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有平
摘要:閱讀是開啟人生智慧之門的鑰匙,對學生的未來有著非凡意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重點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是大勢所趨。閱讀能幫助學生積累知識,為寫作夯實基礎,讓其思維能力得到提高。小學高年段學生已經擁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其閱讀內容的深度也在不斷提高。由此可見,傳統閱讀教學單一模式已不在適用于當今的教學理念,而科學合理的閱讀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根據小學五年級學生心理特征,開設符合其需求的閱讀教學活動,能在滿足新課標要求的同時,培養學生思維綜合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閱讀教學
語文學科作為漢語學習的基礎性學科,其對學生的知識素養提升以及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及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當前的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已經成為非常必要的一個環節,其能更好地推動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幫助學生形成更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思維,從而有利于漢語的傳播和應用,也有利于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和應用。對于小學五年級閱讀教學的全過程需要進行更為有效的分析,及時地發現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有效的解決,以此來推動小學語文五年級閱讀教學的有效發展。
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
要想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第一步要做的工作。只有在興趣的驅動下,學生才會積極配合教師的工作,才會逢事必思,有問必答。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首先應該準確分析小學生的心理,然后投其所好,這樣才能帶動起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小學生喜歡聽生動有趣的故事,在課堂上,語文教師如果能夠將教學內容同生動有趣的故事內容結合起來,既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認真聽講,也能起到相應的教育作用,可謂事半功倍。例如:在教學《搭石》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一講自己家鄉的風土人情和發生過的有趣的故事。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講一講發生在自己家鄉(或家庭中)的故事。聽過故事后,教師再結合課文中的內容,讓學生從故事中尋找積極的教育元素,看同學能否得到一些積極的啟示,淺顯的、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容易引發學生的探究熱情。教師如果長期組織類似的教學活動,學生既容易養成積極發言的習慣,也比較容易形成自主閱讀的習慣。
二、采用多媒體教學,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
在小學五年級階段,教師要善于運用多媒體技術對教學活動進行多方面的輔助。這就需要教師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要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充分認識到多媒體技術對教學活動中所發揮的價值,做好課前準備工作,著手于提高專業技能素養,結合教學實際需求,將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技術手段直觀地顯現出來,取代傳統教學中的刻板形式,提高課堂成效,改變閱讀課堂上缺乏趣味性的教學現狀,讓學生積極參與閱讀,提升閱讀教學的效果。多媒體技術教學不僅能提升課堂效率,還能對所教授內容進行延伸。例如,《埃及的金字塔》一課,在課堂伊始,教師為吸引學生注意力,可利用多媒體播放展示一些關于金字巧奪天工的圖片和相關視頻,配備音效,為學生營造全新的視聽結合的教學氛圍,進而讓其充分發揮想象能力,以最直觀的方式對神秘的金字塔有所認知和了解。與此同時,教師要趁機引導學生進入閱讀內容,了解課文是如何對金字塔進行刻畫描寫的。這種通過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的教學方式,可將學生注意力帶回到課堂上,使其對教學內容產生強烈興趣,對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三、方法多樣,學會多種閱讀的姿勢
掌握正確的、恰當的閱讀方法,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教給學生以下閱讀方法:第一,快速閱讀法。快速閱讀法要求學生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較寬的視域和眼球運動速度去閱讀文字,在此過程中學生對文字材料的記憶和理解都能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快速閱讀方法需要專門的訓練,比如瞬間捕捉、擴大視域的練習等。第二,帶著問題閱讀。在學習課文和做閱讀理解練習的時候,教師應該教會學生針對這篇文章提出的問題進行閱讀,也就是帶著目標去閱讀。有了目標,學生的大腦會對所閱讀的文字進行檢索式地篩選,把和問題無關的掠過,只關注和問題有關的部分,這樣能很快地提取出有效信息。這種方法也很適合學生在生活中閱讀一些實用性的文字材料。第三,精讀法。小學課文的教學基本全部采用這種方法,即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自由出聲朗讀、默讀、集體朗讀、教師范讀等之后,再對課文進行精講。而教師對文章的精講之術,學生也可以相應地運用到平時的閱讀中。精讀也叫細讀,也就是對文章逐字逐句逐段地進行深入剖析,多提問、多思考、多提煉總結。精讀能夠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掌握一篇文章的內容,領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在精讀的過程中,學生的專注力、記憶力、思維能力等語文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并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分析文章的方法,為學生自主閱讀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進行遷移訓練,促進思維發展
通過開展高效語文閱讀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在閱讀當中有效提高思維能力,并充分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教師可以采取提問方式推進學生思維發展。例如:在教學《田忌賽馬》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閱讀課文內容后大膽提問。有學生提問——賽馬勝利的最終原因是什么?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繪制思維導圖方式來對問題進行分析,或通過多媒體課件進行圖文展示,從而讓文中三個等級的馬匹調換前后順序更加直觀化,從而清楚賽馬勝利的原因。此外,閱讀遷移訓練當中,教師需要和學生一起深入挖掘閱讀文本中情感表達的特點以及一些語句在課文中的特殊作用。與此同時,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方式與語言技巧,深入文本的內核,切實感悟作者的想法,讓學生可以有條理性地發表自身的觀點,從而達成閱讀教學任務,并滿足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要求。通過知識遷移訓練教學,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發散性思維,還可以提高學生閱讀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五、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教育中,閱讀教學是學生積累詞匯、語言知識經驗的基本途徑。多元化閱讀模式的應用可豐富閱讀活動內容,創新小學五年級閱讀活動形式,從而讓學生主動閱讀,體會閱讀樂趣,并且在不同形式的閱讀活動中深入體會文本內涵,抓住文章情感主題,高效率地完成閱讀任務,內化語文知識。
參考文獻:
[1]蔡義全.小學五年級語文教學中開展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0(10):18-56.
[2]李亮.應對小學語文五年級閱讀教學誤區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