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宇
摘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和挑戰。作為我國體育產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足球產業在“互聯網+”環境下如何更好地轉型和發展,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該文先簡要闡述了“互聯網+”環境下中國足球產業創新發展所具有的多重紅利,再對其創新發展的具體路徑進行深入探究,以期為“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我國足球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互聯網+ ?足球體育產業產業融合
中圖分類號:G843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2)06(a)-0000-00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otball Industry Under the Internet Plus Environment
ZHUZhenyu
(Jilin Police College,Changchun, Jilin Province,130000China)
Abstract: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Internet plus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in China. A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sports industry, how to better transform and develop the football industry in the "Internet plus" environment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all sectors of the society. China's Internet plus environment has many advan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ootball industry. Then, we will explore the specific path of it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otball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Key Words: Internet plus; Football; Sports industry;Industrial integration
1“互聯網+”環境下中國足球產業創新發展的多重紅利
1.1 政策紅利
國家政策的支持是足球產業得以飛速發展的重要基礎。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中國足球產業在積極探索適宜的信息化、網絡化創新發展道路。為進一步推動我國體育產業健康、穩定發展,幫助足球產業更好地把握時代發展機遇,國家政府及相關部門相繼頒布多項政策制度,以此引導和扶持中國足球產業的信息化、網絡化發展,使其能夠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更好地創新發展。例如:在2015年初,政府審議通過了《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在方案中明確強調:“互聯網+”環境下,應進一步加強化足球產業的創新發展,積極探索足球產業與其它產業的融合發展路徑,打造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足球產業鏈;在2016年中旬,國家體育總局頒布了《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在規劃中明確指出:要積極開展“互聯網+體育”模式的探究和推廣工作,鼓勵業內企業提供以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化、智能化體育服務,大力推進線上體育平臺的構建與發展,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技術優勢,打造體育產業新生態圈等[1]。
種種政策、文件的頒布實施,為“互聯網+”環境下中國足球產業的創新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政策紅利,不僅為足球產業的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還為其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實質性支持,因此,“互聯網+”環境下,中國足球產業必然會迎來歷史巨變。
1.2 資本紅利
隨著近幾年,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體育產業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尤其是足球產業市場更是呈現出井噴式的發展勢態,產業體量迅猛增長,足球企業的資本化進程顯著加快。例如:2014年阿里巴巴增資12億入股廣州恒大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并于2015年底在新三板掛牌上市,成為亞洲第一家成功上市的足球企業,與此同時,近幾年中超聯賽始終保持良好的運營狀態,收視率和上座率穩步提升,良好的商業開發和運營也為其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收入和社會影響力。廣州恒大淘寶足球俱樂部的成功,既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國足球的群眾基礎,又成功激發了社會資本對中國足球產業的關注度,使更多的資本注入足球產業中。資本是產業發展一個極為重要的驅動力,在“互聯網+”環境下,大量資本在足球產業中的注入,必然會為中國足球產業的創新發展帶來巨大紅利,為“互聯網+足球”新型產業鏈的構建奠定堅實基礎[2]。
1.3 科技紅利
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科技逐漸成為推動各行業發展的第一生產力。各行業領域都在積極思考和探究新興科學技術在產業改革發展中的滲透與融合路徑,部分具有實力雄厚、具有前瞻性的企業,已經在此方面頗有建樹。而“互聯網”作為21世紀眾多新興科技中最具影響力和代表性的科學技術,早已成為傳統行業改革創新、轉型發展不可或缺的推動因素。隨著近幾年我國網絡通信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虛擬現實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等前沿性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媒體、智能設備、手機App等元素在體育產業中的應用愈發廣泛,為足球產業與其他產業的有機融合提供了多元化的途徑。由此可見,“互聯網+”環境下,新興科技的快速發展與普及應用,為中國足球產業的創新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科技紅利,為足球產業與其他產業的有機融合、新生態圈的打造,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3]。
