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耘
摘要:新時代圍繞培養全面發展高素質人才這個戰略核心,對高等教育賦予了特殊使命。立德樹人建設是高等教育的中心環節,也是高校育人的根本目標任務。全面有效推進大學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高等學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之重要舉措,如何推進課程思政,做到與思政課程同方向同行,深化思想政治課程的育人效果,,將成為課程改革的重點。本文也擬進一步通過對文獻資料的收集分析和教學實踐總結,探索高校思政元素融入到足球課程可行研究路徑,為全面推進大學體育課程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撐與參考。
關鍵詞:大學;足球課程思政;策略研究
1.前言
高等教育的發展,同我國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系在一起,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校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和重要講話為高等教育培育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提供了基本遵循。學校體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擔負著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學生健康的任務,而且還擔負著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和道德素養的義務。足球是高校的傳統體育項目,在高校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受到廣大學生的喜愛。足球運動自身固有的特點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生動、最活潑的形式之一。在當前課改重點聚焦課程思政大背景下,如何讓思政元素深度融入足球課程之中,使足球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是本文所要研究的課題。
2.高校足球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2.1 愛國主義精神培養
足球運動是一項影響力極大的體育運動,被譽為“世界第一運動”。舉辦的重要足球比賽,會吸引全世界球迷的關注。一場比賽的勝負關乎到國家的榮譽,國家隊取得的勝利能夠激發廣大群眾的愛國熱情。優秀球員的表現、整個團隊的配合協作、一場比賽的精彩表現會給觀眾留下長久的記憶。通過足球運動還可以延伸到對其他重要賽事的關注。比如奧運會、亞運會等綜合賽事及影響力、普及性較廣的單項賽事。在這些賽事中都蘊含了運動員拼搏進取,公平競爭,永不言棄的思政元素,對培養大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2.2意志品質培養
足球運動技術多樣,做到機動、靈活、熟練的運用個人技術,是一個從學習動作技術,到掌握運動技術,再到形成運動能力的遞進過程,對每個學生都是一個較大的挑戰。需要學生克服一系列的困難,付出巨大努力,方能完成自身的目標任務。由于學生身體的差異、認知的差異、學習能力的差異,在技能的學習中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如果不能正確對待,自信心就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這就需要培養學生不畏困難,積極進取的意識和態度; 足球運動運動量大,身體素質要求高,在教學中會安排許多身體素質練習,學生在面臨大運動量、高強度的身體練習時,會產生畏懼的心理,這就需要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足球教學和比賽在室外開展,各種極端天氣會對學生參與學習和運動帶來消極影響,這就需要培養學生服從命令、聽從指揮,能適應各種不同環境學習的能力和毅力。
2.3規則意識培養
在校園足球比賽中,所有參與者是在競賽規則的框架下進行比賽。活動參與者要了解規則、掌握規則、遵守規則。違反規則,則會受到相應的處罰。足球比賽對抗激烈,身體對抗頻繁,規則要求比賽雙方均應采用合理技術動作應對比賽。但足球比賽的特性使運動員往往采用一些違反規則的技術動作,給對方隊員造成身體上的傷害,也很容易引起場上雙方的糾紛。違反體育道德的行為也違背了足球比賽尊重裁判,尊重對手,尊重觀眾的競賽精神,對自身和集體都會造成負面影響。只有在遵守競賽規則的前提下,足球比賽才能在公平、公正、有序的環境下為觀眾奉獻精彩比賽,也能使雙方運動員享受比賽帶來的樂趣。通過比賽形成的規則意識,對個人品行、人格塑造有積極的幫助,能使學生在生活、學習、工作中做到規范自身言行,遵守規則,遵紀守法。
2.4團隊精神培養
足球運動是一項集體項目,比賽中隊員必須思想統一、行動統一,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所有參賽隊員必須一動全動,整體協作,這樣球隊的作戰能力才能表現出1+1>2的整體作戰特點。足球比賽中,球員場上的分工明確,職責分明,既有“紅花”也有“綠葉”,球員的個性展示要符合整體打法的需要,而不因個人隨意的表現欲望影響整個球隊的利益,必須樹立把球隊的集體利益放在首位的理念。團隊意識的形成,對于大學生在今后的社會活動和學習工作中,可以更快融入工作團隊,發揮好角色作用。
3.高校足球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實施策略
