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磊 李謹佚 馬敏海
摘要創新驅動背景下,產業發展面臨新的變化,工業設計可以為中小企業創新生態系統的形成提供支持。但數據表明高職工業設計專業畢業生從事專業核心崗位工作的比例卻不足20%。專業立足工業設計師崗位職責、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因素模型,堅持以企業工作室為載體,工業設計促進中心和工業設計產業園為平臺,開展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為寧波乃至浙江培養了德才兼備的高水平高素質設計人才,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
關鍵詞一載體兩平臺;現代學徒制;工業設計;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2.05.004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Training Mode ofIndustrial Design Specialty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Colleges and Parks
YONG Lei,LI Jinyi, MA Minhai
(Ningbo Polytechnic, Ningbo, Zhejiang 315800)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innovation-drive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s facing new changes, and industrial design can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formation of an innovation ecosystem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owever, data shows that the proportion of graduates of higher vocational industrial design majors engaged in professional core jobs is less than 20%. Based on the factor model of industrial designer's job responsibilitie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the profession adheres to the enterprise studio as the carrier, the industrial design promotion center and the industrial design industrial park as the platform,? to carry out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training model, for Ningbo even Zhejiang Province has cultivated high-level and high-quality design talents with both ability and political integrity, which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by the society.
Keywords? one carrier and two platforms; modern apprenticeship; industrial design; talent training
工業設計專業作為寧波職業技術學院首批教育部現代學徒制項目的試點專業,在項目實踐過程中,以任務書制定的工作目標和具體工作內容為基礎,依托數字科技園區入駐企業的就近優勢,堅持創新、共享的建設理念,形成了基于“院園融合”中小企業集聚的工業設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一載體兩平臺,實現作品賦能產品。
1背景
寧波是制造業大市,在技術趨于同質化的今天,低價、規模導向型的發展模式已日益凸顯其弊端。在產業升級、消費升級大環境下,設計驅動已是中小企業可以走出紅海博弈的機會與優勢。
工業設計是一個更新非常快的專業。教材有一定的滯后性,學校的設備同樣也不能適應工業設計的飛速發展。
數字科技園由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寧波開發區和寧波市信息產業局資助,以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為載體,緊密結合區域產業結構特色,與寧波開發區和寧波信息產業局合作,打造集人才培養、產業培育和研發為一體的“數字科技園”。園區中小企業具有高集群、高成長、高開放等特點,但由于自身規模和發展階段的限制,存在產品缺乏設計創新、無法招到合適的設計人才等問題。
2指導思想
探索建立校企聯合招生培養一體化育人長效機制,服務寧波產業優化升級和港口經濟圈發展戰略需要,創新工業設計技能人才培養機制,校企合作培養工業設計技術人才,滿足學生多元化成長和企業員工可持續發展需求。
堅持成果導向教育(OBE),實現由“老三中心”(教材為中心、教師為中心和教室為中心)向“新三中心”(學生專業學習為中心、學生職業發展為中心和學習綜合效果為中心)的轉變,積極推進專業教學標準和行業技術規范的有效對接,使學生獲得與崗位需求相一致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
3具體實施
3.1深入企業,走訪調研
目的在于了解企業對工業設計的期待和希望,在招聘和評定不同等級工業設計師時的要求,包括崗位職責、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要求。
3.1.1崗位職責
崗位職責主要指各級工業設計師需要勝任的工作內容。
3.1.2專業能力
全局規劃:設計師應該能夠從用戶需要、企業策略、設計策略、生產策略、市場策略角度考慮如何規劃項目。
設計調查:能夠在規劃新產品之前進行行業調查、產品策略調查、產品可行性分析、用戶調查及市場調查等,掌握系統的調查方法、數據分析方法,保證調查的信度和效度。能夠根據調查結果建立用戶模型及設計指南。
