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華
摘要:隨著內卷化程度不斷加深,中小學生學業壓力也越來越大,競爭壓力越來越激烈。過于繁重的作業和課外補習任務對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都有不良影響,甚至導致一些孩子出現抑郁傾向。為此,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筒稱“雙減政策”。中央發布這一政策的目的是為了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毫無疑問,“雙減政策”能夠使當前壓力過大的中小學生變得更加快樂和健康。但是“雙減政策”的執行不僅是一句口號,而應該落實到教師教學的方方面面,包括初中英語課后作業的優化。
關鍵詞:初中英語;英語教學;作業設計;雙減
為了深入地貫徹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提升學校育人水平,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國務院在2021年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學生負擔與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即“雙減”政策。該政策和學科作業相關內容引發領域內注意,對減輕學生學習壓力、保持學生心理健康有著重要意義,有利于轉變學生將學習作為競爭的重要手段的思想,通過課后作業的優化設計,落實初中學校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
一、劃分作業種類,創新作業形式
(一)基礎性作業
這類作業的布置對于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與發揮有著重要作用,基礎作業就是基礎知識與技能的作業,是學生打好英語學習基礎的關鍵。要求學生必須保質保量的完成基礎性作業,依據其記憶規律,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對學生分層布置作業,引導學生發揮個性,按照自己的習慣完成任務。比如對剛學到的詞句不做硬性需求,學生寫一遍會記住,或者寫幾十遍才能記住,學生只需按照自己的情況去記憶即可。抄寫單詞的時候,有的學生樂在其中,認為這樣能讓自己的英文書寫更加好看,也有學生采用口語背誦的方式記憶單詞,希望通過這種方式鍛煉口才,提升口語交際能力,雖然學生采取的單詞記憶方法不同,但最終作業完成的目的都是一樣的。
(二)合作性作業
即學生以合作的方式完成作業,強調作業上相互幫助,重視學生和其他同學的情感互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教師布置合作性作業時,應積極引導學生與他人合作完成任務,比如布置學生自我介紹的作業,要求學生使用“I’m”“I like…”“I want to…”以及“I usually…”等句式完成自我介紹,介紹完自己可以以復述的方式用第三人稱再介紹組內其他人。在介紹自己的英文名之后,學生之間可以用英文名打招呼。
二、結合學生差異,層次化布置作業
英語課后作業的布置應該結合學生們的年齡和思維發展程度,以及他們學習的規律來布置作業。盡管初中生們的年齡都差不多,但是不同的學生還是有不同的基礎。教師可以根據這一情況來實現作業的差異化布置:有些學生腦子轉得快,學習能力強,教師就可以布置一些比較具有難度,有挑戰性的作業;有些學生基礎較差,更加需要注重夯實自己的基礎,老師就可以布置一些較為基礎的作業以為這類同學打好基礎、鞏固學習;同時對一些學習認真踏實,但是少有創新的學生,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創新性的英語課后作業來提高他們思維的靈活性;對于一部分雖然聰明,但是有點兒眼高手低的同學,老師們就可以通過作業來培養他們認真踏實的素質。這不僅要求教師們了解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和性格特點,也需要教師們可以把握不同作業類型可以對學生們提高的效果是什么。當然層次化布置作業也不一定要求老師給每一位學生固定分配不同的任務,教師也可以有選擇性地布置幾個類型的作業,讓學生們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們對這一部分內容感興趣,自然就會認真地去完成這項作業,從而提高自己的英語成績。比如說在八年級英語下冊unit7中“amazing”這一單詞及用法,教師就可以布置三種不同類型的作業。第一種是,理解課本中文章的意思,第二種是翻譯課文并且講述文中所提到的amazing things,第三種是參考課文,結合自己遇到的amazing things寫一段小作文。像一些基礎差的學生,老師就可以讓他們把單詞背熟練,理解文章中的意思。對于比較優秀的學生,則可以讓他們完成第三類作業,寫一個小作文。當然這種分層式地布置作業并沒有歧視學生的含義,老師也可以鼓勵成績較差的同學在把最基礎的作業完成后,嘗試較難的作業。在初中階段的孩子們比較有好勝心,他們看到難度較高的作業時,也會有想要完成的沖動,如果碰壁了,他們可能會意識到自己英語能力存在欠缺而更加努力地去學習。如果完成了,則會有一種成就感在里面,從而增加英語學習的興趣。
三、智能化設計,改變“重讀寫”的狀況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讀寫能力是比較容易被評估的兩種能力,因而教師們往往重視學生讀寫能力而忽視學生的聽說能力。在科技不斷進步的現代,移動設備的普及可以有效補齊這一短板,擴大英語作業對于英語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覆蓋面。教育部門可以開發出一些英語聽說練習App,并將之設計成精彩紛呈的學習社區,其中有包羅萬象的英語學習素材,專業高效的口語訓練課程,難度從低到高,適配不同基礎的學生;還可以加入一些輕松愉快的小游戲幫助學生闖關,讓學生在游戲中鍛煉聽說能力,寓教于樂;同時,給學生的發音打分,并及時糾正錯誤發音,記錄學生每次練習的打分情況,更好地跟蹤學生點滴的進步。同時,教師也可以將市面上廣受好評的App,例如“歐路詞典”“流利說·英語”“每日英語聽力”等納入英語作業設計中,讓學生在智能化學習中突破英語學習的重難點,提高英語聽說能力。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合理的設計英語學科課后作業,不僅可以鞏固學生已學知識,豐富學生知識儲備,還能夠培養學生團隊合作學習精神和創新精神。基于“雙減”的政策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改革應立足于學生核心素養,通過課后作業的優化設計,減輕學生學習壓力,根據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對課后作業進行積極探索,將課堂與課后緊密相連,遵循相應的原則完善英語作業內容,提高學生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程樟木,楊麗霞.“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作業設計原刺與實踐[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1(11)
[2]張艷嬌.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英語作業作業設計的改革途徑[J].考試周刊,2020(64):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