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摘要:隨著黨和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重視,各類教育方針也不斷發布。針對目前學生作業負擔重、學習內卷化嚴重,家長缺乏時間和精力輔導學生,校外輔導機構質量得不到保障等情況,教育部頒布了“雙減”政策,要求學生學習“減量不減質”,切實減輕教師、學生、家長三方壓力。但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自律性較差,不能確保在家學習的質量。因此,針對小學低年級語文作業的設計和優化還需要仔細考量。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語文;低年級作業
小學語文強調學生的書寫、朗讀、背誦等多方面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其受年齡的限制,自我認知發展不全面,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習任務的完成等大多依賴于教師和家長的督促。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小學一、二年級取消紙筆考試,三年級以上只有期末考試,那么,評價一個學生的標準,就由成績轉移到學生的日常表現中。因此,設計和優化小學低年級語文作業,對于激勵學生學習語文,落實國家教育方針,都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
一、“雙減”背景下的小學低年級語文作業設計與優化的措施
(一)作業趣味化,提高積極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自律性較差,傳統的語文抄寫背誦作業容易引起學生的厭煩心理。因此,在語文作業的布置中,必須堅持趣味性原則,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得到一定的享受和收獲。作業形式可以多樣化,比如通過唱歌、朗誦、畫畫等方式來完成語文作業,實現多學科互相融合,落實“五育融合”的教育方針,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1]。
比如在學習完人教版三年級語文課文《金色的草地》后,教師在布置語文作業時,首先確認學生的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并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畫出自己想象中的“金色的草地”,對于表現突出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給予嘉獎,將學生的畫作張貼于教師走廊中,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
(二)作業科學化,增加實踐性
語文學習不僅要教會學生識字讀書,更要教會學生做人的道理,能夠指導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因此,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實踐性的作業,把抽象的語文知識具體化,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探索,去體會文字的魅力與精彩。通過作業的科學化布置,將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緊密地聯系起來,教書要充分挖掘教材,搜尋其中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點,幫助學生增加對語文學習的興趣[2]。
比如在學習完人教版三年級語文課文《風箏》后,教師可以把語文作業布置為“放風箏”,這項實踐性的作業需要家校合作,保證學生的安全性,基于三年級的學生的認知特點,這項作業需要在家長的指導下進行。作業布置要具備靈活性的特點,不必拘泥于必須哪一天完成,而是綜合考慮家長的時間以及天氣情況等客觀因素,教師給予一定的提交作業的時間段,鍛煉學生與家長的溝通協調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在放風箏的過程中,要求學生仔細體會其中的動作情況,將其積累為相應的作文素材,讓放風箏的動作描寫成為全文的精彩之處。讓學生在娛樂實踐中學習語文、應用語文。
(三)作業分層化,保障針對性
基于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等因素的不同,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成績也會不同,這種情況下,教師一定要注意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對于不同成績、不同性格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遵循作業分層化的原則,有針對性地提高每個學生的進步[3]。對于基礎較差、語文學習動機不足的學生,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強調基礎字詞的鞏固,要求學生多練習字音、字形、詞語意思等方面的題目;對于成績優秀、課內知識掌握牢固的學生,教師多布置一些課外拓展的作業,推薦一些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優秀作品,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對于閱讀理解較差的學生,教師要分類別、分層次的整理不同的題型,如:內容概括、段落作用、句子賞析等高頻率出現的題型,有針對性地布置給不同的學生,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
二、“雙減”背景下的小學低年級語文作業設計與優化的意義
“雙減”政策下,設計和優化小學低年級語文作業,一方面可以轉變教師的思想觀點,創新教師的教學模式,使教師深入解讀國家的教育方針,及時調整學生的學習計劃,幫助學生提升語文素養;另一方面減輕了學生的作業負擔和學習壓力,遏制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厭倦心理,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深入貫徹落實“五育融合”的教育方針,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4]。另外,作業的設計和優化,減輕了家長的輔導,有利于家庭和諧。
結束語:
綜上所述,“雙減”政策背景下,設計與優化小學低年級語文作業,必須滿足趣味化、科學化、分層化的原則,保障低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實踐性以及針對性。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明確語文作業不是機械的抄寫背讀,而是對學習成果的鞏固以及對課內學習的拓展,要增加與學生的共同交流,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雷小榮.例談小學語文作業設置的創新[J].教育導刊,2011(7):73—75.
[2]葉娜.淺談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設計[J].語文學刊,2010(14):173—174.
[3]沈君蘭.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教學做合一”的策略[J].小學生(中旬刊),2021(08)
[4]韋敏.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的問題與對策探索[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