配套保障不足
實踐教學相對于理論教學而言,對教學條件以及配套保障條件更高,這也是實踐教學容易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之一。總的來說,實踐教學的配套保障大體可以分為三類。一是物質條件保障。其主要包括經費保障、場地或基地條件保障、設備保障等等。二是人力條件保障。思政課教師是思政課實踐教學設計的主要負責人,但在具體的實踐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需要有多方面的人員配合。例如在低年級學段開展的親身體驗性活動需要多位安全指導教師的配合。高年級學段開展的調研型活動需要管理人員的配合。三是安全條件保障。大型的實踐教學活動開展需要考慮食宿、出行等多方面因素,這些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安全保障。正是因為實踐課的開展需要多方面的配套保障才能運行,而目前大部分學校并沒有為思政課教師開展實踐教學提供必要的保障條件,這就將思政課實踐教學圈定在幾種固定的形式之下,難以真正有效開展。
綜上所述,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發展還面臨諸多問題和層層阻礙。因此,探究大中小學思政課實踐教學一體化發展的路徑就變得尤為重要了。
二、大中小學思政課實踐教學一體化發展的路徑
目前大中小學思政課實踐教學過程中面臨的現實問題為實踐教學一體化發展提供了明確方向。唯有通過剖析問題,尋求破解問題的方法,才能找到大中小學思政課實踐教學一體化發展的著力點,從而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實踐教學一體化健康發展。
(一)提高多方面重視程度
只有認清思政課實踐教學在整個課程目標完成、教學效果影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理解大中小學思政課實踐教學一體化的必要性,才能全方位提高對思政課實踐教學一體化發展的重視程度。具體來說,思政課實踐教學相關聯的學校、教師、學生都要提高其重視程度。首先,各級學校要在深刻領會有關思政課改革創新發展的相關文件基礎上,結合不同年級學生的培養方案,為思政課實踐教學一體化發展統籌謀劃、提供支持、創設良好環境。其次,思政課教師要樹立大中小學思政課實踐教學一體化的意識,根據各學段學生身心發展特點與培養目標設計實踐教學方案。為了更好地發揮實踐教學一體化的效果,不同學段的教師應加強溝通交流,在實踐教學設計中體現不同學段之間的連續性與遞進性,實現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結合、循序漸進育人的最佳狀態。最后,通過創新實踐教學模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吸引學生,擴大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感染力與影響力,從而提高學生對思政課實踐環節的重視程度。總而言之,促進大中小學思政課實踐教學一體化發展需要學校、教師、學生共同重視。
(二)增強實踐教學的針對性
目前實踐教學存在與課堂教學內容、學生成長需求聯系不夠密切的問題,這一問題直接導致了實踐教學缺乏針對性。對此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予以緩解。首先, 以一體化教育目標為導向,以理論教學內容為依托創設實踐教學主題。一方面,實踐教學主題的確立可以根據課堂教學案例作為基礎進行延伸。案例教學法是各個學段思政課課堂教學的重要方法。典型的案例加上生活化的情景很容易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這些豐富的案例可以作為實踐教學的主題內容,教師通過設置問題的方式將案例進行深度延展,學生通過課下實踐來完成。這樣一來,就能夠真正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統一起來,增強其內容的針對性。另一方面,為確保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針對性與時效性,必須根據不同學生特點與成長需要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根據《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的要求,從低到高學段依次重在開展啟蒙性、體驗性、常識性、理論性、探究性學習方式。這為思政課實踐教學提供了重要依據。不同學段的思政課教師要定期進行溝通交流,選擇適合本學段學生的實踐教學方式,確保各學段學生都能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有所收獲、有所提高。
(三)建立完善的配套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完善的配套保障措施是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實踐教學一體化的有力保障。針對實踐教學三類配套保障條件不足的情況,可以通過以下途徑解決。第一,落實與爭取更多的思政課實踐教學專項經費,為實踐教學提供財力支持。目前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經費以財政撥款為主,除此之外,各級各類學校要積極與社會組織、企業等開展合作,共建實踐教學基地,從而解決實踐教學場所缺乏問題。當下,各地方都已建立了博物館、陳列館、紅色文化展覽館等等一系列的開放性文化設施。各級各類學校應當充分利用當地資源,開發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其中各高校在這過程中要發揮模范作用,利用多種資源打造有影響力的精品活動。例如,唐山師范學院建成的紅色文化VR體驗中心使學生可以通過虛擬仿真實驗室實現參觀名人故居、體驗渡江戰役等活動。第二,各級學校要結合自身情況搭建實踐教學教師團隊,為實踐教學提供人員支持。從學校中選拔部分優秀學生干部、其他科任教師作為實踐教學開展的輔助帶隊人員,在具體的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予以指導并提供安全保障。第三,充分利用團委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和學生社團活動機會,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教學活動。思政課的實踐教學活動與團委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目的、活動形式、活動內容、活動載體等方面存在密切聯系,這使得二者的融合發展成為可能。尤其是每年寒暑假定時開展的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社會調研活動、支教活動等等都可以與思政課實踐教學相結合。思政課教師可以在上述活動中提供選題確定、計劃制定、報告撰寫等方面的指導,使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與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相互結合、一起行動,最大程度發揮二者的效用。思政課實踐教學也可以與學生社團活動相結合。社團活動一直以來都是豐富學生“第二課堂”的重要途徑。各學段學生對于參加社團活動的積極性較為高漲。思政課實踐教學可以與社團聯手打造精品實踐活動。思政課首先可以與理論類社團聯合開展活動,豐富實踐活動形式。例如開展“學習貫徹十九六中全會精神”大學生宣講活動、理想信念主題活動等等。同時,思政課也可以和興趣類社團聯合開展各類活動。以《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的實踐教學為例,以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活動、道德自律活動等社團活動為載體開展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從而達到全面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理論素養,實現知、情、意、行四環節統一的目的。
總而言之,大中小學思政課實踐教學一體化建設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今后,要進一步拓展大中小學思政課實踐教學一體化的發展路徑,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助力。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印發《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012/t20201231_508361.html,2020-12-31.
[2]李麗麗.紅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路徑探析——以河北省相關實踐為例[J].新生代,2021(04):57-60.
作者簡介:蓋曉芳(1994—),女,山東濰坊人,碩士,濰坊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