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妹娟
摘 要:“學習共同體”是由社會建構主義延伸而來,在各個領域均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將其運用至幼兒教育中,不僅能夠落實新課標的閱讀要求,同時還能夠提高幼兒的閱讀素養,對幼兒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就構建“學習共同體”并培養閱讀素養展開探討,對“學習共同體”的基本概念與意義進行敘述,并提出師生、生生以及親子“學習共同體”的構建方法,以期能夠培養幼兒終身閱讀習慣。
關鍵詞:學習共同體;閱讀素養;構建策略;培養方法
“學習共同體”認為學校即社會,教育即生活經歷,指出學校教育只是人與人交往的一種社會活動,在該概念下,幼兒教育應當以幼兒為中心,在整個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扮演著指導者、組織者角色,通過會話、協作以及情境等方式,最大程度調動幼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使得幼兒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意義構建。
1.“學習共同體”在幼兒閱讀教學中的意義
在“閱讀學習共同體”中,閱讀是所有閱讀成員的共同目標,教師需要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使得幼兒能夠圍繞該目標主動投入感情,從而形成特殊心理,即對該群體產生歸屬感與認同感,對閱讀素養的培養有著積極作用。在新課標背景下,需要重視幼兒廣泛閱讀興趣的培養,盡可能拓展幼兒的閱讀面與閱讀量,引導幼兒讀好書、多讀書,而“學習共同體”不僅尊重個體閱讀,同時還重視幼兒之間的溝通與合作,通過相互支持、相互認知,能夠極大的拓展幼兒的閱讀面。幼兒與文本、幼兒與幼兒、幼兒與教師直接形成互動后,能夠幫助幼兒在“閱讀學習共同體”中形成良好閱讀氛圍,使得幼兒在積極心理狀態下提升閱讀效率與質量。除此之外,“學習共同體”中的課內閱讀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語言感知能力,課外閱讀能夠拓展學生視野與知識面,進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幼兒閱讀素養,有助于培養幼兒終身學習。
2.學習共同體構建與閱讀素養培養策略
2.1構建師生“學習共同體”
教師言傳身教會影響幼兒的發展,所以想要幼兒喜歡上閱讀,教師就需要起到帶頭作用,通過自身的閱讀教學態度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的閱讀興趣,因此需要與幼兒建立起“學習共同體”。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與幼兒展開閱讀交流,一起討論在閱讀時存在的問題,并引導幼兒將自己的閱讀體驗、情感體驗積極分享,幼兒在分享閱讀收獲的過程中能夠逐漸喜歡上閱讀。教師可以在課外閱讀中根據幼兒的性格、心理、年齡等特點,對讀物進行精心懸著,同時營造較為濃烈的閱讀氛圍。比如,教師可以與幼兒共同建立起班級圖書角閱讀制度,在課堂時間、課余時間,教師可以隨時隨地的介紹自己的閱讀經驗,利用閱讀情感來對幼兒進行感染,使得幼兒能夠時刻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并與教師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前兩分鐘內,可以要求幼兒分享自己的課外閱讀心得,同時給予一定的肯定與贊賞,并邀請其他讀過該書的幼兒進行適當的補充,這種和諧、輕松的閱讀氛圍能夠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教師還可以舉辦相關閱讀活動,比如好書推薦會、班級讀書交流活動等,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交流讀書心得,并推薦自己所看過的好書,簡單說明這些書為什么好的原因。通過構建師生“學習共同體”,能夠最大程度調動幼兒課內、課外閱讀興趣,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拉近師生之間的感情,對培養幼兒閱讀素養有著積極作用。
2.2構建生生“學習共同體”
在新課標下,幼兒與幼兒之間的對話屬于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以小組合作的模式展開閱讀教學,每個小組約以4-6人為宜。教師先提出與閱讀相關的主線問題,讓幼兒在獨立思考的同時,與小組其他成員進行溝通與交流,通過聯手合作來解決問題,最后在班級上對自身的閱讀成功進行分享。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充分體現以幼兒為主體的教學目標,教師只是引導者,幼兒能夠在該過程中獲得知識、快樂與成就感。在課外閱讀中,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家庭住址來對幼兒進行合理分組,同時讓幼兒自由推選組織,負責記錄課外閱讀情況,鼓勵幼兒展開閱讀交流活動。教師可以讓小組成員在組內交換圖書,并交流讀書心得,之后再在小組與小組之間交換讀書閱讀,不僅能夠減少家長的買書量,同時還能夠起到“1+1>2”的效果。在讀完書籍之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在小組內對讀書進行卡片制作,將讀書閱讀的書目名稱、閱讀時間、閱讀內容、讀后感受進行記錄。記錄可以以個人為單位,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讀書卡的制作可以選擇各種形狀,然后教師在班級內建立特定的交流專欄,將幼兒的讀書成果進行展示,能夠營造出良好的閱讀氛圍。合作的力量是偉大的,“學習共同體”的應用能夠加強幼兒之間的多元合作與交流,對幼兒的閱讀興趣有著積極作用,同時能夠極大提升幼兒知識獲取能力。
2.3構建親子“學習共同體”
家園共育是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關鍵所在,所以幼兒園需要加強與家屬之間的聯系,以此構建親子課內、課外的“學習共同體”,從而確保幼兒良好閱讀。教師可以利用QQ群、微信、家校本、家長會等渠道與家長之間進行聯系,建議家長對幼兒的閱讀情況進行監督,同時鼓勵家長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來選擇與之契合的課外讀物,并讓家長給予幼兒相應的閱讀指導。教師還需要提倡家長每晚抽出半小時與幼兒共同展開“每日閱讀半小時”活動,使親子之間對讀書感受進行交流,不僅能夠增加親子之間的關系,同時還能夠有效提升幼兒的閱讀能力。
3.結束語
簡而言之,閱讀對幼兒的發展有著積極作用,不僅能夠拓展幼兒的知識面,同時還能夠提升幼兒的閱讀素養與能力,通過閱讀中的情感熏陶與思想啟迪,能夠為幼兒塑造良好品格。而“學習共同體”能夠讓閱讀煥發出活力,并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與熱情,在“學習共同體”中,幼兒能夠積極進行交流與合作,能夠有效培養幼兒的閱讀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