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衡天
摘要:在源遠流長的中草藥文化中有個最基本的認知即“藥食同源”。大班幼兒在接觸中草藥文化的初始階段,應該依托一日生活不斷了解“食物即藥物”的觀念,養(yǎng)成愛吃蔬菜的好習慣。陳鶴琴說:“一日生活皆課程”。 本文在微主題《青菜王國》,通過對游戲內容的開展,引導幼兒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形成濃厚的探究氛圍、最終在對藥食同源不斷的認可中判斷幼兒一日活動的有效性。
關鍵詞:課程游戲化;藥食同源;一日活動
一、幼兒經驗是夯實幼兒園“藥食同源”一日活動的地下樁
孩子們在草地上玩耍,“咦,這是什么?”“這個是黑色的蟲子嗎?”有的說:“這不是蟲子,是小藥丸”。松辰說:“它是小菜籽,你們看!”幼兒經過尋找,發(fā)現種植區(qū)的泥土里有好多。“它黑黑的長出來就是青菜?青菜我一直吃的,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老師,我們也可以種嗎?”青菜種子引起了幼兒興趣但幼兒對青菜的作用知道的不多,他們都想了解常見的青菜。我們順應幼兒的認知方式和認知軌跡,討論一起確定了微主題《蔬菜王國》。
1.幼兒已有經驗和幼兒能力之間具有一致性
《青菜王國》實施過程中,有的幼兒說:“我喜歡吃青菜,吃了我每天都會大便。”有的幼兒說:“我媽媽說青菜能補充維生素。”幼兒對青菜營養(yǎng)價值的討論是基于他們的經驗,雖然他們不知道這就是“藥食同源”,但他們是有所感悟的。基于感悟,幼兒有了進一步探索青菜的欲望。在播撒種子的時候有些幼兒表示自己幫奶奶一起種過,我特別留意了這些孩子,發(fā)現他們播散種子的時候更均勻一些,也不貪多。而沒有播種經驗的孩子往往出現了隨意撒,貪多撒,密集撒的現象,當然最后收獲青菜的時候他們的青菜長得沒有那五個孩子的大。
2.幼兒經驗累積與幼兒行為之間具有疊加性
俗話說:“同一件事情反復做你便是專家。”幼兒亦是如此。他們播撒了蔬菜種子之后每天都反復給自己的花盆澆水、除草、做觀察,他們在行為與經驗疊加交替的過程中看到了自己的蔬菜從種子變到芽芽,從芽芽變到苗苗,從苗苗再變到小青菜或其他蔬菜。他們在反復做一件事情的同時無意中不斷累積自己的經驗,當然這份經驗不一定都是“成功”,也許還包括“失敗”,比如瑤瑤因為澆水過多導致部分青菜發(fā)黃甚至死亡,他們通過青菜死亡進行討論:“死亡的青菜對人體還有沒有營養(yǎng)價值了?”可見“失敗”依然是他們難能可貴的經驗累積的一部分,。
3.幼兒經驗遷移與幼兒發(fā)展之間具有創(chuàng)新性
幼兒隨著微課題的深入,在多種感官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將累積的經驗發(fā)生遷移從而形成新經驗,新經驗對幼兒而言具有創(chuàng)新性。比如上一段文字中提到的“澆水”,由于受到原有經驗的影響,幼兒瑤瑤表現出不合乎成人邏輯的想法和做法(她認為小青菜喝水越多長得越快),但是瑤瑤的能力呈現符合自身認知結構,因此對她自己來說符合她的自身邏輯,所以她會不自覺進行經驗累積,重復自己的“澆水”行為直到發(fā)現“菜黃了有的菜甚至死了”,此時瑤瑤的經驗累積到一個質點,開始出現經驗遷移,逐漸建構起新經驗。
二、探究氛圍是支撐幼兒園“藥食同源”一日活動的頂梁柱
1.幼兒園一日活動應創(chuàng)設重視過程輕視結果的探究氛圍
幼兒園一日活動歸根結底是兒童的,我們決不能“以犧牲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為代價來求取知識的傳遞和經驗的獲得”。我們在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幼兒了解感受什么是“藥食同源”,幫助每個幼兒在種植的基礎上品嘗、回憶吃了不同蔬菜對自己身體的變化,一起享受探究過程,提供對應的活動,體驗探究過程的快樂。比如我們通過表1的安排,把“藥食同源”中蔬菜的觀察、品嘗、感悟的知識儲備分散到一日活動中,把一個大問題產生的若干小問題集中在一天滲透,不同幼兒之間有更多機會解決能力的個別差異問題;幼兒與不同環(huán)境不同材料之間的相互作用增多。
2. 幼兒園“藥食同源”一日活動應形成材料方法相互作用的探究氛圍
幼兒活動離不開材料,材料的選擇應當就地、適宜;材料的使用同樣離不開方法,方法的選擇應該符合活動想要達成的預設目標。表1中幼兒對“藥食同源”的理解就是材料與方法的相互作用。
(1)一種方法,多種材料
我們嘗試在“一種方法、多種材料”的投放方式下,讓幼兒感受不同蔬菜在食用時的不同口感,比如蘿卜有點苦、大蒜有點辣、青菜有點甜等,從而達到對中草藥文化中“五味”的初步體驗和感悟,為一日活動的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打下經驗基礎。
(2)一種材料,多種方法
我們只提供青菜,引導幼兒觀察、猜測、講述、操作,材料的投放更有預設性。雖然一種材料的投放比較單一且有較強的預設性,但幼兒行為自發(fā),他們嘗試從縱深對不同方法進行探究,比如播種滿足自己對種子形成青菜的過程探究,比如討論猜測青菜的作用,幼兒利用多種渠道相互驗證青菜有利于腸道蠕動,幫助人們排泄,獲取更多維生素的作用,從而獲得經驗遷移,加深中草藥文化認知。
三、發(fā)展水平是檢驗幼兒園“藥食同源”一日活動的試金石
探究感悟“藥食同源”的游戲活動中,幼兒園一日活動重點在于“激發(fā)并滿足幼兒的興趣,引導和支持幼兒探究自己的興趣”,但并不是每個幼兒活動的開展都有效,有效的學習活動一定意味著幼兒在過程體驗中累積了經驗甚至遷移了經驗,因此我們需要觀察幼兒通過活動是否達成《指南》要求的相關目標,以此判斷游戲活動是否適宜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和學習特點;我們還需要反思幼兒達成目標過程中環(huán)境教育的助力是否充分發(fā)揮;我們更需要考量幼兒行為有無最終經驗化,根據幼兒游戲行為中表現出的能力發(fā)展水平不停對活動進行修正和調正。因此,幼兒發(fā)展水平是檢驗幼兒園一日活動是否有效的試金石。6A0EA020-C1C1-4C65-9800-D5AECD279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