2“互聯網+”環境下中國足球產業創新發展的多元路徑
2.1 O2O模式與足球產業的融合
“O2O”模式是以互聯網為平臺,將線上/線下商務活動相整合的新型電子商務模式,是“互聯網+”環境下,最為常見的商業運營模式。該模式能夠充分凸顯出用戶在商務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通過線上活動和線下交易的相互作用,既可以基于用戶更好體驗感、有效調動商戶的積極性,又有利于企業專屬產品的創作,擴大用戶群體。因此,融合并推廣O2O模式是“互聯網+”環境下,中國足球產業創新發展的基礎路徑,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具體而言可通過以下形式進行融合。
2.1.1 “互聯網+球館”
“互聯網+球館”指的是:依托互聯網平臺,將足球場館傳統的線下服務業務進行線上延伸,以此實現足球場館經營活動、咨詢服務、賽事服務的網絡化、智能化發展,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運營(O2O模式),顯著提升球館各類服務的便利性,給予用戶更好的體驗感,以此推動足球產業的創新發展。以體育運動“O2O”綜合性服務平臺“趣運動”為例。該平臺已經具備了較為完善的“互聯網+球館”服務功能,用戶在其App或微信小程序中,既能夠通過LBS系統查找附近所有可以使用的足球場館,又能夠對目標球館交通情況、停車情況、服務項目、場館設施等信息進行全面了解,還能夠線上選時段訂場并享受一定的價格優惠或優惠活動,如新用戶專享1元訂場、足球培訓體驗課等?!盎ヂ摼W+球館”的打造和推廣,不僅能夠進一步提升足球場館的利用率,提高場館經濟效益,還能夠顯著提升球館的使用便利性和信息公開性,從而一定程度上增強群眾的足球運動熱情,為足球產業發展奠定更好的群眾基礎[4]。
2.1.2 足球產業衍生產品電商平臺
電子商務是“O2O”模式最主要的應用領域。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我國電子商務進入迅猛發展時期,能夠產生極為可觀的經濟效益。因此,將足球產業衍生產品與主流電商平臺相融合,也是“互聯網+”環境下,中國足球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路徑。通過打造的特色化的足球領域電商平臺,使用戶通過線上操作即可完成球鞋、服裝、護具、比賽用球、訓練道具等實體產品以及專業技能培訓、周邊活動等虛擬服務的咨詢和購買,以此增強大眾購買足球產品的便利性和體驗感,帶動足球產業的轉型發展,增加足球產業衍生產品所產生的經濟效益。
2.2 新媒體與足球產業的融合
“互聯網+”環境下,以微博、微信、抖音等娛樂社交平臺為主體的新媒體,逐漸成為不同行業、產業間融合的重要紐帶。新媒體龐大的受眾群體和出眾的社會影響力,已經成為影響各行業領域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將新媒體與足球產業相融合,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擴大足球產業的影響力,是“互聯網+”環境下,中國足球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思路。具體可通過以下形式實現二者的有機融合。
2.2.1 足球賽事網絡轉播
“互聯網+”環境下,體育賽事版權已經不再局限于傳統媒體,PP體育、騰訊體育等新興網絡傳媒紛紛加入各類國際體育賽事轉播版權的競爭中。以騰訊體育為例,其已經拿下了NBA 2015—2020季賽中國區新媒體的賽事獨播權,成為我國籃球球迷觀看NBA賽事的首選途徑。據統計,2019年我國體育產業新媒體平臺月活躍用戶達1.2億人以上,其中籃球賽事月活躍用戶達3000萬人以上。在此方面,PP體育的起步較早,目前已基本囊括了所有國際頂級足球賽事的轉播權(見表1),據《2019中超賽季觀賽數據報告》統計數據顯示,19年中超賽季240場中,總觀賽人次就達到15.99億,場均觀賽人次突破666萬,同比增長12.1%。由此可見,加強足球產業與新媒體平臺的融合,積極推進足球賽事的網絡化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價值[5]。
2.2.2 打造“直播+球星”商業運行模式
網絡直播是“互聯網+”環境下,新媒體最主要的信息傳播和互動形式,越來愈多的體育明星在閑暇之余,通過抖音、映客、YY等新媒體社交軟件,與公眾進行直播互動。具相關數據統計:田徑運動員張國偉在“抖音”上擁有近900萬粉絲,平均一場直播能夠獲得100萬“音浪”,折合人民幣10萬元左右;游泳運動員傅園慧某場直播的收視率達1085萬人,平均每小時收獲“映票”318萬張,折算后每小時直播收入約為10萬元。體育明星直播不僅能夠拉近其與觀眾間的距離,在“面對面”交流過程中使大眾對明星所從事的體育項目產生更深入、全面的了解,還能夠帶來極為可觀的經濟利益。由此可見,打造和推廣“直播+球星”商業運行模式,對于“互聯網+”下中國足球產業的創新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足球俱樂部、中國足球協會應鼓勵職業球員、國足隊員、退役足球明星積極開展“網絡直播”活動,在“直播”過程中,充分展示足球運動的魅力和特點,利用自身專業特長向公眾傳授較為專業的足球知識、實戰技能或訓練方法,使公眾更加了解足球運動,以此激發公眾對足球運動的關注度和參與性,為中國足球產業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6]。
3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我國足球產業創新發展帶來了政策、資本、科技等方面的發展紅利,此背景下,業內企業及相關管理部門應,準確把握產業發展時機,通過O2O模式與足球產業的融合、新媒體與足球產業的融合等路徑,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實現足球產業與其他產業的有機融合,以此推動足球產業更好地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黔魯.“互聯網+”模式下A足球俱樂部營銷策略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21.
[2] 宋厚奎.產業融合視角下體育與傳媒融合路徑研究[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21.
[3] 黃增松.“互聯網+”足球產業融合發展路徑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7):176-181,184.
[4] 王茜,王家宏.互聯網與中超聯賽商業運營融合的創新路徑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21,36(2):188-197.
[5] 李榮日,劉寧寧.我國足球產業生態鏈研究:理論模型與通路創新[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0,43(11):42-54.
[6] 徐偉康,樓宇廣.“互聯網+”下中國足球產業的創新發展和未來[J].山東體育科技,2020,42(1):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