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百年黨史是黨和國家寶貴的精神財富,是高職院校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寶貴資源。百年黨史融入高職院校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要整合思想政治理論課黨史教學內容、挖掘地方黨史教育資源、發揮學生黨校黨史學習教育功能、推進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從而有效實現百年黨史對高職院校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
關鍵詞:百年黨史;理想信念教育;高職院校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是在重要歷史節點召開的一次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重要會議。全會提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過去一百年,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答卷。現在,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高職院校要引導學生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光輝歷程中汲取奮進力量,牢固樹立理想信念,將個人的奮斗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
一、百年黨史融入高職院校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時代價值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人,用黨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人,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激勵人,培養造就大批堪當時代重任的接班人”。高職院校要加強課程思政建設,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將豐富的紅色資源轉化為沁潤心田的育人力量。
(一)百年黨史融入高職院校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時代需要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價值目標,它有利于形成全社會的凝聚力和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動力。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青年學生是中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中堅力量,他們既是閱卷人,也是答卷人。他們的政治觀點、價值理念關乎我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能否順利建成。青年學生牢固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牢固樹立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的堅定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具有重要意義。高職院校要結合百年黨史學習教育的契機,在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著重融入中國共產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以歷史事件、英雄人物的事跡感召學生。
(二)百年黨史融入高職院校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是維護意識形態安全的時代需要
西方敵對勢力長期堅持對我國實施文化滲透,以期對我國進行和平演變。國內個別不法分子打著所謂“重評歷史”的幌子,否定近現代史、中國革命歷史、黨的歷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抹黑英雄,詆毀革命領袖,企圖混淆視聽,擾亂人心,從根本上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和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是對青年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資源。高職院校學生學習黨史,牢固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增強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才能在錯綜復雜的社會現象中看清本質、明確方向、筑牢思想堤壩。
(三)百年黨史融入高職院校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為高職院校學生提供精神指引的時代需要
中國精神作為興國強國之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或缺的精神動力。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涌現出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忘我奉獻的模范人物,形成了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女排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偉大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這些偉大精神構筑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蘊含著讓青年學生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高職院校學生學習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可以陶冶道德情操,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應對各種挑戰的信心。
二、百年黨史融入高職院校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實踐路徑
(一)整合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黨史教學內容,進一步深化高職院校學生理想信念教育
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主要有思想道德與法治、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形勢與政策等。高職院校既要根據課程特點,對百年黨史的融入有所側重,也要根據院系專業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黨史教育素材。
將百年黨史融入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要側重人生觀、理想信念、中國精神、中國革命道德等教學專題內容,引導高職院校學生認識到不論從事什么職業,都要將個人的奮斗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將個人的學習進步同祖國的繁榮昌盛緊緊聯系在一起,使理想信念之花結出豐碩的成長成才之果。
將百年黨史融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可以引用大量的黨史資料、數據分析,以豐富的黨史視頻、圖片結合理論知識,幫助高職院校學生深刻領悟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歷史變革、歷史成就,正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規律,形成對中國道路選擇的理性認識,從而堅定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
將百年黨史融入形勢與政策課程,要依據課程性質,推動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當今國際形勢。比如,教師可以采用專題教學的方式,開設建黨百年黨史專題、十九屆六中全會專題;開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專題,側重講解中國的大國擔當;開設中國經濟發展專題,側重講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四十多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等等。
(二)挖掘地方黨史教育資源,建立紅色文化傳承實踐教學基地,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社會實踐活動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在革命戰爭時期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紅色文化的實體表現有革命圣地、紀念館、紀念碑、革命物品等。這些文化實體蘊含著英勇斗爭的革命歷史、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忘我斗爭的英雄事跡、無私奉獻的模范人物事跡等,為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寶貴的精神文化資源。利用紅色文化加強高職院校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充分挖掘地方黨史教育資源。高職院校可以與當地的革命博物館、紀念館、烈士陵園等加強合作,建立紅色文化傳承實踐教學基地,因地制宜開展黨史教學,堅定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信仰。同時,高職院校可以成立黨史實踐教學基地義務講解員隊伍,讓學生擔任講解員,引導他們深入學習紅色文化資源的歷史,感悟革命者的精神和人格魅力,使他們在講解過程中深入了解紅色文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高職院校大規模組織學生到紅色文化場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活動受到限制。基于此,高職院校可以與紅色文化基地結合,共同推出紅色文化展板入校園活動,在校園內組織學生進行“行走的課堂”黨史學習活動,確保高職院校學生百年黨史教育走深、走實,以此加強理想信念教育。
