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摘 要:眾所周知,閱讀可以豐富人的視野,使人在閱讀中不斷成長。在新課改背景下,語文閱讀教學越來越被重視,而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來講,如何更好地實現高效課堂是當今教育工作者追求的共同目標。因此,教師應積極探索,針對初中生的特點去探究教學對策,積極創新閱讀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本文主要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和優化課堂實踐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教學效率;課堂實踐
引言
語文是一個綜合性學科,它需要學生將自己的情感體會與知識進行融會貫通。語文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以及核心素養,那么如何提高當今語文教學的質量,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時陶冶個人的情操,提高個人的道德水準與素養,除了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外,更重要的是通過閱讀讓學生領悟語言的魅力,鍛煉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與理解能力。同樣,在語文學習中,寫作占有很重要的一部分,而閱讀有利于幫助學生積累知識,增加學生的所見所聞,從而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與語言運用水平,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
一、現如今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如今信息技術逐漸步入課堂并被廣泛應用,不可否認的是多媒體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教師提高了課堂活躍性,使教學跟隨時代步伐,讓教學方法變得更新穎,但有些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卻過度依賴多媒體,只是讓學生簡單地對文本進行閱讀,用電子課本代替了書面閱讀,卻沒有正確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這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與想象能力的發展,不能提高閱讀教學效果。
第二,在現代的教學中,有些教師仍然認識不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只注重對課本內容知識的講解,仍然使用一些機械性的教學流程與方法,而有些教師則只重視表面與形式,不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導致教學效率無法提高。
第三,閱讀教學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提高感悟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然而在如今的一些教學中教學方法過于死板,只要求學生對文章中的字、詞、句進行理解與背誦,這樣會使學生忽視文字的趣味性,死板的教學也會使課堂變得枯燥乏味,不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優化初中語文教學閱讀教學,提高課堂有效性的策略
1、依據課程標準要求,重視閱讀方法的訓練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明確規定,7~9 年級的學生需要學習和掌握朗讀、默讀和略讀的閱讀方法,能準確地閱讀,養成默讀的習慣,熟練地運用略讀、瀏覽等方法擴大閱讀范圍。語文教材的選擇是教師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依據。以部編版教材七年級語文上為例,在初中語文學習的初級階段,有三種訓練方法:朗讀、默讀和快速閱讀。教材中每個單元的閱讀前都提示、建議了閱讀方法。以《植樹的牧羊人》為例,讓學生默讀文章,然后圈出關鍵詞并畫出象征性的句子。此外,要選擇合適的段落引導學生默讀。這篇課文閱讀訓練不僅注重閱讀方法的教學,還培養了學生的默讀能力,提高了理解和記憶的效率。
2、注重課內外閱讀資源的重組
整合和重組課堂內外的閱讀資源需要做很多事情。一方面,自然科學知識或技能的發展將隨著課堂的增長而深化,對學生的需求也將螺旋上升。另一方面,雖然它們中的一些要求與以前的不重疊,但它們是互補的。在讀寫教學過程中存在嚴重的問題,由于知識的特殊性,涉及教師的整合和重組,為了系統化閱讀知識和實現最好的閱讀教學目標,教師應先熟悉課本,甚至每個版本,對所有級別的文本和知識的結構有一個清晰的理解。如果課本上的知識不足以達到教學效果,教師應積極學習。
3、開展情境教學,提高閱讀興趣
如今情境教學被廣泛應用到各個學科并起到了顯著的效果。情境教學顧名思義就是運用已有條件,為學生創造一個與學習內容相關的、更優化的環境,讓學生在特有的氛圍中進行學習,這樣有利于引導學生融入課堂,通過情境教學的開展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學習的欲望,從而拉近學生與文章的距離。例如,在學習《消息二則》時,教師可以給學生營造一個戰爭中的緊張氛圍,讓學生認識到人民解放軍的英勇。具體的方法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段小視頻,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生體會當時那種緊張的氛圍,使學生充分投入課文的學習中,這種情境教學的開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4、傳授閱讀方法,注重學生反饋
初中生大多已擁有了一定的能力去開展閱讀,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設置專門的課程給學生傳授閱讀的技巧與方法,要重視閱讀教學,也要讓學生將閱讀作為一項學習任務。學校方面可以設立特定的閱讀活動,將學習閱讀作為一項任務,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同時在閱讀開展后,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反饋,給學生提供機會與平臺去抒發自己的閱讀感悟,鍛煉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幫助學生積累知識,從而進一步優化活動開展的效果,真正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5、優化評價方式,構建評價機制
語文課堂教學的評價就是對課堂教學過程與結果進行的評估,是對課堂教學效果的一種反映。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評估是實施有效課堂的重要保障。在我國語文教學改革過程中,一直都提倡通過閉卷考試、檔案盒記錄等形式來對學生的成績和學習進行評估。然而,由于受到應試教育、課程壓力、班級條件限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檔案袋記錄等這些評估形式收效甚微。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態,從心理上給予肯定,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自信心,又能起到良好的評價效果。此外,還有一些教師在教學中采用課堂測試等方法,這樣不僅能測試學生的學習效果,給予學生及時的評價反饋,還能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在閱讀中的優點和缺點。
結語
總而言之,如果想要提高初中閱讀的教學效率,就需要教師從多方面入手,以學生為主,積極提高學生對閱讀的熱情,結合實際創新教學方法,針對遇到的問題教師要積極采取相應策略,多與學生溝通、交流,最終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馮小玲.基于“問題式學習”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案例的探析[J].文理導航(上旬),2020(8):15-16.
[2]李馬明.初中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有效結創[J].作文成功之路,2020(29);68.
[3]龍衛海.初中語文課內外閱讀和寫作教學結合技巧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9(21).
[4]周吟歆.閱讀課堂師生互動有效性策略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