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揚威
摘要:隨著“雙減”政策的推進,小學體育學科也應提升教學質量,幫助小學生減輕學習與心理壓力,使其能擁有良好心態,得以健康成長。故而,在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可根據課程內容與小學生愛好,利用他們感興趣的教學方法,吸引小學生主動融入到課堂活動中,使其能在學習及訓練中更積極。讓小學生在掌握技能、知識的同時達到有效鍛煉身體目的,使其學習效率、綜合能力及體育學科教學質量可全面提升。
關鍵詞:雙減;小學體育;教學質量;提升
前言:
在當前“雙減”背景下,針對小學體育這門學科,教師應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為目標,采取更多有效策略,吸引小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使其身體可得到鍛煉,為小學生長遠發展提供保障。因此,在體育課程開展中,教師要將小學生主體地位突出,以其愛好與需求為主,利用更多高效且富有趣味性的方法,讓小學生能對體育充滿興趣,并愿意積極展開學習與訓練。
一、在課堂教學中融入趣味體育游戲
“雙減”政策推進目的在于減負增效,幫助學生實現高效學習,而小學體育這門學科能讓學生身體得到鍛煉,改善其體質健康,并可緩解小學生文化課學習帶來的心理壓力。因此,在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可針對小學生缺乏動力、氛圍枯燥、訓練模式單一等現狀,根據課程具體內容,融入趣味性的體育游戲。一方面可滿足小學生愛好,快速吸引其注意力,促使小學生主動融入課堂,另一方面可代替一成不變的訓練模式,讓小學生更加積極。這樣才能確保小學生在游戲中輕松達到訓練目的,使其可更好的掌握與運用體育技能。
例如,在開展跳繩一課教學時,注重的是身體協調性與節奏,教師應加大小學生訓練力度,但在模式上要有所改變,可融入趣味游戲,能快速吸引小學生注意力。比如:教師可開展單人、雙人或小組跳繩游戲,包括跳繩追逐跑、雙人跳繩游戲、單人花樣跳繩游戲、小組合作接力跳繩游戲等。以合作接力跳繩游戲為例,教師可將小學生合理分為多個小組,2-3個小組為一輪,在起跑線上聽教師口令,以跳繩跑的方式到達指定位置,再回到初發點與組內下一名成員接力,直到全組成員完成游戲,用時最短的小組為勝利。如此一來,能調動小學生積極性,并可代替枯燥的訓練,讓小學生在游戲中掌握好相關技能,從而提高其跳繩水平。
二、利用競技比賽引發學生參與熱情
立足“雙減”背景下,對于小學體育學科,教師應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為目標,不斷優化授課模式,采取小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方法,吸引其注意力,讓小學生能在體育活動中鍛煉身體,并掌握好相關技能。因此,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抓住小學生擁有強烈好勝心理這一特點,根據教學內容,利用好競技比賽。可借此引發小學生參與熱情,使其快速融入比賽,在這過程中,小學生所學體育技能可得到運用,并達到熟能生巧。
例如,在開展足球一課教學時,教師通常都會對小學生加強訓練,以達到熟練目的,但在方法上可適當進行改變。比如: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有強烈好勝心理,教師可將其合理分為多個小組,利用競技比賽代替一成不變的訓練模式。由于小學生年齡尚小,教師應考慮到他們的體力情況,適當縮小比賽場地,并將比賽時間減短到15分鐘左右即可,在小學生熱身運動后,聽教師口令開始比賽。如此可引發小學生參與熱情,使其在比賽中更積極,教師可在場外適時給予小學生指導或點撥,使其能更好的發揮潛能。而在比賽過程中,小學生會進行交流與溝通,共同商討戰略及分享經驗,既可達到鍛煉小學生身體目的,還能有效加強互動,讓氛圍更活躍,促使小學生能扎實掌握與靈活運用體育技能,得以實現其訓練效率與體育教學質量的明顯提升。
三、借助信息技術增加課堂學習興趣
在小學體育學科中,若想保障學生學習效率,教師還需提升教學質量,為小學生構建吸引人且高效的體育課堂。然而在實際中,由于小學生學習模式相對單一,致使他們興趣與課堂參與度普遍偏低,極易影響小學生學習。因此,在當前“雙減”背景下,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借助信息技術加以輔助,將知識與技能用視頻、圖片等方式呈現。一方面可增加小學生課堂學習興趣,使其能專注于體育技能的理解,另一方面可滿足此階段小學生的愛好,使其感受學習體育的樂趣。
例如,在開展籃球一課教學時,為了讓小學生更好的掌握技能,提升教學質量,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輔助,以滿足小學生學習需求。比如:針對難度較高且不易理解的籃球技能,小學生通常在學習中會相對吃力,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在互聯網上搜集相關視頻,在課堂上展示給小學生。可將具體動作要領進行分解,并以慢放、反復播放的方式,讓小學生仔細觀察,直至他們能完全理解為止。同時教師也可以搜集一些精彩的籃球比賽,在課堂上播放給小學生,使其能通過觀看受到現場熱烈氛圍的影響,進而幫助小學生樹立學好籃球的自信心。如此利用信息技術,可增加小學生學習興趣與欲望,使其在后續訓練中更積極,并可充分發揮自身潛能,進而掌握好籃球技能。
總結:
立足于“雙減”背景下,小學體育學科應優化課堂教學模式,不斷探索有效方法,幫助小學生更好的掌握體育技能與鍛煉身體,使其可健康成長。故而,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利用趣味游戲、信息技術及競技比賽等方法,增加小學生學習興趣及訓練熱情,使其可在課堂中更積極、主動,確保小學生能在學習與訓練中實現明顯進步,得以提升小學體育學科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春洪.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途徑分析[J].教育界,2020(41):30-31.
[2]托勒恒·卡布提.關于提升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策略探析[J].新課程,2020(4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