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菁
摘 要:近年來,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改革,企業逐漸實施多元化經營戰略,企業經營不再只局限于一種產品或一個產業,逐漸向跨產品、跨領域經營,不斷擴大市場占有份額,進而推動企業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更長久的發展。隨著多元化經營戰略的提出,企業財務風險也逐漸突顯出來,嚴重威脅到企業的發展。基于此,本文將從企業運用多元化經營戰略的意義、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因素、企業財務出現風險的原因以及多元化經營戰略下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防范對策進行分析,望能為企業財務管理提供幫助,規避財務風險,從而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多元化經營戰略;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防范對策
隨著市場競爭不斷激烈,企業通過多元化經營戰略不斷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籌資、投資、經營決策不合理等因素導致的財務風險,嚴重限制企業的發展,因此,企業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應加強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視,形成財務風險防范意識,進而提升企業財務管理質量與效率。
一、企業運用多元化經營戰略的意義
(一)分散風險,確保經營安全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市場行情不斷變化,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為企業帶來巨大發展空間的同時,也使企業資金風險增加,進而導致企業生存與發展受到影響。若企業僅局限于經營一項業務,則面臨的財務風險更大,因此,加強多元化經營戰略的運用,能有效分散風險,進而提升企業對市場環境變化的應變能力。
(二)有利于企業轉型
隨著市場經濟與科技的發展,各種新興技術逐漸運用到各行各業當中,企業運用多元化經營,能不斷拓展企業發展空間,不僅能有效降低市場競爭的壓力,還能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通過多元化發展,使企業內部的剩余資源如資金、管理、以及優秀人員等得以有效利用,實現產業結構升級,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走出了更具特色的經營道路,不僅提升了企業的經濟收益,還實現了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一流企業目標。
(三)有利于企業原業務的發展
企業在運用多元化經營戰略時,應積極發揮行業之間的互相促進作用,對于不同的產品和行業,企業選擇的經營戰略目標有較大差異。而通過多元化戰略,將處于不同類型的產品和行業加以組合,優勢互補,改善產品結構來達到最優資產結構。通過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將企業由原本的一家單一主業的公司,發展成為行業以及相關領域公司的集團,通過互相促進、共同發展,更穩定了企業在相關領域的龍頭地位,進而使企業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二、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因素
(一)籌資風險
企業為了擴大自身經營規模,會在生產項目中投入大量資金,此階段企業資金投入是否穩定與投入的持續性至關重要。一般情況下,部分企業為了降低籌資風險,會直接采用向銀行等部門貸款的方式,對籌資風險進行控制。然而隨著我國現有企業逐漸實現多元化發展,企業資金供給需要逐漸增加,銀行貸款所占比例也會隨之提升,一旦某項業務出現財務風險,資金回收不及時,極易導致企業貸款償還出現問題,進而導致企業破產可能性增加。由于企業經營項目的收益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極易導致企業整體利潤低于貸款利息等不良情況,企業無法及時還款,進而影響企業信用,嚴重影響企業多元化經營運行。
(二)投資風險
企業在從單一化經營向多元化經營方向轉變過程中,很容易面臨投資風險,部分多元化經營企業在進行涉及領域廣、項目分散投資過程中,因缺少對投資項目的了解,與項目相關專業的人員缺口較大,缺少多元化經營經驗,極易增加投資失敗的風險。另外,有部分企業在投資項目前,并未做好調研工作,缺少對市場變化的了解,未能及時調整投資項目,進而導致投資項目效益受到影響,進而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
(三)資金流風險 應收賬款回收風險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會涉及到多方面的應收賬款,作為企業經營過程中重要的流動資產,應收賬款的回收直接影響了企業資金周轉狀況,部分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會經常出現墊付產品包裝費以及運輸費等等,且金額巨大,若產品實際銷量低,極易導致墊付賬款回收不及時,進而導致企業流動資金缺少,限制企業正常運行,引起這種風險的關鍵是,盲目擴張,多元化速度過快,許多企業為了實現迅速擴張而采取大量并購的多元化戰略。企業快速進入多個不相關行業,從而導致資金鏈斷裂、資產流動性不足、資產結構惡化,使資產結構與戰略脫節,從而引起財務危機。甚至可能會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增加破產幾率。
