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互動教學模式對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性,剖析了當前初中英語互動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互動教學模式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互動教學;初中英語;教學實踐
作者簡介:戴萍,吳江區笠澤實驗初級中學。
如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逐漸被淘汰,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日益凸顯,在學習中對于教師的依賴逐漸減少。但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學生發揮自我主觀能動性的能力往往受到抑制。許多教師專注于完成教學任務,容易忽視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真實感受。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進行高效的教學模式改革,已經成為教學研究的重點與熱點。教師應積極踐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改變固有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將互動教學落實在英語教學中,讓教學工作變得更加高效。
一、互動教學模式概述
所謂互動教學模式,是指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將互動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相較于傳統教學,它強調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雙方的互動。這種互動存在于師生之間或者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教學模式有利于課堂溝通效率,在教師與學生間形成有效的信息流。運用互動教學模式進行授課的目的為:一方面,加強教師與學生間的溝通,有利于教師擴展學生學習視野和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以改進學生的學習思維方式。同時,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又能使教師得到及時的學習反饋,從而改進教學方式,這樣能夠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質量。另一方面,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有利于學生加強彼此學習方法和習慣的交流,使學生豐富自身學習方法,深刻認識到自身的學習主體地位,提升自身的綜合學習能力。
二、互動教學模式對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性
(一)教師提升教學能力的現實性要求
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源自教師對于教學方法的鉆研以及現實應用中的變通調整。因此,及時發現教學方式中的不足,能夠給予教師以正確的反饋和指導,增強教師對學生學習方向的敏感度。教師的這種自我認知能力和教學能力的提升,關鍵在于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否進行高效的信息交流,及時給予教師教學反饋。除了學生的反饋,教師還能夠結合學生在課堂中對知識的感興趣程度和實際運用情況來對自身教學的有效性實施評估。在互動教學模式下,教師更容易了解到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情況,將學生反饋與自我評價相結合,找出教學理論在實際運用中存在的不足,并結合學生的深度學習訴求,革新英語教學方法,以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基于教師自我能力發展的訴求,教師要將互動教學模式應用于英語教學活動始終。
(二)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訴求
當前,社會對于學生英語能力的考查,不僅僅局限于知識掌握程度,更側重考查其英語實際應用能力,這對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內容,還需要結合實踐將英語聽、說、讀、寫等技能深刻掌握并靈活運用。學生要實現對英語技能的掌握,就需要有更多的實踐運用機會,而互動教學模式就給學生提供了英語交流應用機會。教師在互動教學模式下巧設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學生得以掌握英語知識及應用技能。
三、當前初中英語互動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差
受傳統授課模式的影響,學生普遍存在著學習時不愿意思考,自主學習意識差的問題,這就導致了學生缺乏堅實的知識學習基礎。初中生的思維方式并不成熟,大多數學生沒有養成科學高效的學習習慣,過于依賴教師,往往是教師讓背什么就背什么,缺少刻苦鉆研的精神和英語學習興趣。在初中生對英語的喜好情緒并不穩定時,他們的學習態度往往與對教師的喜愛程度、學習的難易程度、獲得的學習榮譽感等多方因素有關。學習受到打擊時,有的學生容易灰心喪氣,失去對英語學習的信心。一些學生在受到教師批評后還容易產生厭學心理。這就要求教師在實施互動教學時要更加細致科學,注意因材施教,而不是單純地將學習任務交給學生。學生要開發自我潛能,與教師進行有效溝通,在課堂上能夠自如地表現自己。因此教師在互動教學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學生情況,給予學生充分思考空間,逐步幫助學生從依賴教師的學習方式向自主高效學習方式轉變。
(二)教師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式死板缺乏創新
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按照自己的教學思路來授課,并未顧及學生與課程內容的適配性。教師自顧自地教學,但對于學生是否真正理解知識內容并不了解。甚至一些教師有在上課時間將本節課的知識講完便是完成教學任務的想法。這樣的教學方式已經不符合當前學生英語學習的要求。因此,英語教師應當及時更新教學觀念,與時俱進地創新教學方法,構建全新的初中英語優質課堂,將教學內容與形式不斷完善,從而提升教學效能。另外,教師教學觀念的落后還體現在教師教學流程的不規范。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趕進度,教學流程不夠細致規范,設定的教學目標往往是籠統的。教學目標應當具有層次性與階梯性,并且要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才能夠適應班級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情況。
(三)學生與教師交流存在敬畏心理
互動教學的前提是教師與學生能夠敞開心扉、平等交流。但是受傳統理念的影響,教師往往在學生面前樹立較為嚴肅的形象,學生與教師相處時往往感到緊張,并不能與教師深入交流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學生在校待的時間有時候比在家還多,這種情況下學生與教師和同學相處得好就非常重要。教師在學生學習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既是學生學業路上指路的明燈,又是學生遇見困難時的心靈導師。學生在交流中獲得的幸福感能夠明顯影響學生的成績。因此只有真正做到師生的平等溝通,才能夠提升學生英語水平,幫助學生快樂學習成長。