(三)充分發揮高職院校學生黨校黨史學習教育功能,加強高職院校學生入黨積極分子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修養
高職院校學生黨校是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陣地之一,也是培養學生黨員骨干的主要陣地之一。高職院校學生對加入黨組織有強烈的愿望,他們有干勁、有熱情,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因此,要充分發揮高職院校學生黨校教育的功能,做好高職院校學生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工作。
黨課教學內容要根據時代形勢發展,在原有黨的基本理論的基礎上不斷開設新的專題內容。第一,黨課教育內容要結合百年黨史開設學習專題。突出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的重要意義,引導高職院校學生正確認識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第二,黨課教育內容要強化黨的時事政策解讀。黨的時事政策解讀是黨課的重要內容,及時向學生宣講,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黨的方針政策。第三,黨課教育內容要強化經典著作的選讀講解。高職院校學生黨校要強化理論引導,組織學生進行經典著作研討,凝聚黨校理論學習的氛圍。此外,要積極開展黨校社會調研實踐活動,增強高職院校學生對黨史文化的感性認識。
(四)營造校園紅色文化氛圍,加強高職院校的校園黨史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將黨史文化與日常的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營造校園紅色文化氛圍,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引導高職院校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第一,發揮高職院校官方微信公眾號的主導作用,及時將黨史教育及黨的時事政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加強宣傳功效。比如,設立黨史英雄人物專欄、楷模人物專欄、黨的時政要聞專欄,讓高職院校學生感受紅色文化引領的校園氛圍。第二,開展以黨史教育為主題的學術論壇與工匠勞模訪談活動。比如,高職院校可以邀請知名學者到校開展黨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學術講座,從學理上幫助高職院校學生對原有黨史知識進行升華。再如,定期開展工匠勞模訪談活動,邀請優秀校友到校,跟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以發揮引領表率作用。第三,以重要節日為契機,開展黨日活動。例如,在五四青年節、七一建黨日、八一建軍節、十一國慶節等重要節日,開展以黨史學習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實踐教育活動。黨日活動的形式是生動多樣的,可以是紅色歌曲演唱、紅色經典朗讀、改革開放四十余年的感悟等,以此引導學生追憶革命歲月、傳承紅色文化。
(五)推進專業課課程思政建設,加強黨史教育與高職院校專業課課程思政的融合
高職院校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需要,培養實踐能力強、具備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因此要將百年黨史融入專業課程,推進專業課課程思政,發揮榜樣對高職院校學生在專業課程學習中的精神引領作用。
首先,找準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發展與百年黨史的契合點。高職院校專業根據社會發展需要設置并不斷發展,因此高職院校專業課的課程思政,不能機械地植入黨史教育元素,而是要找準專業建設發展與黨史的契合點。以城市軌道交通專業為例,新中國的公路、城市軌道交通迅猛發展,從泥濘小路到高速公路,城市間高鐵連接,城市內地鐵縱橫,交通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教師通過今昔對比,引導學生感受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輝煌成就,讓學生認識到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進一步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歷史使命感和奮發進取心。
其次,注重高職院校專業課的課程思政實踐體驗。高職院校專業課的課程思政融合百年黨史教育,不能只在課堂上進行理論闡述,也應當在學生專業課的實踐教學中加入實踐體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以項目驅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實踐性,不僅能鞏固高職院校學生的理論知識,還能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專業的魅力,在體驗中堅定理想信念。比如,筆者所在學校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課程,對接“手搖道岔人工排列進路”項目工作任務,創立虛擬情境:接到行車調度員通知,線路信號系統出現故障,需要現場手搖道岔人工排列進路。在虛擬情境實踐中,鍛煉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安全責任意識。
最后,提煉高職院校專業課課程思政的“專業魂”。每個專業都有其自身特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形地將專業的特質傳遞給了學生。高職院校可以邀請優秀校友開展專題報告,帶領學生參觀相關專業單位,在參觀訪談中將工匠精神、勞模精神等職業素養傳遞給學生。比如,筆者所在學校開展了“勞模工匠進校園”的宣講活動,優秀校友、港珠澳大橋一線建設者、“最美南粵交通工匠”羅錦鴻向師生介紹其在港珠澳大橋建設中恪盡職守、精益求精的奮斗過程等。這些都蘊含著豐富的專業思政元素,有助于高職院校總結專業特性,提煉“專業魂”,進而加強學生對專業課的理解與崇敬。
三、結語
青年學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國的未來。要使高職院校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就要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實際,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有效融合黨的百年黨史,使高職院校學生樹立大歷史觀和正確的黨史觀,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真正理解歷史、把握歷史,增強歷史自覺和歷史自信。就要宣傳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改革等各個歷史時期帶領人民取得的偉大勝利和輝煌成就,深刻揭示百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斗、忘我奉獻構筑起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進一步拓展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徑,發揮高職院校學生黨校的學習教育功能;將百年黨史融入專業課程,在實踐中引導高職院校學生錘煉工匠品格,引導高職院校學生做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踐行者。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N].人民日報,2021-11-17.
[2]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公報[EB/OL].(2021-11-11).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1/1111/c1001-32280048.html.
[3]肖雅,方文.百年黨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論析[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21(4).
[4]陶春燕,張春.百年黨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價值意蘊及實現路徑[J].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學報,2021(6).
[5]趙紅亮.關于大學生黨史教育的時代價值及其實踐的思考[J].河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
責編:初 心
基金項目:國家級“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團隊項目(編號:職—2021—0039);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軟件技術專業”課程思政教學團隊項目(編號:ZC—A—0985)
作者簡介:梁明(1972— ),女,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