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環
摘要:小學數學是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數學屬于應用型學科,其對學生的運算能力、空間想象力、抽象性和邏輯思維的要求比較高,對于心智處于發展初期的農村學生而言,數學的學習存在一定的難度。而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出現,使農村學生能夠將數學問題與生活實際相聯系,教師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現抽象的數學問題,學生運用獲取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以此保障教學質量。因此,本文分析了生活化教學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期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應用
為了強化農村學生的學習效果并提高教學效率,現代教育工作以創新、高效、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展開教學活動,在培養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強化農村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同時,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水平。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運用為現代教育提供了較強的促進作用,同時有效地發展了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為將來的學習及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建設。因此,本文對生活化教學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一)教學設計存在主次不分現象
生活化教學的目的在于有計劃地融入生活元素,促使農村學生更直觀地理解數學知識,打破其存在的思維定式。因此,數學知識講授是重點,生活化只是輔助手段。但有些教師對知識教學和生活化手段的主次把握不準確,在課堂上將更多時間放在了構建生活情境方面,課堂氣氛十分活躍,但與數學知識的聯系并不密切,學生真正接收到的數學知識并不多,其靈活的思維未真正作用到知識理解方面,使生活化情境的教學效果低于預期,對學生數學學習水平提高沒有發揮相應作用。
(二)教師過度追求生活化教學
小學數學屬于基礎層面的知識,基于小學生的認知規律,要求農村教師盡可能做到化繁就簡,降低教學過程的抽象性和復雜性。因此,對一些教學難度較高的內容,教師可借助生活化教學手段促使學生快速理解和記憶,而傳授內容相對簡單的知識,則只需正常教學即可,順應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規律。但有些教師過度追求生活化,認為這一教學手段可以應對所有數學問題,無論什么內容都采取生活化策略,反而讓一些相對簡單的數學知識變得復雜,學生需花費更多時間理解和記憶,對其學習造成干擾,影響了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用性。
二、生活化教學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在新課改背景的影響下,傳統的“填鴨式”數學教學方式已不再適應教學發展,也不能滿足農村學生的成長需求。數學學習過程需要學生對數字、幾何圖形認識、理解與掌握,學生難免會覺得學習過程枯燥乏味,且抽象的知識也會抑制學生的積極性。而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理念引領下的生活化教學模式,則能將課本中枯燥的文字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用生活中學生常見的案例和場景解釋和展示數學知識,讓課堂氣氛變得活躍,搭建熟悉、有趣的學習空間,不僅能給學生帶來新鮮的學習體驗,有效吸引其課堂學習注意力,還能使其在興趣的驅使下主動參與數學知識的學習,激發自主學習動力,對整體的數學教學活動開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生活化教學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生活情境導入,引發數學思考
學生數學思維的充分激發,應該先從引發學生思考開始,教師掌握數學知識中的生活化元素,再創設學生感興趣的生活情境,促使學生在生活情境下引發對于數學問題的思考,從而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并能積極投入到問題的探究與思考當中,全面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在給學生創設生活化情境時要注重每個細節的設置。以《有余數的除法》教學為例,教師給出問題:有9個蘋果,要求把蘋果放在盤子中,注意每個盤子里放同樣多的蘋果,問可以放幾個盤子?像這樣的生活化問題情境,學生比較容易結合生活經驗來思考,產生深入探究數學問題的興趣,從而更加投入地進行思考。如果每盤放3個可以放3盤,若是每個盤子放9個蘋果可以放1盤。換個角度,如果每個盤子放2個蘋果可放4盤,這樣還多出1個蘋果。如果學生使用傳統的除法計算引發思考以后,教師就可以將新課程的內容有效引出來。類似這種與生活相貼近的教學情境,學生更容易接受數學知識的學習,同時也讓數學思維的參與性得到實現,全面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探究能力。
(二)設置生活化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離不開問題的引導,問題式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帶領學生開展問題的探索活動,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挖掘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并通過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掌握知識的具體應用,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水平。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相關知識之后,教師詢問學生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應用到了三角形?學生們回答:埃及金字塔、三腳架、衣架,教師再次詢問道:那么它們主要應用到三角形的哪些性質?同學們繼續回答:穩定性。教師可以結合這一思路設置一個生活化的問題:衣架撐衣服時應用到的是穩定性,那么其他形狀的衣架會有這一穩定性嗎?引導學生思考這一問題和小組成員開展問題的探究活動。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斷推進,數學在小學教育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數學課堂教學方式也產生了新的變化。將生活化教學理念引入其中,既是對新型教學理念與教學要求的進一步貫徹與落實,還能提升農村教師的授課水平,最大限度地激發農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可以在主動的數學學習與探究中感知數學的魅力,感知數學的實際運用價值,從而在強化其思維和探究能力的同時,可以為其今后可以更高質量、更深入地學習數學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麗.淺析小學數學課堂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J].數碼設計(下),2020,(4):254-255.
[2]劉繼峰.芻議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有效策略[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20,(4):277.
[3]李小紅.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 管理),2020(11):283.
[4]]李仙偉.關于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研究[J].科技資訊,2020,18(30):82-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