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果
摘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和與世界經濟交流的日益頻繁,文化融合的速度逐漸提高,視覺設計也朝著多元化、多層次、多功能的方向發展。在當今社會,視覺設計被廣泛應用于商業活動中,并已成為市場競爭的重要推動力。品牌是提高產品商業價值的重要且不可或缺的手段。商業信息的復雜性要求對視覺品牌形象的高度認可。尤其重要的是,積極打造屬于中國文化的視覺品牌形象,在世界上推廣具有民族品味的“名片”設計。
關鍵詞:視覺設計;品牌;民族性;設計師新素養
前言:
現代視覺設計風格各異,圖案裝飾豐富多彩,風格多樣。中國品牌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是當代設計師的一項重要任務。同時,中國的發展成就有目共睹。認同感和對中國文化的歸屬感進一步提高。人們對更好生活的認識日益增強,主導著人們的消費行為,并進入了一個新的層面。在物質享受的基礎上,我們在注重品味和生活質量的同時,也注重精神滿足和情感融合。設計師必須充分體現時代特征,創新現有的民族設計,以消費者的情感需求為突破口,融入中國元素,創造具有中國特色文化的品牌設計。本文詳細分析和探討了中國視覺品牌的概況、視覺品牌設計的現象以及當代設計師應具備的新素養。
2.視覺品牌設計概述
品牌是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心理活動,通常始于商品的認知過程。品牌設計是公司包裝和美化品牌產品的一種方法。通過合理的品牌形象設計,不同品牌可以獲得更好的感知,提高消費者眼中的品牌知名度,快速有效地提醒人們公司形象。品牌的文化傳統是喚醒人們身份意識的最重要因素。視覺品牌設計追求真、善、美。真是產品的真實性,善是傳遞思想和情感的積極性,美是形式美。品牌設計涵蓋了廣泛的領域,包括企業形象設計、標志設計、包裝設計、領先應用等。視覺品牌設計必須遵循形象性、簡潔性、易記性、穩定性等特點。
3.當代視覺品牌設計現象
3.1視覺品牌設計的不同形式
在市場價格競爭中,確保視覺品牌形象各要素的充分統一有助于增強消費者對產品的感知。不僅在小的個體中,而且在交流中,維護統一是必要的。不要讓愿景流于形式。
以鼓浪嶼為例,鼓浪嶼的總體風格在歷史上有很大的淵源。它不僅具有典型的閩南文化特色,而且具有強烈的西式風格。這本多元文化的藏品講述了年輕人在尋找浪漫、時尚和文學時的小資產階級生活品味。
基于個性,每家品牌店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豬尋肉”。店面風格俏皮而美麗,帶有大多數粉色元素,干凈整潔。使用明亮溫暖的黃燈。總的來說,它給人一種充滿活力的感覺,與產品的新鮮度和活力融為一體。通過這些外部裝飾設計,給產品一種專注感,給顧客一種持續的信心和愉快的心情。但從整體上看,該品牌在島內的視覺定位并不明確,復雜的視覺盛宴容易引起消費者的審美疲勞。它以產品外部美的形式吸引顧客,色彩鮮艷,圖案各異,實用性較弱,對顧客情感需求關注較少,缺乏對當地文化特色的深入探索,商業氛圍濃厚。
3.2.極其簡化的視覺品牌設計
人們生活的加速和繁瑣的信息量無疑增加了人們的心理負擔。極簡主義風格的出現給人一種輕松、明亮、簡潔的舒適感,緩解了消費者的壓力,促進了信息的快速傳播。現代著名建筑師密斯·范德羅提出的“少即是多”的概念,如今已廣泛應用于品牌設計中。
3.3區域性民族視覺品牌設計
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品牌設計以中國傳統的民族風格表現出來。裝飾元素也基于當地的圖騰圖案,帶有淡淡的商業氣息。
隨著地域文化和經濟的興起,具有民族特色的裝飾風格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文化內涵的步伐將在未來的設計中更加迫切。這就要求設計師理解中國文化的內涵,深刻理解民族文化,注重對良好民俗的熱愛,追求回歸自然,努力使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更加國際化。然而,視覺品牌設計的創意不僅僅是毫無意義的圖形拼湊,還應該具有一定的文化象征意義。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地域文化要想從地域邊界中脫穎而出,設計師必須發揮溝通、領導和調節的橋梁作用,讓藝術回歸自然,與自己的國家和地區建立獨特的設計風格,提升地域品牌形象。加快在全球推廣國家視覺形象的步伐。
4.當代設計師應具備的新品質
設計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美化社會。設計師處于時尚前沿,是設計領域的重要領導者。然而,時代在不斷發展變化,設計需求也越來越豐富。好的設計不僅要停留在對美的追求上,還要關注人與自然、社會之間的關系,以確保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產品與人的和諧共處。這種變化不僅需要強烈的審美敏感性、堅實的形象表現力和想象力,還需要以下新的職業素質:
(1) 有遠見,積極思考和探索。我們應該不斷觀察美,了解生活中時尚發展的趨勢,并結合生活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索。讓設計走出生活,超越生活,真正滿足和解決人們的問題。
(2) 積極尋求差異,并將其融入多個方面。尋找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的美的差異,提取美的元素,將其融入中國的設計中,充分發揚美的優秀和微小的文化特征。
(3) 注重實踐,掌握專業技術技能。專業技能是指手繪和應用軟件的能力。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人們僅僅停留在思想理論層面的實踐能力下降,不愿做基礎性的實施和落地工作,導致復合型人才匱乏。面對新時代的競爭需求,我們只能在不斷的實踐中把設計思維轉化為實際情況,起到溝通和推廣的作用。
(4) 它涉及面廣,知識儲備豐富。自然學科知識和社會知識將導致設計相關知識領域的重大突破。理解和理解新材料的特性和特性已經成為當代設計師面臨的主要挑戰。
結論:
要想讓我們的視覺品牌設計在國際道路上走得更遠、更快、更好,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不斷尋求發展的突破,敢于創新思維,積極創新表達方式,尋找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美。在社會發展中不斷總結和思考。
參考文獻:
[1]彭吉象.藝術學概論(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5
[2]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第二版)[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