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素云
摘 要:小學階段是夯實基礎的重要時期,作為三大主科的語文是需要攻克的第一難關。“雙減”政策具體是減少作業負擔和校外輔導的壓力,幫助家庭回歸單純的教育環境,不再承受不必要的課外負擔。為了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教師教書育人的職責,教師應全面了解“雙減”政策的提出背景以及完成好為學生減負的目標。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也不能放松對教學效率的把握,減負不減效,減負不減責任,全方位、多層次、有效的開展小學語文教學任務。在長遠目標上實現學習效率、學習效能、學習效果的三位一體化發展。在本文中,筆者將結合“雙減”政策下為學生減負的新要求,對于信息社會背景下的語文課堂教學探索新的減負增效突破路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雙減”政策;減負增效
前言
“雙減”政策的背景,即因為課下培訓機構,特別是許多大型線上培訓機構在近些年來為了自身的發展壯大,過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視了學生學習發展的全面性和規律性,甚至為了給學生家長制造恐慌,給許多在小學階段的孩子布置不合理的作業量,造成不必要的的“內卷”,給學生的成長帶來了心理和生理層面的壓迫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除了教培行業的發展走偏,在校內教師行業中,也出現不少教師為了減輕個人的工作量,讓家長批改作業甚至讓學生自己批改,這樣的行為是喪失教師道德感和責任感的表現,受到了不少黨媒的點名批評。諸如此類的怪相層出不窮,由此出臺了“雙減”政策,用于在中小學生階段減輕學生負擔,讓學生能回到單純的教育環境中。小學階段的語文教育是為后續長期的語文學習打好基礎,為國家培養具有文學素養的后備人才,因此小學階段語文教育的核心應當放在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而不是一味追求詩詞背誦的學習進度,顧此失彼只會本末倒置。因此在“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教師理應積極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方法和新形式,將教育的中心從應試拉回到對學生全方面能力的培養要求上。
一、提高作業質量,培養綜合能力
“雙減”政策中多次強調對于學生作業減負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學首先也應該從語文作業出發,將語文作業量減少,質量提高,減量不減質。圍繞學生的階段語文學習目標,針對班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設計出與學生能力相匹配的作業量,同時也要注意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作業區分開來,除了一個課時的作業和一個單元的作業,也要布置相應的拓展型作業,在不破壞教學效果的情況下做到作業量最小化。不同年級的小學教師所布置的作業量也要有所區分,跳出過去過分依賴教輔資料布置作業的“一畝三分地”,提出創造性的課堂作業。如果學生能在日常的生活語境熟練運用語文課堂中知識,則能大大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二、重視課前準備,豐富教學方法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前準備是教學任務的重點之一,特別是在現代信息化社會的到來之際,教師需要使學生全方位立體感受到語言學習的魅力,讓學生從善于學語文的模式向樂于學語文的模式轉變。首先在課堂前深入挖掘語文教材,創新語文教材的環境化教學方法,找到語文教材呈現的新形式和新方法。在課堂上可以在上課前放一段熱身的古風歌曲,使學生隨著音樂進入語言學習的環境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師經常會用到的有游戲導入和圖片視頻導入式。例如部編版教材《搭石》的課堂導入過程,筆者設計一個家喻戶曉的熱門鄉村生活綜藝節目的視頻,第一時間使學生集中注意力,進入到“講述自己的家鄉故事”這一環節時引導學生組成小組。
三、教授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雙減”背景下,最佳實現為學生減負的方法是教授孩子最高效的學習方法,擺脫過去學習語文死記硬背的刻板模式。在小學階段,學生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仍然需要教師的耐心引導,逐步培養學生在上課前進行預習,課中認真思考回答問題,在課下鞏固復習課堂內容,獨立自主的完成老師布置的語文作業。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發現自身學習上出現的問題后,鼓勵學生熟練運用課上學到的知識去自主解決問題。這種傳授學生學習方法的教育模式會對學生長期學習生涯起到長遠影響,具體而言包括啟發學生及時總結學習內容和實踐經驗,潛移默化的形成良好學習習慣。按照新課標要求的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創新教學方式,轉變教學理念,都是為適應新時期教學的個性化需求。這里要重點強調是想要提高語文課堂的上課效率,首先要做到思想的轉變,課堂教學是有由教師和學生兩個部分組成,其課堂的重點應當始終放在學生身上,探究如何淡化強硬的教學方式,將新型教育科技融入課堂,吸引學生在課堂獨立自主的表達意見。語文學科的學習有許多方法的總結,例如結合同義詞反義詞來記憶,也可以引導學生自己歸納總結的古詩詞記憶的關鍵詞,編寫屬于自己的口訣。
結語
“雙減”政策的重點在于對學生減負,提高學習效率,而不是對教師工作的要求放松,因此小學語文階段的教師應做到創新教學方法,用更多高效的方法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在課前準備好豐富多彩的教學課件,在課堂上采用獨具匠心的教學方式,在課后布置高效省時的學習作業,促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減負增效是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長期要求,語文教師應當在擯棄重復枯燥的學生作業的前提下實現自我和學生共同進步,在信息化時代突破過去教學的傳統模式,進一步落實“雙減”政策,完成減負增效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李夢玲.淺談新課標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J].才智,2018(20).
[2]薛一帆.談小學語文課堂增效減負策略的實踐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2):195.
[3]王宏.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的策略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7(7):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