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嘉
摘要:科學作為初中教學體系的關鍵組成科目之一,該學科的教導,不僅可以培養初中生科學、理性的思維意識,還可以樹立初中生相對客觀的思辨觀念。但初中科學不比小學科學,此時的科學知識存在更大的學習難度。教師欲塑造初中生堅實的課業知識功底,則可以基于“項目化學習”的角度創新教學方法,并在教學的環節中滲透核心素養內容,讓初中生掌握基本科學知識的同時,逐步養成適應未來發展、運用的專業素養與素質。
關鍵詞: 初中生;科學教師;項目化學習;核心素養;教學方法
素質教育政策的不斷深入推進,對各學段、各學科的教師皆提出了更高標準的教育要求,教師們在落實課業知識教導項目的同時,還要注重受教育者綜合學習素質的培養。也正因此,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成為了每一名初中科學教師都必須要重視的教育任務。本文,將從初中科學教學的角度出發,簡要分析科學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探析項目化學習方法運用的優勢所在,解析如何運用項目化學習方法來培養初中生的科學核心素養,以供相關人士參考取用。
一、明確階段任務,制定項目任務
核心素養的培育與科學知識的教學結構相近,教師欲落實這一教育目的,則需要制定具體的項目框架,明確各個環節所需要落實的教育任務,而后,再圍繞于此進行落實。
例如,教師在設計教學項目任務時,可以以教學階段作為切入點,在其中合理融入核心素養的培育任務。如,科學興趣方面,教師可以將這一素養的培育活動融入到課前導入階段,或使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科學相關的視頻短片,或組織初中生進行小組實驗探究活動,讓學生們在做實驗的過程中預習課程知識,感知學習科學知識的樂趣;科學方法方面,教師可以將這一素養的培育活動融入到課堂講解的階段,或圍繞項目,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鉆研,或將班級初中生劃分為若干小組,以小組探究的形式進行學習;科學知識方面,教師可以將這一素養的培育活動融入到課堂練習的環節當中,讓初中生們結合具體的練習題目展開探索,并在這一環節當中,逐步夯實初中生的科學知識基礎,深化初中生對科學內涵的理解與感悟;科學精神方面,教師可以將這一素養的培育任務融入到課外探索學習活動當中,讓初中生在拓展學習的環節中,感知科學道理、探尋科學知識,并養成相對客觀、較為理性的科學觀念與精神。初中科學教師通過明確各個教學階段任務的方式來制定核心素養培育的項目任務,既有助于提升科學教學活動的整體性,還有助于增長教學活動產生的實際效果,進而后續初中生科學核心素養的培育奠定良好的前提與基礎。
二、選擇教學方法,落實項目任務
制定項目任務為教學環節的第一階段,教師欲將之高效落實,則需要針對教學需求以及學生們的學習需要,針對性的選擇教學方法進行引導。
例如,教師在教學浙教版初中科學八年級上冊當中的“水的浮力”這一課程時,可以針對性的選擇教學方法來落實核心素養培育以及知識教導的項目任務。如,課前階段,教師可以選用信息化教學的方法進行教導,即,聯動多媒體投影儀、電子白板、電子平板等設備,播放一段與“浮力”相關的短片,以此來煥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致,引發學生們的探究興趣。課堂教導與課堂練習階段,教師可以選用小組深挖教材與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進行引導,即,教學階段,先對課程涉及的理論內容進行全方位的解讀,讓所有初中生都可以了解課程梗概,而后,再將學習的主導權交給初中生們,讓他們在小組內部展開探索與交流。為了提升小組探究活動的有效性,教師還應為各個小組分別布置一定的探究題目,讓他們圍繞于此,進行探討。如,A小組的探究題目是“在不改變物體質量的前提下,如何增大物體受到的浮力?”B小組的探究題目則是“......”待小組探究活動結束后,教師還可以讓各個小組分別選派一名代表,上臺講解所在小組的研究成果。拓展探索階段,教師則可以選用延展探索的方法進行授課,即,利用教學之余的時間,組織學生進行課外科學知識的探究學習活動。教師根據教學需求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既落實了現階段的教學任務安排,又在授課的過程中培養了初中生的科學核心素養,進而保障了項目任務的高質量落實。
三、實踐教導結合,踐行項目任務
教育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塑初中生知識應用的技能;核心素養培育的根本目的也是為了塑造初中生的知識應用素質。因此,教師在落實項目任務時,可以選取實踐教導結合的方式進行授課,讓初中生們實踐的環節中,夯實知識、素養的掌握。
例如,教師在落實“水的浮力”這一課程的教學活動時,可以組織初中生進行小組實驗的探究活動。授課前,教師應根據小組的數量,準備相應數目實驗器具。授課時,教師則需要先行進行講解與演示,傳授初中生們具體的實驗操作方法、告知初中生們實驗時所需要注意的事項。待初中生們踐行實驗活動時,教師則需要肩負起監督與指導的責任,以此來保障科學實驗探究活動的安全性與有效性。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預先布置一定量的實驗探究任務,讓初中生們在做實驗的過程中,觀察、分析、思考、交流解決任務的方法與途徑。教師選用小組探究的方式踐行項目任務,既發展了初中生合作學習、合作探究的技能,又在操作與互動的過程中深化了初中生對實驗內涵的掌握,進而達成了核心素養培育的教育目的。
綜上所述,初中科學教師運用“項目學習法”來培養初中生的科學學科核心素養,既有助于改善生物課堂的教學氣氛,還有助于提升初中生的知識學習水平,促進初中生科學學習綜合素質成長的同時,又推動了初中科學高效教學體系的構建進程。
參考文獻:
[1]萬文玉. 初中科學核心素養下項目式學習應用研究[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1.7.
[2]戚露霞. 基于“核心素養”理念的初中科學課程設計與實踐[J]. 讀與寫,20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