三、企業財務出現風險的原因
(一)內部因素
1.缺少財務風險管理意識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多元化經營企業對企業多元化發展以及擴大經營規模都十分重視,但其中大部分企業并未給予財務風險應有的重視,缺少有效的防范對策,進而導致企業整體經濟效益呈下滑趨勢,投資失敗頻繁發生,另外,部分企業雖然重視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但缺少財務風險管理機制,導致工作人員并未沖程良好的風險防范制度,并為從整體角度入手進行分析,進而大致財務風險之間的聯系,進而降低企業財務風險出現幾率,提升多元化展覽業運用效果,進一步增強企業風險管理水平。導致沒有形成有效的風險防范管理制度,使得管理流于表面,并沒有真正落到實處。
2.財務整合困難
企業實現多元化發展后,會涉及多個行業,且每個行業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導致企業在協調各行業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財務整合環節困難性加重,進而導致企業財務制度很難進行統一管理,進而影響各行業會計制度與財務指標的統一性,進而影響企業財務決策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另外,財務整合困難還會導致影響企業在投資、融資環節的合理性,財務資源配置過程中互斥現象嚴重,進而限制企業的發展與生存。
3.缺少完善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
只有完善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才能為企業財務管理保駕護航,然而,當前部分多元化企業缺少完善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企業控制機制與會計監督體系不健全,不相容崗位之間并未進行有效分析分離,導致企業風險管理體系不完善。另外,即便是有部分企業設置了內控制度,但缺少落實執行,導致內控制度流于形式,很難對財務風險進行防范,進而增加企業財務風險,限制企業的發展。除此之外,部分企業缺少財務風險預警的重視,導致企業缺少財務風險防范意識與能力,進而影響企業決策的效率與合理性,嚴重阻礙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
4.企業資本結構缺乏合理性
通常情況下,企業資本結構相對較為簡單,企業在多元化發展過程中,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時,缺少應對能力。隨著市場經濟條件不斷提升,企業只有獲取足夠的利益,才能使企業占據有利位置,并不斷拓展企業規模,開展多行業項目。故而,為了提升企業經濟利益,企業應根據當前資本結構進行調整,提升企業管理水平,進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若企業在開展多元化發展過程中,缺少合理的資本結構,極易導致項目開展困難,企業資金鏈面臨斷裂、癱瘓的風險,進而增加企業破產幾率。因此,企業在現階段,應不斷調整資本結構,并使其科學、合理,進而實現有效資源最大化利用的目標,從而提升企業經濟利益與社會利益。
(二)外部因素
1.政策環境出現變動
近年來,我國市場經濟不斷變化,政策環境也隨之出現一系列變動,企業若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就應正確把握政策發展動向,制定正確的決策,一旦決策制定不合理,方向有所偏頗,極易導致發展方向出錯,不僅影響企業的發展,甚至可能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增加財務風險,進而影響企業的發展。
2.企業對供求市場改變現狀了解不足
隨著供求市場不斷變化,企業想要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就應全面分析了解市場變化規律,知曉市場變化中供求關系,進而提升企業的反應能力,占取先機,提高企業競爭優勢。然而當前部分企業在實現多元化發展過程中,缺少對市場變化規律的了解與掌握,導致企業很難識別出市場競爭中優秀項目,進而失去競爭優勢,影響企業發展。
四、多元化經營戰略下企業財務管理風險防范對策
(一)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意識,提高財務管理能力
企業在運用多元化經營戰略過程中,想要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就應認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性,不斷強化自身財務風險意識,將財務風險貫穿于整個企業發展決策制定當中,并確保企業員工具有一定的防范風險意識,從而確保企業在實現多元化經營過程中,及時發現并解決財務風險。
這就要求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不斷提升自身財務管理能力,對財務風險與預防對策進行宣傳,利用新媒體傳播媒介,強化企業員工風險意識,并將財務風險意識積極與企業內控制度進行結合,進而降低財務風險,與此同時,企業應不斷優化內控文化,從而提升財務風險防范能力與水平。另外,企業還應明確財務風險會導致企業產生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應與時俱進,強化財務管理人員的應變能力,進而提升企業財務風險防范能力。
(二)加強企業資金管理,提升財務整合能力
