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立輝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和推進,在當前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解決學生英語兩極分化的問題非常的重要。這就要求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做好“培優補差”工作,要能夠在了解學生真實學習情況的基礎上采取有效的策略,明確“培優補差”的目標,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不斷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和進步,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整體質量。本文就針對新課程背景下英語教學的“培優補差”展開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新課程背景;培優補差
1了解學生的英語水平,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要做好“培優補差”工作,教師就需要了解學生當前的英語學習情況和學習需求。為了真實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就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個別訪談,以及匿名調查問卷等方式來摸清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以及英語學習過程中的實際需求。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把因材施教的理念落實在教學當中。同時,教師還需要和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公平公正對待每一個學生,要能夠增加和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能夠融入到學生當中和學生主動地進行討論,傾聽學生的心聲,給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這對于“培優補差”工作的開展來說具有著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良好的師生關系也能夠促使學生投入更多的時間去進行與學科的學習,幫助他們克服教育學習過程中的不良情緒,推進學困生的轉化。
2明確培優補差的目標
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清楚“培優補差”的具體目標,培優補差不僅要培養出一批英語尖子生,能夠不斷地激發他們英語學習的潛能,讓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擁有扎實的英語學習基礎。同時也能夠讓他們有一定的服務意識,能夠協助老師一起提高班級整體英語學習水平。而要做好補差工作,教師就需要了解學困生的學習需求,要根據學困生的英語基礎,循序漸進地引導他們進行轉化,讓他們先通過單詞的記憶,句型練習,基礎語法的鞏固來打好基礎,然后再逐步引導學困生參與的英語學習的過程當中,敢于用英語去進行表達,多給學困生自我展示的機會,幫助他們樹立英語學習的自信心。
3采用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英語知識。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做好“培優補差”的工作就需要讓學生真正的融入在英語課堂學習過程當中。教師首先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多給學生設置一些具有啟發性的英語問題,如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man in the passage? Can you give him some advice? 教師可以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去進行交流和討論。通過同組異質的小組劃分,讓那些學習好的學生能夠帶動著學困生更好地參與的英語學習的過程當中,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表達能力。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不能用同一個標準去要求一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具有層次性問題的設計,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英語學習的過程當中,體會到英語學習所帶來的樂趣,讓學生能夠發揮出自己的潛能,在現有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例如,在學習九年級第一單元課文How can you become a successful leaner? 的時候,教師就給學困生設計簡單的任務,如,用生詞brain, connect, active 等進行簡單的造句練習。而對于優等生,教師可以給他們設計一些發散性的問題,如Do you think learning is a lifelong journey? Why? 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讓英語課堂活起來,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動起來,參與到課堂學習的全過程當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課前的幾分鐘時間,讓學生輪流進行英語口語的展示,讓他們談一談自己在生活當中看到的一則英語新聞,或者是自己感興趣的英語故事,英語笑話。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有效的英語課堂游戲,讓學生能夠動起來參與到課堂學習的過程中,讓他們在參與分角色扮演活動,英語話劇表演,英語演講比賽的過程中感受到英語學習所帶來的樂趣。
4完善學生的自我意識
教師需要讓學生有一定的自我意識,能夠認識到自己是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主體,而不是學習的旁觀者。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針對學困生采用激勵型的教學策略,給他們制定一些短期容易達到的學習目標。結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幫助他們樹立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并且在他們取得一點點成績的時候給他們及時的表揚和鼓勵,讓他們能夠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在進行英語學困生補差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有比較強的參與意識,哪怕是簡單的單詞聽寫,一組簡單的對話練習,教師都可以給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教師可以適當地提高對于學生的要求,逐步地引導他們進行轉化。針對優等生,教師要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在“培優補差”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與學習當中的問題,積極的主動進行思考,不僅要找到問題的答案還要分析做題的思路,讓學生進行深入的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培優補差”工作非常的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了解學生當前的真實學情和英語水平,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還需要明確培優補差的目標,根據目標制定相應的培優補差計劃。教師還需要采用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后,教師還需要完善學生的自我意識,讓他們樹立英語學習的自信心,不斷地促進優等生的發展和學困生的轉化,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 周玲玢.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英語教學的"培優補差"[J]. 東西南北·教育, 2012, 000(007):407-408.
[2] 郭麗. 探討初中英語培優補差策略[J]. 散文選刊:中旬刊, 2019(11):1.
[3] 呂燕. 如何做好英語教學中的培優補差工作[J]. 現代教育教學探索,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