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英
摘 要: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好動特征,喜歡挑戰新鮮事物。小學生只有對某件事物或學科產生興趣,才會去深入學習。在“立德樹人”的教育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不僅要傳授學生基本的運動技能素質,樹立正確的體育健康觀念,還需要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和德育精神。所以,作為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入體育游戲,豐富體育教學活動內容,引導學生在玩耍的過程中學習,潛移默化接收體育知識,真正實現寓教于樂,使學生身心各方面能夠協調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體育游戲是過程成長和智力發展相結合的活動形式,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游戲活動因其內容多樣性和趣味性強的特點,同時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競爭意識,受到師生的一致青睞。近些年來,隨著體育游戲在課堂教學中的深入運用,探究合理有效地使用體育游戲教學的方法,促進體育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從而有利于達成優質的教學目標,成為體育教學中優先考慮的問題。
一、體育游戲運用于中小學體育課堂的必然性
體育游戲以身體練習的形式展開,主要目的是為了娛樂身心、強化身體素質和陶冶情操,是體育活動中的一種。它不僅具備體育的所有特性,而且還整合了游戲的特點。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體育游戲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體育游戲融入體育活動中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借助游戲活動可以鍛煉學生的意志,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有效放松學習帶來的緊張心理,從而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極大的放松,提高學生的潛能。運用游戲教學有利于學生體能、智力等方面的發展,同時能夠在體育游戲中學到一定的生活技能。體育游戲中的競技規則,讓學生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培養團隊協作能力和公平競爭意識,從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體育游戲特點
1.競爭性
在游戲開展上,游戲側重于對抗形式。在對抗的同時學生之間以競爭者的角色出現,可以使小學生的好勝心得到滿足。
2.趣味性
體育游戲形式多變,內容豐富,且具有濃厚的趣味性,可以同時滿足小學生的活潑好動、探索和求新需求,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
3.教育性
體育游戲不但有利于對學生團結協作、遵守紀律的精神培養,而且可以使學生形成機智、堅韌、勇敢的良好品質。無論是從教育學角度,還是心理學角度,甚至是運動生理學角度看,都是有益無害的。
三、體育游戲運用于中小學體育課堂的策略
(一)科學性和活潑性相結合
游戲教學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活潑,一旦游戲失去了活潑性,那么游戲的意義將不復存在。因此,教師在小學體育課堂中運用體育游戲時,要盡量把全體學生都動員起來,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在游戲中釋放天性,展現自我,把游戲價值發揮到極致。但是,若是教師只關注到了游戲的活潑性,而沒有做到合理組織管理學生,極有可能適得其反,導致課堂紀律過于松散,學生不遵守課堂紀律。再加上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一跑一動,會加大發生運動事故的可能性。鑒于此,教師在體育課堂中運用體育游戲時要兼顧到組織紀律管理和活潑性,在確保課堂紀律的規范化同時為課堂增加樂趣。
(二)體育游戲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發展需求
設計體育游戲的目的是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有效鍛煉,真正構建高效科學的體育課堂,落實人本性教育原則。所以,在設計體育游戲的環節中,教師要遵從學生的身心特點,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靈活設計體育游戲環節,在體育基礎部分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身體機能,合理設計游戲環節。例如,小學低年級學生身體協調性較差,身體機能正處于上升期,肢體各部分力量較弱,一些耐力型的體育項目不適合他們,如接力跑、青蛙跳、拔河比賽等。需要選擇一些簡單且容易掌握的游戲,如丟手絹、老鷹捉小雞等簡單易學的游戲活動。而對于高年級學生,可以適當選擇一些增加體能訓練的游戲,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三)創設適宜游戲場所,保障體育教學安全
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課堂上的有效導入和開展,需要以創設適宜的游戲場所為保障,這是因為小學體育課堂上的教學資源條件是相對固定的,能夠直接導入和開展的游戲項目也相對有效,所以體育教師在創編游戲教學資源時,要同時考慮游戲活動開展的適應性,對于需要配置新器材、新設備的,一定要結合實際條件進行配置。同時,對于參與人數較多和競爭比較激烈的游戲項目,體育教師必須做好游戲教學的組織管理工作,游戲場所的安全性是要考慮的首要問題,如在游戲教學前要認真檢查場地的平整程度,游戲器材的性能狀況等。不僅如此,體育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認真遵守游戲規則,如在“投壺”游戲當中,學生要在規定的區域進行投壺,其他同學則要在安全區域等待。
(四)重視游戲教學的情境導入,創新教學模式
在體育游戲教學中,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教師需要在游戲情境上下功夫,確保游戲導入的趣味性和生動性,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科學合理的創新,讓學生長時間保持極高游戲參與度。在游戲情境的導入中,可挑選適宜學生發展的生活化場景,確保學生盡快地融入游戲角色扮演中來,讓學生在愉悅的游戲環境中學習相應的體育技能,提高學生的主體性。為了進一步創新教學模式,在體育游戲的設計過程中教師要提高學生的體驗感,提高游戲道具的使用度。如為了培養學生的身體平衡能力和身體協調性,可設計帶球過障礙物、夾球跳、頂球跑的游戲,讓學生分組比賽,每一組選派三名學生參與游戲,對最先完成比賽的一組進行獎勵。讓學生在不同的游戲參與中體驗新鮮感,同時有助于鍛煉學生身體各部分的技能,讓學生享受體育游戲帶來的快樂。
結束語
總之,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課堂上的運用,可以有效增強體育課上的趣味內容和快樂元素,讓小學生在快樂的教學氛圍中增強體育學習的主動性,獲取更多的愉悅體驗和快樂體驗,進而減少在體育學習中的畏難情緒和抵觸心理,提高知識學習和身體鍛煉的效率,實現個人身心素質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志坤.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體育風尚,2022(06):122-124.
[2]周仲斌.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體育游戲的價值及對策[J].田徑,2022(06):71-73.
[3]馬欣越.充分利用體育游戲搞好小學體育教學[J].新課程,2022(21):98-100.
[4]茍曉娟.體育游戲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新課程,2022(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