設計定位:根據調查分析結果、用戶模型及設計指南等確定相應的產品策略、設計目標以及具體的設計解決方案。通過產品體現符合社會、國家、人民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念、道德和生活、生產方式。
專業知識:從事產品設計所應具備的專業基礎,包括:社會學、心理學、美學、人機學、符號學等工業設計理論、工程技術知識(材料、制造工藝、結構、模具等)。
相關知識:從事工業設計要求知識面廣,具備行業及相關行業的技術知識,政策及法規,市場營銷,成本管理,質量控制等相關領域的知識和技能。
設計經驗:項目被生產投入市場,能夠獨立運作項目,組織和管理項目團隊。
專業技能:運用各種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等工具,進行設計表達的能力,包括:草圖繪制、外觀渲染、結構建模、模型制作。
設計管理:運作項目的全過程所需要的各種能力,包括:項目規劃、組織團隊、協調和解決問題、進度安排、成本控制、測試檢驗和質量控制等。
3.1.3職業素養
團隊合作:意識到團隊的重要性,能夠融入團隊,明確個人在團隊中的角色,避免自我為中心;能夠與其他設計師和工程師合作,與他人協作完成任務,協調解決產品生產中的一切問題;尋求廣泛的內外合作,以雙贏為出發點和目標,與內外伙伴共同發展。
溝通能力:傾聽和理解對方;準確、簡練表達自己的觀點;跨團隊合作,通過溝通獲取資源與支持。
全局眼光:能夠從行業和企業全局角度出發,明確設計目的、用戶要求、市場策略、制造工藝、質量、環境保護;能夠從未來生存模式,行業、企業策略角度,探索思考未來的設計需求。
責任心:用善良和愛心規劃未來生活方式;具備應有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對職業行為負責,考慮企業的長遠發展;兢兢業業;積極開展工作,主動承擔責任,在未被要求的前提下也能想到、做到更多、更好。
積極主動:能獨立思考,積極承擔有關工作。
自學能力:能夠終身學習,樂于嘗試新事物并分享知識與經驗;善于尋求新方法、學習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在管理、營銷、研發等方面積極開發或完善運營體系、流程和方法。
抗壓能力:及時調節自己的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投入工作;分析并化解造成工作壓力的各種因素;在壓力或緊張的環境中能夠保持穩定的情緒與行為,緩解對立和沖突。
誠信:信守承諾,言行一致,堅持設計原創,不剽竊他人知識產權。
探索創新:保持高度的熱情,積極探索、嘗試解決未知問題。能夠規劃和開發新產品。
領導能力:能夠領導和管理設計團隊,并制訂相關的設計準則。
根據如上內容設計調查問卷并發放至相關企業,最終得到有效問卷105份,結果如表1-4(p11-12)。
結果顯示,企業對各級工業設計師的崗位職責、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要求不同:
崗位職責方面,初級要能夠獨立完成設計項目,勝任產品外觀設計,具備將設計方案轉化為產品的工程設計能力;中級要能夠帶領團隊完成某個項目的開發過程,勝任產品的外觀和結構設計;高級要能夠從行業、企業策略角度預測、規劃產品,能同時帶領若干團隊完成項目開發的過程,勝任產品的工程設計、制造全過程。
專業能力方面,初級設計師強調設計實施能力;中級設計師強調設計調查、設計定位、設計管理能力;高級設計師強調全局規劃、設計管理能力。
職業素養方面,對初、中級強調創新能力,對高級強調領導能力。
3.2沉淀修煉,提升內功
基于調查結果,專業堅持企業先導、校企一體化、創新共享的原則,配備校企專兼結合的“雙師”團隊,堅持有廣度、有深度地開展實踐體驗研究教學。
企業工作室為載體。借助數字科技園政策優勢,建立學徒制企業工作室,企業師傅定期指導,讓學生“足不出戶”便能參與企業真實設計項目。根據專業和企業共同制定的《產品開發設計師崗位標準》,工作內容如下:負責產品的初步設計,包括外觀,造型,配色,符合人體工程學;進行產品結構設計,熟悉塑料和金屬產品的結構和功能;負責開發出的產品進行外協生產;產品包裝設計;制作并輸出渲染效果圖。
校企一體化共建工業設計促進中心和工業設計產業園平臺。在寧波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北侖區各級政府和學院園區的大力支持下,專業與企業合作共建北侖工業設計促進中心和工業設計產業園,實施“黎明計劃”——上大學就是上職場,促進企業社會資源和院校人才資源的共享共用。
作品賦能產品。通過現代學徒制試點,將培養應用型工業產品設計人才與服務地方經濟雙重目標融為一體,根據市場需要,構建“因材施教”的層級能力培養目標體系,形成了企學研融合相長新模式,實現了培養人才和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的雙重目標,既解決了人才緊缺的迫切需要,又提高了科研創新能力,充分煥發了企業創新工作的生機。4結語
學院在現代學徒制試點探索實踐中,始終懷揣育人初心,秉持“會做人,精技能,為學生過上幸福而有意義的生活打下良好基礎”的教學理念,努力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行和精湛技能,使之成為德才兼備的高水平、高素質設計人才。
基金項目: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2021SCG107);高校國內訪問工程師“校企合作項目”(FG2020041、 FG2020042);寧波市教育科學規劃研究課題(2020YGH050)。
參考文獻
[1] 張煜,李萌,李樂山.項目驅動式教學法在工業設計專業課程中的研究與實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4,30(02):97-99.
[2] 賀劍顥,雍磊,官宗粦.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基于數字科技園支撐的校企一體化育人模式[J].職業技術教育,2012,33(27):67-69.
[3] 李朝敏.企業參與現代學徒制的交易費用及補償策略[J].職教論壇,2020,36(05):36-40.
[4] 牛杰, 南桂英, 才曉茹, 等.基于 OBE 教育模式的高職護理現代學徒制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08):36-40.
[5] 李博,馬海燕.現代學徒制師徒關系重塑研究[J].教育與職業,2020(23):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