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玲玲 陳琤 李珍
摘要:在小學教育中,班主任應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自我調節能力。它對提高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幫助學生管理情緒起著重要的積極作用。因此,在日常管理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班干部培養的角度倡導課堂自我管理制度,引導學生從被動管理轉變為主動管理,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減輕班主任班級管理負擔。因此,本文從班主任教育的教學意義出發,以班干部培養的形式實施班級自我管理,開展戰略性學習與交流。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學生干部;自主管理
引言:在當前的教育發展過程中,學校教師應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的人格的培養。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人應充分發揮其帶頭作用,與學生溝通,與學生保持友好關系,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班級管理中,教師應自覺增強班干部的潛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為了解決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本文提出了較為可行的策略。
一、學生干部落實班級自主管理的教學策略
(一)民主投票以科學的方式選任班級干部
在小學階段的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應落實班級自主管理制度,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班干部選拔活動,做好學生班干部選拔工作。在選拔過程中,給予班級學生一定的權利,以民主不記名投票的形式,票選出班干部人選。班干部預選成員應具備一定的自律、認真和端正的學習態度,教師耐心觀察細心選擇,關注班級學生的整體學習和自我管理情況,選擇具備強烈責任心的學生來擔任班級管理職位。在這一過程中允許學生以毛遂自薦的形式進行自我介紹,教師和學生一起來選擇出班干部,推舉優秀學生來做老師班級管理的小幫手。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允許班級學生提出意見,教師與學生在綜合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糾正班級管理中的一些缺點,和管理中的不足之處,完善班級管理制度,體現學生的自主管理精神。
(二)樹立班干部服務理念提高班干部素質
在班級管理中,也會出現班干部違反紀律的現象,這將有損他們在同學心中的形象,不利于接下來的班級管理。這個時候,就需要班主任采取措施進行補救,挽回形象。遮掩過錯,不能解決問題,正確的方式是:勇于認錯,再接再厲。小學生年齡較小,一般表現為自我情緒管理能力較差,在擔任班干部的過程中,部分學生會出現驕傲自滿的情緒,教師應在觀察的基礎上及時糾正學生的行為和思想,幫助學生克服一些心理問題。班干部是教師日常工作中的小幫手,需要積極參與班級管理活動,與班主任一起解決班級管理問題。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應對班干部學生的班級服務精神進行重點培養,繼而提高班干部的管理素質。班級教師與學生統一戰線,共同開展班級管理活動,班干部應以服務班級學生,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并制定管理目標,從個人的角度出發,關心班級事務,以班干部的優勢打入到學生內部,通過交流談話等方式,了解班級學生的內心想法,利用身份優勢,與學生之間平等溝通,將班級其他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在學習以及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及時反饋給班主任教師,與班主任教師一起,及時發展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征求班級其他學生的意見,對班級管理制度進行修訂,糾正個別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引導并幫助學生改正。除此之外,班干部學生的有效培養,還可以積極幫助教師開展班級管理活動,提高教師的班級管理效率,并在此基礎上創建班級自主管理模式。
(三)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合理展開學生干部劃分
在小學班主任管理班級的過程當中,老師必須要培養學生干部,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展開班級自我管理工,老師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突破傳統管理方法的局限,重視起來對學生干部的培養,讓學生干部形成一個科學有效的自主管理模式,在這種模式之下,將班級的主要管理工作交給學生干部并且有針對性的給學生講解一些學管理班級的核心,除此之外,小學班主任必須要將足夠的空間和權利交給學生展開獨立自主活動,這樣可以更好的培養學生干部的管理能力。小學班主任應當跟隨時代發展的腳步,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班級管理理念,老師也需要充分的將一些管理權利交給學生干部,讓學生干部根據自己的想法來展開班級管理工作,除此之外小學班主任也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在班級內實施一個崗位責任制,讓每一個學生干部充分的意識到自己的工作職責和工作目標,每一個學生干部都需要有自己合理的管理目標,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達到自己的管理目標。
(四)創造機會,培養管理能力
在班主任安排班干部對班級進行管理時,往往會發現,剛剛步入校園生活的小學學生,有著較強的責任心,想要幫助老師好好管理班集體,但是由于這些小朋友剛剛接觸到這一方面的工作,和以往幼兒園時期聽老師的話就行的模式不同,因此,班干部在進行班集體管理,管理經驗不足,管理能力不夠,導致了有些事情不能合理的進行解決,想要將管理工作做好卻不知道從哪里下手,甚至好心辦壞事。因此,班主任在對班干部團隊創建的過程中,要注重班干部管理能力的提升,為班干部創造鍛煉管理能力的機會,在平時的管理活動中,將部分的權力大膽地交給班干部進行,改變以往事必躬親的管理模式,讓班干部在實際的班級管理實踐中,得到管理能力的鍛煉,從而更好地成為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和得力助手。
例如,在對班干部的培養過程中,班主任可以將每日進行衛生值日安排表的制定交給衛生委員或者班長進行,將這個權力下放到班干部身上,使班干部能夠獲得鍛煉的機會,讓班干部在實際的班級管理實踐中,培養自身的管理能力。再要求班干部在這個表格的制定的過程中,充分與同學進行協商和溝通,重視學生基礎,這樣的培養活動,幫助了班干部能力提升的同時,也幫助了班干部不脫離學生基礎。
結論:總而言之,在小學階段的班級干部培養中,教師首先應尊重班級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以民主科學的形式來開展班干部選舉活動,培養班級學生的集體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以自主管理的形式代替傳統被動教學,促使班干部學生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提高自身能力并獲得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龔紅芳.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研究[D].深圳大學,2018.
[2]鐘建梅.談小學班主任如何培養班干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0,(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