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超鳳
摘要:習題微課就是講解習題的微課,它以習題為中心,借由發揮微課課程本身短小精悍、利于講解說明的優勢,以幫助學生準確理解習題解題思路,進而總結歸納出高效的解題方法。本文探索將習題微課與閱讀教學融合的方式,提高習題訓練的覆蓋面,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更重要的是可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促進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
關鍵詞: 習題微課;初中語文;文學類文本閱讀;應用策略
在信息技術遍及生活的每一個領域的今天,微課,這一信息技術從產生開始就受到很多一線教師的青睞。它不僅讓老師輕松地教——知識點的呈現、講解頭頭是道,還讓學生無壓力地學——不會的地方反復看,而習題型微課便是其中最受歡迎的微課之一。
一、習題微課產生的現實背景
(一)課堂時間有限,難以達成堂清的理想效果
語文課堂只有四十分鐘,而文學類文本閱讀教學需要完成的教學內容很多。新課程強調課堂上要重視啟發式教育,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獲得語文知識,獲得理解與感悟的感性體驗,這樣課堂上進行同步練習的時間就比較少。盡管我們一線老師每節課都在想方設法提高課堂效率,但時常會有對某個重點沒辨析透徹、對某個知識點沒有舉一反三練習到位、對某個問題沒能拓展提升等等的遺憾,課堂教學難以保證當堂知識當堂清的理想效果。
(二)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兩頭”難以兼顧
班級學生在主動思考、語言表達、知識積累等方面天然存在著差異,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差異越來越明顯。大課堂學習往往不能很好地照顧兩頭的孩子,能力弱的孩子經常連滾帶爬也趕不上大家的步伐,感受不到學習的成就感,久而久之對學習失去興趣,慢慢變為頑固性差生。而一部分思維活躍的學生常常又覺得需要解決的問題太簡單,缺乏挑戰性,出現不想聽,聽得不耐煩的情況,長此以往這部分學生學習的熱情會被磨滅。
二、習題微課的特點及分類
習題微課,以一道或幾道典型型題為中心,針對一類題進行歸納總結,或以習題為載體,分析歸納一類重難點的問題。一方面,習題要注重選題的典型性,另一方面微課要注重解題過程的呈現,以及解題方法的歸納,此外,習題微課是按知識點為單位設計,能供學生按需選取,反復觀看,在老師不在場情況下,利用零碎的課余時間查漏補缺。它既解決了學生學習的疑難,又能解決沒有課外輔導的焦慮。
習題微課按照側重點的不同,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知識講解型、后續鞏固型、綜合型。對應的習題的設計也要不同,如:知識講解型微課對應的是基本的習題,目的在于鞏固知識點;鞏固型微課是有變式的習題,目的在于鞏固知識點外,還能訓練學生對知識點的辨析能力。教師可以根據知識點的不同考查方式,選擇設計不同形式的習題和微課。
三、習題微課在文學類文本閱讀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策略
在知識點繁多的文學類閱讀教學中,特別適用習題微課幫助我們放大一堂課的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以達到教一篇課文一個知識點帶出一組文章的同一個知識點的學習效果,真正達到幫助學生學習的目的。
(一)精選題,破難點——悅讀為引
以學習魯迅《故鄉》為例,第二課時要品味文中描寫環境的句子,體會作者環境描寫對表達主題的作用這一知識點。小說中環境描寫的作用,這一考點是小說類常考點,也是學生理解起來有難度,答題時無所適從的題型。為了突破這一教學的難點,習題微課無疑是最好的幫手。
課前導學的微課我做了以下設計:首先播放趙忠祥老師朗誦中有關環境描寫的片段,動態化的朗讀,讓學生在聲、像的輔助下直觀感受魯迅筆下的故鄉環境特點,接著提出思考的問題:
1、文章有幾處關于故鄉環境的描寫?
2、這些環境描寫有什么特點?
