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偉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展,新型的“團隊協作”學習模式逐漸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學的發展和進步。在小組學習活動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充分的激發,集體榮譽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高中語文是高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它不僅是高考課程標準要求的必修課,關系到學生能否以更好的學習成績進入好的大學,也關系到學生未來的人生發展。在高中階段,為了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采用合作學習方法進行教學,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幫助他們更好地鞏固知識。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策略
前言
新課改對各類課程的教學優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學生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影響。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順應時代發展,采取適當的方法,主動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在語文學科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同學之間的協作,使他們的學習任務和目標更加清晰。同時,通過合作,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技能得到發展,使他們有更多的想象力和發揮空間,最終促使他們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一、分析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積極意義
1.1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小組合作學習能激發高中生的語文學習欲望,使高中生在語文課堂上更加善于思考和探討問題的答案。教師通過提問,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回答問題,鼓勵學生認真閱讀課文內容,在課文中尋找答案。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提出自己的觀點,從而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課堂教學活動更能引起學生共鳴。
1.2促進因材施教的實施
在語文課堂上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可以先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或讓學生自行組成學習小組,提出問題之后,給予學習小組充足的時間進行討論和分析。為了避免對不同水平學生的教學進度產生影響,也需要師生之間相互合作。在討論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提問,可以形成良好的教學反饋,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問題,選擇合適的解決方法。通過小組合作式課堂教學,可以給課堂注入新鮮血液,能給課堂帶來活躍的氛圍,提高課堂效率。
二、高中語文開展合作學習的可行方式
2.1小組安排合理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個性、興趣等,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改變以往的教學安排方式,把學生的座位排成四個方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熱情,打破學生思維的局限,為學生提供了交流、溝通的良好渠道和機會。
例如,在高中語文王羲之《蘭亭集序》中,老師首先通過多媒體向同學們展現了紹興城外的蘭渚山的視頻情景,誘發學生的上課興趣。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同學們更深入的了解王羲之筆下的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我們進行了小組合作教學。首先,將同學們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老師進行提問,或同學們根據自己對視頻的看法以及初讀詩文的體會進行提問,比如:“王羲之是怎樣展現山水之美的?又是怎樣描繪聚會之樂的?運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情感?”等等。然后讓同學們根據學習小組的形式對組內成員進行明確分工,小組長、記錄員、發言員等,在基于問題的基礎上展開討論,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由小組記錄員將其觀點記錄好,在討論結束后,由小組發言人進行課堂分享,每個小組成員的分工并不一定是固定的,可以根據情況適時的進行調換。在同學們小組合作學習這首古詩的過程中,因為每個人都很好的參與到了其中,他們將會對問題有更多的看法,對古詩的理解也會更加準確和深入。
2.2合作目標的明確
盡管傳統語文教學中也會運用一定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但在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下,老師并沒有明確合作學習的教學目標,各種學習方法都是以學科應試為目標,這在很大程度限制了學生的發展。只有讓學生真正理解合作學習的目標,才能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并且促進核心素養的發展。
例如,在韓愈的《師說》中,兩個組的學生對老師提出的問題“怎樣認識本文的進步和局限性?”意見不一致,在討論中互相爭辯,小組其他成員調解不成,整個小組就不能順利完成任務,被老師口頭批評。對此,學生必須認清集體存在的價值,正確認識集體責任,正確處理與群體成員的關系,以個人的進步推動集體進步,集體也能推動個人的進步。要好好維護團隊間的關系,并不只是因為組成了很多學習小組就形成了小團體,這對班級的集體進步和發展是非常不利的,直接影響到班級成員之間的關系。學生要建立團隊意識,要使團隊成員取得共同的進步,團隊成員必須相互配合。
2.3合作學習內容的設計
高中課堂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在設計集體學習內容時會出現兩種極端現象。一是內容過于簡單,學生無需花費太多精力就能輕松完成。二是內容太難,學生們可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都理解不了內容。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學生學習方法的選擇會大幅度地優化教學計劃。教師要考慮學生是否要參與完成全部作業,是否采用其它更為快捷有效的學習方式。而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學方法能順利完成,就不需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其次,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設計是否有利于學生的深入思考,以及學生是否通過共同學習對內容的理解有了加深。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就不需要進行小組學習。要提高班組成員的學習水平,就要精心設計班組學習內容,這項措施大大提高了高中生的學習熱情。
2.4豐富合作學習課堂活動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需要在課堂中引入各種教學活動,并利用這些活動來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例如,在《荷塘月色》中,教師可引入競爭性的課堂教學活動,讓每組討論,找出文中好詞、句子,然后進行小組朗讀排練和呈現。最后由全班同學和老師一起投票選出朗讀得最優秀、配合得最默契的小組,老師給予一定的獎勵。教師引入合理的競爭活動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室中的學生積極參與,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
三、結語
合作學習已經成為當今高中語文教學中普遍采用的一種教學手段,也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教學手段。所以,在高中階段,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合作學習的功能和重要性,合理、高效地進行合作學習,才能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只有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小組協作學習,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積極作用,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其達到更高的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李莉.高中語文教學中自主合作學習實踐探究[J].高考,2021(05):90-91.
[2]主玉立.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模式研究[J].讀與寫雜志,2014,(11).
[3]劉慧穎.淺談高中語文合作學習[J].中外交流,2018(14):271.
[4]周澤華.高中語文合作學習探討[J].文藝生活·中旬刊,2018(3):238.DOI:10.3969/j.issn.1005-5312.2018.03.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