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晶晶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大力推廣下,學生的全面發展至關重要。智育在教育道路上從未缺席,但德育的缺失卻應該在學校教育中得到全面推廣。初中階段是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的重要階段,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班主任應當以德育為先,建立健全任務導向,發揮班主任管理的實際優勢,將德育元素滲透到班級管理的各個環節,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積極開拓學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關鍵詞:班級管理;班主任;德育;滲透模式;教育工作
引言: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育部門對學校教育的要求更加細化,教師不僅是要傳授知識、強化能力,還要關注素質教育,健全學生人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導向,也就是說要打造學科教育與德育工作協同實施的局面。班主任需要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多多積累經驗,尋找切實可行的策略[1]。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滲透工作的意義
事實上,管理學生和管理班級是相通的,可以用管理班級的方式來管理學生,也可以用管理學生的方法用來管理班級。尤其是在新時代全面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教師也應當以此為依據,重點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將管理工作當作一件藝術品來進行雕琢。此外,更需要關注學生的內在思想道德的提升,保障學生可以在未來的成長和發展中始終感受到溫暖,以此全面提升學生的道德情感。因此,教師應當認識到自身所具備的責任與使命,培養自身的德育工作意識,堅定自身的教書育人使命,認識到日常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不斷提升日常教育中的德育比例,構建德育工作制度,突出德育對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價值[2]。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滲透工作模式
(一)發揮教師道德模范作用
班主任應當始終加強自身的道德引領作用,重視自身的道德修養和思想建設,守師德、嚴私德,立足本職崗位,發揮示范和引領作用,嚴格落實好崇尚教師職業愛崗敬業之正德、道德示范之大德、敬愛學生之美德、嚴于律己之賢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踐行道德示范作用,成為一名道德品質高尚、言行品行端正的新時代模范教師。
同時,班主任在具體開展班級管理時,要始終重視自身的言行舉止與儀容儀表,為學生做個好的表率,不能在班級中斥責學生,更不能出現任何不尊重學生的舉動。開展勞動實踐課時,如植樹、義務勞動,或者是參與社會勞動等,也要積極為學生做表率,從活動的制定到實踐上,凡事親力親為,讓學生感受到師生之間是平等的,從而積極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班主任要始終堅守教書育人的初心,將學生擺在工作的首位,愛本職崗位、愛學生,擁有對教育執著追求的恒心和愛護學生的愛心,努力成為一名學生喜歡、家長放心的優秀班主任,成為學生心中的道德模范。學生將班主任作為自己的榜樣,就會不斷模仿和學習,從而可以在榜樣的引領下提升自身的道德素養。
(二)構建良好的德育環境
環境對教學的有效開展至關重要。初中班主任想要在教學中向學生滲透德育,一定要先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德育環境,這樣才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想要增強學生的凝聚力,提高學生的精神動力,一定要注重班級文化的建設,就像是建設企業文化一樣,會更好地指導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同時,使學生的行為受到班級文化的制約,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行為規范。
首先,而為了營造良好的德育環境,班主任可以帶領學生布置教室,張貼一些名人名言及勵志的人物故事等,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同時要保持教室的干凈整潔,給學生帶來一種舒心的感覺。其次,班主任要多鼓勵學生參與學校組織的活動,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在參與學校組織的活動過程中,會讓學生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有利于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個人利益與團體利益,讓學生在中學階段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最后,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班主任在制定班規時,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參與班規的制定,讓每位學生都發表自身對班規的意見,并采納合理的建議納入班規中,這樣學生遵守班規的自覺性會更加強烈,自然對德育工作的開展更有利。
(三)設置主題,開展班會活動
班會活動是管理班級、優化班級風氣的重要途徑。班主任可以根據實際目標設置主題,開展主題班會活動以輔助德育工作,讓學生在參與班會的過程中豐富認知,獲得良好情感體驗,逐步提高思想素質和道德修養。班主任要借助班會,將德育教育內容滲透進來,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性。將德育內容融入班會活動中,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思想觀念,增強價值認同,培養健全人格。
(四)以學生為主體,組織德育活動
理論教學雖然可以對學生起到一定引導作用,但是只有讓學生走進實踐活動中真實感受,才能使其真正意識到德育教育之于個人發展的重要作用。因此,班主任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積極組織多元化德育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強化學生德育意識。
比如,班主任可在每月選擇一天,組織學生到學校周圍社會清理街道垃圾、幫助孤寡老人做家務、清理樓道廣告等,讓學生通過做力所能及之事,感受到幫助他人的喜悅,培養學生樂于助人、勤于勞動的精神。班主任可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小組,鼓勵其以“愛護環境”為主題,自行分工合作完成活動,并且將活動過程以及結果記錄下來,面向全班分享活動經歷與感受,以提高學生責任意識,增強其集體榮譽感,這些都是德育教育的結果。多元化的德育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勞動觀念的有效方法,能讓學生認識到責任的含義,從而能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結束語
總之,德育工作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班主任應當積極將德育理念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和活動之中,從而保障在后續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思想情感始終處于正確的方向,為學生未來的成長和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馬愛榮.初中班主任工作開展中德育的滲透策略[J].新課程,2020(32):230.
[2]彭小玲.淺談初中班主任管理教學中德育工作的滲透[J].好家長,2020(51):81-82.B2B73F92-2F5A-48A0-991A-09E6CFBB0D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