3.1在課程標準中對課程思政進行統籌設計
課程思政是高等教育培育時代新人的重要舉措,足球課程思政建設是高校深化體育改革的重要實事工程。足球課程思政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的任務。課程標準是教師進行教學的指導性綱要,對教師開展教學有著明確的導向性作用。在課程標準中對課程思政進行統籌設計是開展課程思政的基礎和保障,在對足球課程標準的制定中,圍繞“大思政”格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課程建設理念上把課程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進行深度挖掘,融入到足球課程體系中,實現以體育人作用。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上凸顯思政教育的內涵布局、課程思政融入點,課內、課外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效融入思政元素,在增強學生體質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和提高學生思想素質。
3.2在課堂教學中開展思政教育
課堂教學是實施足球課程思政的主渠道。圍繞教會、勤練、常賽,在專項技能的學習掌握中融入思政元素,使學生在學習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過程中實現價值塑造,全面發展。在足球技能的傳授中,教會學生掌握學習方法,鼓勵學生樹立信心,相信自我有能力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培養學生積極進取、不怕困難的理念。在學生體能訓練中,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身體差異,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身體素質練習目的和意義,鼓勵學生不斷突破自己,不斷取得進步,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質;在組織學生的練習中,通過采用多樣化的方法,加強學生間的交流合作,提升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和合作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組織紀律性和團結協作意識;體育精神是思政課程的重要內容,結合重要比賽向學生介紹運動員奮力拼搏、永不放棄、為國爭光的感人事跡,通過榜樣的力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愛國主義情懷。對樹立正確的“三觀”有積極推動作用。0D426D75-6A36-401B-930A-38776EFEFE2C
3.3在比賽中開展思政教育
在足球比賽中開展思政教育是課程思政顯現育人成果最有效的方式。通過比賽可以達到健全學生人格、錘煉學生意志的目的。比賽中,在規則允許的框架下,雙方激烈的拼搶和對抗,對學生技術的發揮,體能的消耗,心里的抗壓,有著極大的影響。為了爭取比賽的勝利,雙方會全力以赴,對比賽中出現的犯規、受到侵犯后心態的不冷靜都需要教師及時批評教育,做到尊重對手,尊重裁判,遵守規則,文明參賽。對比賽中展現良好精神風貌、弘揚體育道德風尚的運動員和運動隊,給予充分的表揚和肯定,激勵運動員在比賽中不畏強手,頑強拼搏,賽出風格,賽出水平,培養學生團結協作、不言放棄的集體主義精神。
3.4提升教師的課程思政素質
教師是實施課程思政的主導者,教師自身綜合素質的高低決定了足球教學中課程思政的實施效果。把成為“四有”好老師作為職業追求目標,不但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高尚的品行。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不斷學習,提高教師政治素養,積極挖掘足球課程思政元素,精心謀劃課程思政元素融入足球課程的系統性布局,在足球教學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足球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教師與學生可產生更多的互動性,教師在教學中要創新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方法,要善于把握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契機,取得育人效果。比如在足球課程教學中,受到寒冷天氣或炎熱天氣影響時,就需要老師發揮思政育人作用,解決好學生思想上的畏難情緒,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服從指揮、遵守紀律的思想品質。
4.是結束語。
課程思政是一種隱性教育,通過發揮課程教學,潛移默化對學生思想引領。足球課程思政不是足球課程和思政課程的簡單疊加,也不是教學內容中簡單加入一些思政元素,而是要對課程中的思政元素深度挖掘并融入于足球課程實施的各個環節,達到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教師是推進足球課程思政的主力軍,應積極探索本課程的育人特點和實現形式,通過課程思政,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1]張鵬.課程思政視域下高校足球教學的育人路徑研究[J].科教文匯,2021,7: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