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忱忱
摘要:目標:挖掘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呼吸系統疾病教學過程中的課程思政元素應用要點。方法:將齊齊哈爾醫學院2020年1月到2021年6月學生的常規教學模式作為對照組;在2021年7月到2022年12月的課程思政教學模式作為實驗組。對比兩組學生的知識、技能與執業熱情。結果:經過分析調查,實驗組學生理論成績、技能考核成績的優良人數分別為75(83.3%)、72(80%);對比組學生的理論成績、技能考核成績優良人數分別為63(70%)、61(67.8%);實驗組比對照組優良人數更多,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學生表示有意愿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人數為85人,比對照組65人更多,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的過程中,將我國的疫情防控方針與呼吸系統疾病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結合,在實際教學中加入真實案例可以促進呼吸系統疾病教學模式創新改進,對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呼吸系統疾病教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實施效果
【中圖分類號】 R563.1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2--01
前言
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背景下,我國實施的疫情防控模式越來越成熟完善。在醫學教學過程中以課程思政為基礎,將疫情防控過程中的方針內容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病例融入到專業課程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正確面對疫情防控形勢,理解全民抗疫精神和愛國主義內涵。尤其是在技能訓練和專業知識教學過程中,融入新冠肺炎疫情病例,有助于幫助呼吸內科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對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職業道德素養有積極幫助[1]。具體研究過程如下:
1研究資料與研究方法
1.1研究資料
在此次研究過程中齊齊哈爾醫學院實驗班的學生90人,其中對照組為2020年1月到2021年6月的常規教學模式;實驗組為2021年7月到2022年12月課程思政教學模式。通過兩組學生的理論、技能考試成績和執業熱情調查結果掌握課程思政融入專業教學的意義。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在2020年1月到2021年6月期間,仍然按照常規專業課程教學和課程思政分開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實驗組:2021年7月到2022年12月期間,在常規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加入新冠病例資料,主要包括病人病史、輔助檢查、影像資料等內容[2]。與此同時,將專業知識教學與我國的疫情防控方針進行結合。在促進專業課程教學與課程思政教學融合的過程中,需要將課程思政元素滲透在專業教學中,例如對肺炎分類進行講解時,導致間質性肺炎的主要病原為支原體和病毒,病毒性肺炎為什么會引發間質性肺炎?影像表現如何?可以向學生展示新冠肺炎病人的影像資料并說明在治療過程中的難點,表現出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對呼吸衰竭相關內容進行講解時,也可以通過對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歷資料進行展示,使學生了解治療方式、無創呼吸機、有創呼吸機等參數的調整方法,也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3]。
1.3觀察指標
在研究過程中主要分析對照組和實驗組的理論、實踐技能考核結果,并通過問卷調查掌握學生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熱情。其中實驗組學生在2022年4月份開展一次理論、技能考核工作并完成問卷調查,獲取初步的實驗結果。良好人數=優秀人數+良好人數。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19.0 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以( n ,%)表示, P < 0.05 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研究結果
實驗組學生理論成績、技能考核成績的優良人數分別為75(83.3%)、72(80%);對比組學生的理論成績、技能考核成績優良人數分別為63(70%)、61(67.8%);實驗組比對照組優良人數更多,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學生表示有意愿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人數為85人,比對照組65人更多,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在新冠肺炎常態化背景下,開展呼吸內科教學工作時,需要根據我國課程思政的教學要求,將課程思政理念滲透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可以推動課程思政與專業課程的有效融合。這已經成為高校課程思政創新改革的重要方向[4]。在研究過程中,教師通過多年臨床教學經驗發現醫學生存在學習主動性較低、職業精神弱化、社會責任感缺失等各項問題。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對醫務工作者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對學生培養也有了新的要求。因此,將專業課教育與思政教育進行有效融合是實現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醫學人才的重要手段。
在此次研究過程中通過常規教學模式和常規教學模式+新冠病人病歷資料分析+疫情防控方針教學模式對比分析,實驗組學生理論成績、技能考核成績的優良人數比對照組優良人數更多,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學生表示有意愿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人數更多,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可以確定課程思政教學內容與專業課程的有效融合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對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有積極幫助。
綜上,在專業知識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構建與社會發展要求相符合的教育目標,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可以對疫情中的相關病例資料進行深入分析,使學生在掌握呼吸內科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正確認識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5]。
參考文獻:
[1]李國娟.課程思政建設必須牢牢把握五個關鍵環節[J].中國高等教育,2018(Z3):28-30.
[2]萬林艷,姚音竹.“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教學內容的同向同行[J].中國大學教學.2018,12:52-55.
[3]陸道坤.課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問題及解決思路——基于專業課程思政的探討[J].思想理論教育.2018,03:64-69.
[4]田鴻芬,付洪.課程思政:高等院校專業課教學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路徑[J].未來與發展.2018,04:101-103.
[5]焦連志.“課程思政”理念指導下的高等院校“課程思政”建設實踐探索——以上海電力大學為例[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20(4):71-74.
課題編號:QYJY2021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