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淳進
摘要:解題是高中物理的一個關鍵環節,解題思維能力的高低直接代表了學生解題能力的高低,也反映出了學生對物理知識掌握的程度。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學習物理知識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用于解答物理題目,而且是快速、準確地解答題目,這就對學生的解題思維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就需要針對學生這方面的能力進行培養。
關鍵詞:高中物理;解題思維;培養方法
引言
高中物理當中有非常多的公式以及公式的變型,這些原有公式以及變型公式成為了物理習題解答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工具。學生在學習物理時,會習慣性的去熟記公式和概念,但是對于這些公式和概念的理解卻未必透徹。學生長期的習題練習會使得自身形成-種思維定式,這種思維定式在解題過程中能夠讓學生更快速的完成,但當題目出現了一定變化時,便會使得學生陷入困惑,因此學生必須要打破自身思維定式,做到知識點的活學活用。
一、當前高中學生解答物理習題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從學科角度考慮,物理作為一個邏輯思維嚴密的學科,與很多相關的學科有著直接聯系,對學生的綜合性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讀題時要求學生有著一定的語音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解題時要求學生對知識有著深刻的理解與認知。第二,從教師角度考慮。部分教師在培養學生解題思維能力的時候所運用的方法不恰當,并不能促進學生解題思維能力的有效形成。比如個別教師在進行解題思維能力培養教學的時候,偏重于對解題方法的介紹,而對于如何找準題目的突破口,如何選擇解題方法則缺少必要的講解。這就導致學生雖然能夠掌握具體的解題方法,但是在實踐中卻不會靈活運用,只是生搬硬套,反而增大了解題的難度。第三, 對學生在解題思維能力方面的進步提升或是存在問題,教師缺乏必要的檢查評價,導致教學活動沒有在結合學生實際的基礎上展開,與學生實際情況存在脫離,進而降低了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所以對于物理教師而言,在教學中不能只是專注于教學,還需要展開適當的評價,明確教學效果和問題,及時做出改進優化。
二、高中物理解題應用的解題思維和解題方法
(一)教師自身加強重視,在教學中滲透對學生解題思維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實現對學生的解題思維能力培養,教師一定要加強對這方面的重視,在各個教學環節進行滲透,通過實際的例題切實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比如,在教學光學的相關知識時,會涉及到光的傳播、反射、折射、衍射等等相關概念知識,而這些概念知識又是解題相關問題的理論基礎。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結合一些具體的問題,讓學生對這些理論知識進行實踐運用,從而對其加強理解,為解題思維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礎。
(二)打破學生的固定思維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固定思維模式的影響,很多物理知識經過反復的利用,已經在學生的潛意識當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學生在進行物理學習或者解題時,都會習慣性的向這些知識靠攏。雖然這種現象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成長,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解決遇到的問題,但是這種思維方式的局限性不可避免。物理題目當中經常會出現很多的變化,如果學生沒有注意到這些變化,仍然按照原來的解題思維進行思考,那么便會出現方向性的偏差,這便是學生在得知正確答案的時候經常出現"意想不到"的原因。為了更好的進行題目的解答,學生和教師都會在學習的過程中,刻意的去培養學生自身的解題思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必然要進行大量公式和典型題目的記憶。但是當學生進行實際的解題過程中,必須要保持謹慎的態度,對于題目當中的每一個已知條件都要仔細分析,找出變化量,不要用自己的固定思維進行快速解答。例如,在學習失重與超重相關知識時,以下題為例:小明站在電梯上,電梯以勻加速形式向上行駛,那么這時小明正處于什么樣的狀態當中,是處于超重狀態還是失重狀態?這道題目看似簡單,學生在閱讀完題目之后會習慣性的進行思考:有加速度,并且方向向上,那么便表示超重,但是小明站在扶梯上,加速度的方向是傾斜向上的,那么到底是不是超重呢?這時學生便會陷入困惑當中,這種線與困惑的狀態便是由固定思維所導致的。學生將超重的概念當中所提到的向,上理解成了豎直向上,而實際概念當中的向上并非僅僅是豎直向上,還包括了其他所有的向上方向,此題當中的傾斜向上也在此列。學生在對概念進行學習和應用時,必須要斟酌其中所包含的每一個字,從而在解題當中更好的打破自身的固定思維,避免陷入這種簡單的錯誤之中。
結束語
總之,高中物理解題能力的培養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首先應該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鞏固物理基礎知識,在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增強學生的物理解題能力。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對于學生學習物理學科具有重大的意義,教師應該不斷優化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和學習各種解題技能,從而為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陸菊芹.讓優秀解題思維之花綻放——談高中數學課堂中學生解題思維的培養策略[J].數學之友,2021(05):66+69.
[2]曹?;?抓住思維特點? 提升解題實效——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高考,2021(25):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