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嵐
摘 要:新課標實施以來,對課堂教學的要求也進一步提高。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教師不僅要注重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深度,還要注重發揮初中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其學習興趣使其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高度重視,應用簡單有效的引導策略促使初中生深度合作探討,才會使教學滿足新課標的教學標準,并讓初中生的綜合素質明顯提升。以下就新課標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改革策略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改革
前言
新課標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積極改革教學,不僅能夠使教學成效上升到新的高度,還能夠使初中生對此門課程給予足夠的重視,并擁有充足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快速高效的掌握不同知識點。教學中,教師要以初中生為中心,改革教學中的不足之處,才會使初中生在提高合作、探究等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
一、重視初中生學習感受,調動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課程的重要條件,傳統教學中教師會更關注知識點的滲透和講解,而容易忽略初中生的學習感受,初中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也較難發揮。新課標背景下,首先要注重改革教學過程,重視初中生的學習感受,圍繞初中生的實際學情設計教學方案,在調動初中生充分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開展教學活動,才會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1]。此外,要有效調動初中生的興趣,教師要注重以初中生感興趣的事物設計引導方案。初中生通常對生活中的新鮮事物比較關注,教師設計引發方案時就可以篩選生活中與教學有關的案例,將其作為引導主體,會達到理想的引導效果。
如,《開放互動的世界》一課,要讓初中生對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及其產生的原因等知識良好學習和掌握。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趣味熱點新聞加以引導。譬如:“中國浙江烏鎮一個家庭正接受來自澳大利亞游客的預定、巴西里約熱內盧一名中國運動員參加夏季奧運會比賽獲得一枚金牌。”等時事新聞,既與生活有密切聯系,又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教師在引入這些熱新聞后,在讓初中生運用生活經驗分析:“這些事件涉及到我們生活中的哪些領域?與我們的生活有哪些聯系?”會有效調動初中生的興趣。此后,教師再立足實際生活引導初中生聯系世界各方面的發展引入不同教學內容,會推動教學有效性明顯提高。
二、重視引導方法,引導深度合作
新課標背景下,對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加重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也被廣泛應用到教學中。但在實際應用這一教學模式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指導初中生合作,還要注重其合作深度及合作效率,改革以往的引導方法,才會更好滿足新課標的教學標準及要求。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要注重優化分組策略,優化小組結構;另一方面,要注重滲透合作學習方法,將課程知識化繁為簡,才會達到引導初中生深度、高效合作的教學目的[2]。
如,《公民的基本權利》這節課,知識點比較零散。為了讓初中生在合作學習中能夠全面系統、深度掌握和學習,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立足公民的基本權利、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的內容及意義、公民的人身自由、公民的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公民享有的其他權利幾部分設計問題式思維導圖。在將學習成績優秀及一般的初中生合理分配到一個小組后,讓其根據思維導圖展開自主合作學習。不僅會使其快速建立知識結構,系統全面的學習公民基本權利的課程,還能夠使其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全面提升。而且,會有效促進不同能力水平初中生間的溝通,讓其優勢互補,加深對課程的理解,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重視知識實用性,充分利用生活案例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會發現一些初中生對所學課程不夠重視。不僅會直接影響教學目標達成,還會阻礙初中生全面提升。分析其中的原因,與教學不能良好聯系生活,不能讓初中生認知到課程在生活中實用性有極大關系。這就需要教師立足問題根源改革教學方案,要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生活案例加以教學,不僅能夠使教學生動易懂,還能夠使初中生提高認知,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給予足夠的重視,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
如,《公民的基本權利》一課,教師在講解“政治權利和自由”的課程時,就可以引入案例:“村委會舉辦投票選舉縣人大代表活動,不識字的王奶奶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參加了選舉活動。”再與初中生互動:“王奶奶沒有文化,為何還可以參加縣人大代表選舉活動呢?”問題提出后,就會引起初中生熱議。此時,教師引入公民政治權利的知識,就會使初中生快速理解并留下深刻印象。又如:“小云云商場購物,當其要離開商場時被保安懷疑有偷盜嫌疑,并對小云進行搜身。”這一案例,教師可以提問:“保安的行為是否合法呢?”先讓初中生結合自身感受和觀點對案例加以討論,然后再引入“人身自由”的法律知識,就會滿足初中生的學習需求,讓其懂得法律是禁止非法拘禁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及禁止非法搜查公民身體的知識,有效提高課程的實用性,使初中生的學習態度得以轉變。
總結
新課標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改革課堂教學,一方面要從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將課堂教學與初中生感興趣的事物聯系在一起。另一方面,教師要注重改革以往的引導策略,不僅要注重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還要使初中生深度、高效合作。此外,教師要重視聯系生活教學,使初中生認知到課程的實用性,才會達到更理想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陶學盛.芻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改革[J].知識窗(教師版),2021(10):88.
[2]鄭秀梅.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改革的思考與對策[J].新課程,2021(2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