企業想要有效解決財務風險,就應根據現有的財務管理體系進行不斷優化與完善,確保其科學性、合理性,加強網絡信息系統建設,提高內部信息共享,利用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以及數字化技術等現代化技術,對企業所有財務情況進行匯總,利用企業內部管理系統進行網絡化管理,對財務信息進行實時監管,從而及時發現財務風險問題,并第一時間提出解決對策,進而提升財務管理效率與質量。
除此之外,企業還應具備一定的財務整合能力,進而提升企業業務資源整合效率,實現多元化發展。可以說企業財務管理中,資產整合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企業涉及的各行業資產整合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企業未來的發展。因此,企業應加強資金集中管理,并促進各行業之間的合作與聯合,確保資產之間的有效整合,避免企業下屬子公司為了提高自身效益,而忽視企業整體利益。通過整合資金,能有效提升企業資金管理質量與水平,還能確保企業資金持有量,進而有利于企業管理,同時,還應對企業內部的閑置資產進行重新配置,提高閑置資產的利用率,進一步提升企業財務管理能力。
(三)完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加強企業財務監督
企業想要在多元化發展過程中降低財務風險,就應不斷完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并加強企業財務監督,確保企業財務數據與相關財務信息的真實性,進而確保企業的經濟收益合規合法。故而,企業應根據當前的發展路徑,完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并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對資產管理模式、財務風險預警、應收賬款管理內容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進行明確,并落實財務管理責任,明確財務管理工作責任,進而確保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出現財務問題時,能及時追究責任,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同時,企業還應重視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強化其責任意識,端正工作態度,確保員工與員工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進行有效監督,另外,企業還應對當前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進行優化與改進,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建立預算管理系統,設置預算管理部門,進而確保預算環節的準確性與合理性,從而更好的控制經營成本,降低企業財務風險。
(四)加強企業業務資源整合,降低企業財務風險
企業雖然在多元化發展過程中,業務不斷復雜、涉及的領域不斷擴大,但經營的業務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又有一定關聯性,因此,企業若想降低財務風險,就應加強業務資源的整合,并根據業務特點選取不同的財務管理模式,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調,完善內部交易市場,進而有效降低經營成本,使資源得到合理配置,進而降低企業財務風險。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加強財務風險管理是多元化經營戰略下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因此,企業應明確財務管理風險因素,找準風險形成原因,并對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進而提高企業財務風險防范能力,確保多元化發展進程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參考文獻:
[1]楊軍,趙繼新,李宇航.多元化經營戰略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研究[J].財會通訊,2020(14):78-81.
[2]朱楠,王曉麗,石道金.多元化經營對農業類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影響——從企業生命周期視角[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2(2):69-76.
[3]吳迪華.互聯網企業多元化經營的財務風險及控制措施[J].財會學習,2019(20):59-60.
[4]蔣慧卿.互聯網企業多元化經營的財務風險及控制措施[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1):63,109.
[5]常建海.企業多元化經營的財務風險控制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3):230-231.
[6]孫偉麗.企業財務風險防控與內控體系融合的途徑分析[J].財會學習,2020(25):14-15.
[7]郭捷.試論企業多元化經營下財務風險控制分析與對策研究[J].當代會計,2019(8):153-154.
[8]劉田甜.互聯網企業多元化經營的財務風險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7):285-286.
[9]陳海燕.互聯網企業多元化經營的財務風險及控制措施[J].新商務周刊,2019(2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