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莎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思想的提出,對小學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情感教育已逐漸成為學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改善課堂凝聚力起著重要作用。同時,它可以更有效地解決小學生的日常和學術問題,促進班級管理的順利進步。因此,小學教師應把情感教育融入日常班級管理,加強對小學生的情感教育,最大限度發揮情感教育的作用。因此,提高了學生的健康發展和教育質量。
關鍵詞:情感教育;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運用策略
引言
在小學課堂教師的工作中,情感教育不僅可以增進師生關系,建立師生友誼,為學生營造課堂管理的宜人氛圍,減輕學生學業壓力,還可以為管理發展做出貢獻。班級教師要扮演好導游的角色。小學生已經有了獨特的思維方式,但對班主任的依賴仍然很強。班級教師應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責任,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主要目標,在日常工作中認真引入情感教育,為形成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奠定基礎。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教師更好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班主任在與學生相處時應該把握好度,找到老師和學生都比較舒適、放松的方式。作為一個班里的班主任首先要尊重理解自己的學生,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都有點調皮,在平時喜歡和身邊的伙伴開個小玩笑或者做一些惡作劇,而身為班主任在遇到這種情況時要保持平和的心態,知道這些學生他們的內心是比較單純善良的,用正確的方式來引導這些學生,而不是以一些懲罰的方式讓孩子聽自己的話,這樣只能暫時壓制住學生,并不能起到長久的效果,長期以往學生還會對教師產生叛逆心理出現不服管的現象。教師在對這類學生進行管理時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的想法,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樣孩子才可以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后就不會再犯。其次當學生犯錯誤時教師要先進行引導溝通,當這一方法不管用時教師必須要采取批評的方式,在批評的時候教師也要把握好度,尊重學生的個性,就事論事,客觀分析整件事情,同時在批評時注重自己的語氣態度,不要傷害孩子自尊心,在教師批評之后要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學生明白這件事自己錯在什么地方,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現在的小學生認知水平普遍高,班主任不要擔心自己說的學生聽不懂,相反如果教師能夠說服學生,他們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之后會避免再次犯同樣的錯誤。最后小學階段是學生自信心發展的關鍵時期,教師在學生表現比較突出的時候,要對學生的優點和長處表示肯定,必要時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在學生表現情況不太理想時教師也要及時鼓勵、贊揚,慢慢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這樣學生會主動地與班主任交朋友,在開展班級工作時也會更順利。
二、組織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
在管理活動中滲透情感教育的嘗試,最終需要落實于具體的實踐中,推動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規則意識、紀律意識和自我管理意識。為此,教師可以組織以下幾類活動:其一,定期開展主題班會,在主題班會上組織學生圍繞具體的主題展開交流和討論,并對學生討論結果進行總結,在這一過程中展開相應的情感教育滲透。
例如,圍繞“課堂紀律”這一主題,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討論問題:“你認為不遵守課堂紀律會造成哪些不好的后果?”推動學生暢所欲言,之后再進行總結,以此深化學生關于遵守課堂紀律重要性的理解,促使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自覺遵守各項紀律要求;其二,開展“我是班干部”活動,由學生輪流擔任班干部,推動學生參與管理實踐,激發學生的管理主體意識,讓學生在學習和班級生活中進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該活動能夠讓小學生全部參與班級管理,學生只有親自參與班級管理,才能發現班級管理中的困難和阻礙,這樣學生在被管理過程中才能積極配合班干部開展工作;其三,開展“班級標兵”評選活動,對學生各方面的表現進行總結,在此基礎上評出班級標兵并給予一定的獎勵,以此促使學生配合管理工作開展,同時發揮榜樣的示范帶動作用。
三、加強柔性管理手段的應用,向學生傳達關懷和愛護
現階段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矛盾點, 就是班級管理工作模式中的剛性成分過高,這種班級管理模 式會削弱學生參與、配合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內驅動力。 因此,小學班主任在開辟班級管理工作創新發展路徑的過程 中,應該樹立明確的柔性管理理念,以廣博的胸懷去包容學 生,以仁愛的智慧去感染學生,向學生傳達關懷和愛護,使學 生的精神視域和思想境界得到潤澤,這樣一來可以激越學生 的個性品質和自我管理意識,二來能營建仁愛有序、和諧融洽 的班級文化環境,從而彰顯班主任的柔性管理藝術,驅動小學 班級管理工作效率躍升到更高的水平。柔性管理手段的應用 路徑主要有以下兩條。 第一,在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時刻都應該保持 熱情和藹、嚴謹認真的態度,致力于向學生傳達積極向上的情 感態度,關愛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尤其對于一些留守兒童和單 親家庭的孩子,班主任應該重點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給 予這類學生精神和情感上的關懷和撫慰,引導學生自覺規避 一些不良的心理問題和思想傾向,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和挫折, 使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得到正確的引領,從而讓柔性的光輝 普照學生的成長道路。 第二,在處理學生的錯誤問題時,班主任應盡量不要全盤 否定學生的行為表現,或是直接對學生進行嚴厲的批評教育, 而是保持良好的耐心和寬容態度,讓學生自主講述錯誤問題 的發生原因和過程,通過有效的柔性關懷和引導幫助學生自 主消除行為中的不理性成分,這樣既可以借助寬容糾錯驅動 學生自我約束能力的發展,也能優化學生的行為選擇,促使學 生在今后的班級生活中自覺規避錯誤和改正錯誤 。
結束語
因此,道德教育在今天變得越來越重要。小學班主任應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他們的情感教育,即學生的知識和文化,同時讓學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和優秀的道德行為。在班級管理人員的工作過程中,學生應該始終處于中心位置。可以關心和尊重學生,實現個性化發展,充分發揮愛心的力量,密切關注學生的變化,用言行實施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茍棟坤.運用情感教育優化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實踐[J].新課程研究,2020(05):129-130.
[2]馬學玲.淺談情感教育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新課程(上),2019(10):240.
[3]孔凡霞.情感教育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運用與實踐[J].中華辭賦,2018(0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