3、這些描寫對于表達主題有什么作用呢?課前預習的微課可以在上一節課結束前,用2-4分鐘的時間給學觀看,這樣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閱讀思考,為第二節課的學習做準備。
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我們發現對于學生而言,他們缺少的不是閱讀的書,而是閱讀的方法和質量。所以導學類的習題或微課既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啟發學生思考,還要讓學生了解學習重點,有目的性地去閱讀文本。這需要老師對教材、對課標的重點有敏銳的發掘,對學生的疑難有清晰的認知,用好教材,教好學生。老師精選題,學生就能少做題,而能做好題。
(二)細解題,助理解——會解為重
有了課前導學的鋪墊,學生了解的學習重點,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的目標性便會明晰。首先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以滿分4分的標準給幾位學生的作答評分,評完后先讓學生分析不同得分的區別在哪里,目的是啟發學生二次思考。接而引導思考:怎樣才能做好環境描寫的作用這類型題呢?這時播放知識點講解型微課,一方面能打破老師一言堂的刻板,另一方面根據初中生的注意力特點,課堂開始的5分都是在調整上課狀態,注意力沒有完全集中,教師在這時仍以靜態的PPT加口頭講解,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時借助知識點講解型動態微課,便迅速吸引學生注意力。
看完習題微課后,老師引導學生結合知識點提示,重新修改自己的答案,最后呈現這類型題的答題模板供學生參考。
在習題微課的輔助下,課堂能把知識點講明、講透,學生在“雙師”講解的交替下注意集中,積極思考,做到了老師少講,學生多練,助內化,大大提高課堂的實效性。
(三)多鏈題,促鞏固——多練為徑
鏈題,是以一個知識點為中心,把類似題目連接成網絡,擴大學生知識面,讓學生舉一反三,學會遷移知識,把做題的經歷轉化為做題的經驗。
為了讓學生鞏固本課的知識點,拓展部分鏈接魯迅先生《社戲》中“月夜行船”“月夜歸航”2處環境描寫的句子進行拓展訓練。在呈現答案的時候黑色字是之前答題格式的內容,紅色是根據這個文本添加的內容,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能清晰地了解到利用知識遷移的方法,是在答題模板的情況下,代入文章內容的方式,結合具體的文本也有利于學生記憶答題模板,鞏固(下轉第47頁)353B18AB-3CEE-4F6F-A3C4-86621F963DA0
(上轉第13頁)所學知識。最后老師與學生通過口述的方式復習歸納環境描寫作用的答題格式以及相關的知識點,形成答題的模板,解決課堂教學的重難點。
通過魯迅先生兩篇文章中環境描寫的超時空鏈接,我們能感受到不同時期不同境遇下魯迅先生的不同心境,這時老師進而引導學生思考:在《故鄉》中的自然環境描寫僅僅只是純自然景色的描寫嗎?學生便能敏銳地理解,自然環境中暗含著社會環境,這時候順勢鏈接《故鄉》的寫作背景介紹的,學生便能體悟入境,理解這些環境描寫背后的深意,做到真正讀懂環境描寫對于文中主旨表達的作用。
(四)微反饋,激活力——樂學為果
習題微課可以是供學生課外自學使用,也可以是如上述案例中引入到課堂教學中應用,但是無論哪一種形式都要設計能及時反饋學習情況的環節。如課上使用時,老師可以通過暫停視頻,投影的方式講評學生的答案,還可以展示學生訓練前后的得分對比,讓學生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考慮微課同樣適用學生在課外時間自學使用時,在答案的呈現前要設計節點讓學生有充足的思考作答的時間,這樣才能有參與感和代入感,讓習題微課真正發揮它代替老師面授,又可以輔助學習的作用。
四、習題微課的適用性
上述案例僅作為探索習題微課的助力閱讀教學的一種方式,在當前教學環境下,習題無處不在,各學科對習題微課的應用探索一定會越來越豐富。習題微課在教學的各個環節都能發揮很好的作用,如課前導學環節,以題復習舊知,反饋學生學習情況,為新課做準備;課中促學,以題鏈接新知,自然導入新授內容,還可以借助微課的優勢,講解和分析習題,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考,開拓知識面;在階段復習的時候更是可以用來幫助學生系統梳理復習舊知,發現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歸納總結,提高復習的效率等的方式。
五、結束語
新課標改革持續推進的時代,對老師的專業水平和信息化應用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教師已經不再局限于在教室里向學生傳授知識文化,而是能借助多種信息化技術實現知識文化傳遞,應用多元化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探索。我們要不斷探索、不斷創新、大膽實踐,讓信息化技術輔助我們的教學。老師應用新技術,學生知曉新技術,師生皆受益于新技術,這才是真正意義的教學變革。
【本文系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規劃小課題“習題微課在初中語文個性化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文學類閱讀教學為例”(課題編號:GDXKT26290)成果】
參考文獻:
[1]曹曉玲,萬昆,胡小勇.《習題講解型微課的設計與應用》[A].數字教育,2015.
[2]]胡鐵生.《中小學微課建設與應用難點問題透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5-18.
[3]張翠枝,見微知.《一葉知秋一一淺談“微課”研究在語文備課中的應用及意義》[J]新校園旬刊,2015(6):142-143.
[4]韓曉琳.《“微”中見知一-淺議微課在農村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的應用》[J].好家長,2015(21):94-95.353B18AB-3CEE-4F6F-A3C4-86621F963D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