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飛
摘要:高中文言文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點體現,但是部分高中生在文言文的學習中感覺比較困難,甚至是感覺很枯燥,這就需要創新教學模式等內容,以便于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能力,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還要意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從而制定合適的教學模式。本次以核心素養能力為主要背景,集中探討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相關內容。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
引言:
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能力對于學生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從高中文言文角度上來說,需要從多個層次分析文言文的學習內容,逐漸遞進的幫助學生分析文言文本身的內容。教師需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注重發揮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作用,可以圍繞文言文來設置一些實踐性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實踐中增強課堂體驗感,感受文言文字里行間深層次的美。本次以核心素養為主要內容,集中探討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多角度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夠給實踐提供幫助。
一、基于語文核心素養選擇高中文言文教學內容
(一)依據語文核心素養理念確定教學內容
隨著新課改內容的深入,給語文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并且基于語文核心素養能力,對于高中生的培養目標提出了更加系統、科學的要求。從核心素養能力的培養目標來看,將文言文教學分成四個層次的內容,首先學生需要對于文言文加強理解,然后從多個角度分析文言文的內容,通過對于文言文的鑒賞來體驗文言文中的情感之美,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更高層次的文化滲透。
(二)依據文本特質來確定教學內容
文言文的教學內容需要從文言文本身的特點出發,結合不同表達形式和內容的文言文制定不同的教學方式,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冊教材一共選入了17篇文言文,然后每冊的文言文都是按照文體組成不同的單元,因此在教學中要有所側重。
二、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高中文言文教學方法
(一)聯系生活,創設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
文言文本身就很晦澀難懂,讀起來也很困難,導致高中生在語文文言文學習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需要認識到學生在學習文言文中的困難的原因,然后提出相應的對策幫助學生及時的解決。教師可以在結合文言文內容的基礎之上,將一些生活元素代入進去,教育內容與生活元素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因為教育和生活從本質上來說是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的。教育可以讓個體的素質更高,促進生活井然有序的進行。同時生活也是教育的主要內容,離開了生活,就像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也就是說脫離了生活元素而存在的教育本身就缺少了一定的意義和價值。那么將文言文教學與生活化元素結合起來,合理的創設情境,將文言文本身變得極具趣味性,然后讓學生在情境中順利的完成學習。
(二)開展豐富的語言實踐活動
文言文教學中需要充分展現一定的趣味性,培養學生對于語文文言文的學習興趣,然后可以設置一些語言實踐類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強化對于文言文的理解,在實踐中理解文言文字里行間中表達出來的深層次情感。比如在學習《荊軻刺秦王》這種充分展現人物形象的文言文,可以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編排課本劇的形式以便于加強對于文言文中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的理解。讓學生通過課本劇演繹的形式加深對于文言文本身的理解,并且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便于讓學生在其中感受到文言文的趣味性。
三、基于語文核心素養建立的多元化評價機制
(一)評價內容著眼于語文核心素養的整體發展
受到高考的影響,高中文言文學習過于以成績為導向,片面強調選拔功能,忽視了成績以外的元素,沒有注重學生在學習文言文過程中的思維提升和文化傳承能力的考查。但是評價內容建議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能力,幫助學生通過文言文的學習掌握重點詞句,拓展語文知識面和語文知識儲備量,并且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文言文,主動分析文言文的更深層次的思想,還要在學習景物描寫、人物描寫等的內容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在文言文中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二)倡導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一直以來,文言文教學評價主體都是教師,但是應該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學生的自我評價可以分析自己在學習上的問題,根據學習反饋來不斷的分析具體問題,然后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向和學習方法等。相互評價能夠強調學生之間合作的重要性,讓學生分成小組,互相提問,學生也可以認識到合作式學習的重要性,在學生互相的表達和交流中,可以學習別的同學的長處,及時的取長補短,來達到完善學習成果的目的,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競賽,利用高中生階段的好勝心,圍繞文言文來提出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在比賽中感受到良好的課堂氛圍和學習氛圍,通過良性競爭來促進學生不斷地提升學科核心素養能力。教師在學生的表達中提煉出重點內容,分析出學生當下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對策幫助學生解決,還需要及時的鼓勵和表揚學生,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上的自信心,建立學習上的成就感。
(三)選用合適的評價方式
在評價方式中,教師也可以不斷地創新,選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進而考查學生對于語文文言文的學習情況,打破以成績為唯一導向的評價方式,讓評價方式更加的趨于多元化。將學習過程與測驗結果相結合,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通過測驗結果的分析,來反作用于優化學習過程。
結束語
基于語文核心素養能力的培養目標,需要對于文言文教學形式和評價形式進行創新,文言文本身字里行間展現的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種美,關鍵是學生要有一定的學習興趣,才能發現文言文本身的深層次魅力,體會文言文作者想要表達的豐富情感。評價體系也可以趨向于多元化,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未來希望有更加創新性的教學方法應用于教學實踐中,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能力。
參考文獻:
[1]李萍. 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C]//.2020年中小學素質教育創新研究大會論文集.[出版者不詳],2020:32-33.DOI:10.26914/c.cnkihy.2020.018456.
[2]何曙光,張小靜.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11):129.
[3]劉勇.基于高中語文核心素養下的文言文教學微探——以《勸學》為例[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22):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