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金壽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小組合作學習被大力推廣到數學課堂教學中。本文分析了合作小組在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合作學習;課堂模式
如果想要更好地保證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那么科學合理地組建合作小組,確定合作主題是重中之重。實際上合作學習開展的準備工作就是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分組,成員組成結構和組別的設置劃分對合作學習最終成效的影響很大,所以教師要針對小學生的個體差異化特點,做好分組工作。
一、轉變觀念,加強合作學習
當前,學科教師需主動創新教學理念,以學生為核心和主體,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功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鍛煉和展示的機會,這樣便可顯著提高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和活躍度。具體可從下述方面實施:
第一,教師需與學生形成和諧的溝通關系。教師能夠對學生的思想產生重要的影響,通過日常教學的言行來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意識和行為習慣。若想優化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教師便需先與學生建立順暢的溝通關系,充分掌握學生的思想,使學生能夠無負擔地與教師交流,并結合自己遇到的學習或生活中的問題與教師交流討論。
第二,教師需側重鍛煉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能力。小組合作的重要特征便是學生能夠以合作的方式參與學習。以往學生僅以被動的狀態接受教師的指揮,難以真正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意義。而小組合作模式便可為學生提供合作的機會,通過合作交流來完成難度較高的任務,同時還可體驗到合作的價值。
第三,教師需明確自身的定位。教師需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引導功能,在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前,需對教學活動制定明確的方向和目標,并在完成小組合作后與學生溝通存在的問題,這樣便可更有針對性地輔助學生不斷進步。同時在學生實施小組合作期間,教師也需針對學生的合作技巧和方法進行必要的指導。
通過不斷轉變教學觀念,更加有效地推進了合作學習在數學課堂的開展,利于培養學生綜合實踐水平,從而全面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
二、設置明確的目標,合理進行小組的劃分
若想獲得較為理想的小組合作效果,便需以科學分組為前提。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難以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實現科學分工,這便需要教師給予必要的幫助,盡量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小組學習活動中。如在實施“時鐘”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多數學生會通過自主制作時鐘來完成學習任務,且在小組總結發言的環節,會選擇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來發言,這樣不能保證所有學生都參與到小組活動中。
因此,教師便需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輔助與啟發,為不同學生布置不同的任務。針對實踐能力不強的學生,教師便可讓其制作鐘表;對于表達能力不強的學生,可讓其參與演示環節。在此期間,學生會遇到一定的困難,這樣便會自然向小組其他成員求助,以此實現小組成員整體水平的提升,實現全員參與活動內容。教師通過合理地進行小組劃分,能激發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熱情,利于高效管理小組,從而促使小組學生之間不斷提高學習效率。
三、深入地探索課本知識,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
教師需轉變傳統教育思想,以正確的素質教育意識作為日常教學活動的指導,探索出更為科學和有效的教學策略,輔助學生實現健康發展。
首先,教師可在課堂中圍繞既定的教學內容設置相應的情境。如在開展“圖形與幾何”部分內容的教學時,學生會在理解概念的過程中遇到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前,先讓學生認識到鉛筆盒、水桶等日常用品的形狀,這樣便可降低抽象知識的理解難度,讓學生能夠以輕松的狀態掌握知識。
其次,教師需形成更高的責任意識,隨時關注小組合作的實施效果,及時為小組成員提供輔助和啟發,并對不合理的方法進行糾正指導。基于對不同學生能力的了解,教師還可持續優化小組人員分配,保證所有學生均能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獲得相應的提高。
最后,為順利推動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教師需結合班級內出現的問題制定相應制度。如針對小組內后進生主動性不足的問題,教師便可規定其發言次數,以強制方式鼓勵他參與到小組合作中,真正達到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
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探索課本知識內容,結合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生參與合作小組學習的效率,利于構建高效的教學課堂,從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四、對合作學習進行及時評價,加強反饋效率
學生作為小組合作模式的核心,需要相互學習與合作,共同完成任務目標。同時教師也需對自身的定位進行明確設置,不能將課堂完全交由學生,需從整體層面來把握教學的進度,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和指導,這樣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實施效率,并為學生發揮自主學習能力提供機會。
首先,學生在總結出合作學習的結論后,教師不要直接判斷對錯,需先對學生的積極意識進行肯定,此后再結合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客觀指出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實現預期的學習效果。
其次,不同的學生在學習能力、興趣、性格等方面均存在差異,因此教師需建立科學的教育理念,側重開展形式豐富和新穎的活動,吸引學生的關注力,促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來鍛煉自身的綜合學科技能。
最后,教師需充分發揮學生的核心功能,讓所有學生均在小組獲得自由發表言論的機會,充分激發其思維,體驗到小組合作學習的樂趣。教師還需對主動發言的學生進行必要的肯定,讓學生形成更高的學習自信,此后更為主動地發言,提高探索學科知識的積極性。合理地開展小組評價,利于幫助學生掌握自身不足,能促進學生之間提高合作與學習能力,從而更加有效地保證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期間,基于新課改的要求,展開合作學習模式已經成為必然趨勢。所以教師務必應該對合作學習這種模式作出切實探究并進行恰到好處的運用,從而優化小學生的學習技巧和方法,提升他們的學習成績,最終推動數學素養變得更高。
參考文獻:
[1]劉國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A1):59-60.
[2]黃建武.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當代教研論叢,2020(12):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