四 、互動教學模式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遵循“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互動教學不僅僅是簡單地進行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而是在互動中完善雙方的信息反饋途徑,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建立起有效的溝通橋梁,并且形成一套科學的溝通體系。互動教學的核心理念是“以生為本”,教師要始終遵循“以學生為學習主體”“教師發揮主導作用”“溝通中民主平等”“教學具有開放性”等原則,將互動教學充分應用于英語課堂的各環節,并在此過程中積極轉換自身角色,改變教師主宰課堂的傳統授課模式,提升自身教學能力,發揮課堂教學引導者的角色,構建高校課堂。同時,教師遵循“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要將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同時提升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
(二)精心設計課堂導入,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課堂導入環節作為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開端和先導,直接關系著學生這節課的學習效率與質量。教師要抓住課堂導入環節,給學生播放新奇有趣的學習視頻,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并設置難度適宜的導入問題,讓學生發揮學習自主性,逐步探索、了解新知識。要想讓課堂導入環節更有吸引力,還要注意場景設計具有趣味性、問題難度具有遞進性、充分發揮學生學習自主性等。要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向教師引導的方向前進,收獲到學習碩果,為后續的英語教學環節做好鋪墊。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2 “Let's play sports”時,在課堂導入環節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工具為學生播放各種冬奧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師適時向學生提問“What are these videos about?”作為引導,讓學生了解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是關于運動的。教師引導學生回答“剛才我們見到了哪些運動項目?自己最愛哪些運動項目?”等問題,讓學生了解本節課的學習主題是運動項目。教師帶領學生學習新詞匯的同時引導學生思考“Do you like sports?”“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等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本課的深度學習。這樣的互動導入,比直接教給學生新課的單詞與句式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且更容易激發學生的課堂討論熱情,給予學生更多的口語表達機會。
(三)加強英語課堂教學互動,提升學生學習主體地位
對優秀的英語教學課堂進行剖析可以發現,其關鍵性的成功因素在于課堂上的互動,包括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教師要在提升互動有效性的同時,不打亂教學流程,增強學生之間互動的同時又不擾亂課堂秩序,還要讓學生之間形成良性競爭的學習氛圍。要做到這一點,教師要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合理設計課堂自主探究時間。通過學生交流合作和自主思考,幫助學生發掘英語知識學習與應用的規律,讓學生逐步掌握獨立學習思考的能力。以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2 “Let's play sports”為例,教師在進行新課導入后,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新課的詞匯。在考查學生詞匯掌握情況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圖片、開展小組搶答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活躍課堂氛圍。隨后,教師可以借助新媒體及課本向學生展示這一課要學習的新句型,如:
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
I like/love/enjoy/am good at playing volleyball.
What about you?
I like/love/enjoy/am good at swimming.
在引導學生學習新句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與同桌互相提問,讓學生在具體的應用中掌握新句型。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英語能力進行科學的學習小組劃分,并結合多種輔助方法,如多媒體技術、分層教學、情境教學、小組合作探究等,提升學生間互動溝通的有效性。
(四)發揮點評的正面作用,給予學生積極評價
積極的學習評價與反饋往往比批評帶給學生更多的改進動力。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學習效果評價時,要重視鼓勵,發掘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閃光點,樹立學生自信心的同時,指出其學習中的不足,鼓勵學生繼續加油。同時,教師要將評價貫穿于教學的全部環節,而不是單一地采用成績點評。英語課堂教學環節主要包括趣味導入、呈現新知、學科授課、知識實操、練習鞏固、單元小結、作業講解、反思點評、拓展升華等。教師要將評價融入各環節中,讓學生能夠及時發覺自己的進步和不足,不斷完善自我,有效防止學生在學習時出現倦怠感。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間的相互測評來完善評價方式,以豐富多樣的點評方式幫學生樹立積極的競爭心態,增強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學習動力。
五、結語
互動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的由教師主宰課堂的局面,使得師生與生生之間形成互助互動的關系,為英語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互動教學模式讓教師與學生在互動交流中彼此相互輔助,使課堂學習氛圍更加活躍,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互動教學模式也為師生共建融洽關系打開新的局面。它不僅幫助學生克服對英語學習和與教師溝通的恐懼,更能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最終全面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韓河山.運用“激勵——評價”互動教學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J].新課程學習(上),2015(1):103.
[2]陸欣.讓英語課堂“動”起來——新課改下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1(10):71-72.
[3]牛春燕.關于英語口語教學中應用互動教學模式的思考[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1(24):54-55.
[4]李楊.“善教”與“樂學”——初中英語互動教學策略[J].中學生英語,2021(34):54.
[5]龔旻.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構建與應用探索[J].校園英語,2021(43):135-136.
[6]畢銳強.淺析互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運用策略[J].考試周刊,2021(90):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