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娟
摘要:數學的學習不僅是學習數字之間的運算方法,更是學習題目中各種變量之間的邏輯關系,只有學會審題,了解到題目中每個細微的線索,才能將各個線索連接起來進行邏輯推理,從而完美地解決這個數學問題,達到解答數學問題的目的,從而邏輯推理出它們的關系,然后利用相關的數字進行運算。若是我們的審題能力不強,那么在分析數學問題時,不能夠深刻地理解各個細微線索之間的聯系,就很難有好的解題思路。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學習;審題能力
數學是一門較為嚴謹的學科,其中初中時期開展的數學課程更加傾向于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為此,在進行數學解題教學的過程中,強調學生審題能力的培育,是提高學生面對數學問題的應對能力和鍛煉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措施。審題能力的培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綜合情況來進行針對性的鍛煉,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數學認知水平,并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
一、在初中數學中培養學生審題能力的意義
在進行問題解決時如果沒有找到主要的聯系并且沒有針對題目做出任何有效計劃,只是糾結細節的處理,則毫無意義。為此,在進行數學解題過程中教師只有重視審題在前、解決在后,才能夠保證其解題程序的正確并進行加工以及保證信息是正確并且符合數學思維邏輯。根據初步調查發現,不同層次的學生對于審題這一過程的理解也不盡相同,有部分學生認為審題就是讀題,而有的學生則認為審題是閱讀。數學審題不僅對學生的數學閱讀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還強調學生所具備的基礎知識以及數學思維等多方面。
二、初中階段數學審題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對審題存在消極認知
部分學生針對數學解答過程中的審題環節認識并不正確,感覺審題會浪費解答題目的時間。不僅如此,還有一部分學生在審題的過程中有不良的心理,比如畏難、急躁等。這種不穩定并且較為消極的心理狀態會影響學生對題目審核的效果,尤其是在一些題目內容相對較長的題型中,這種心理會使學生放棄審題,急于求解,最終導致解答的正確率相對較低。
(二)學生個人的審題能力較差
首先,審題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心理過程,審題的綜合結果決定了其在解題過程中的成敗。針對不同的題目,審題的方法也是不盡相同的。其次,由于在進行題目解答的過程中,時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學生沒有選擇最為適宜的審題方式,就容易浪費時間,甚至造成審題信息分析的錯誤。沒有掌握正確的審題方式,會導致學生在進行主要信息挖掘的過程中無法準確地對隱含的條件進行了解,還會受到思維定式的干擾。數學思想方法的缺乏以及表征能力相對較弱,也會影響審題的效果。
三、培養初中生數學審題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培養學生的自主審題意識
我國在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越發強調素質教育,其中將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是目前教育優化的重點。為此,在進行數學審題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在實際數學過程中的主動思考以及自主分析能力,從中促進其個人審題能力的構建。學生對于審題環節的興趣以及水平,對綜合的審題效果有較大的影響,為此教師先要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審題。比如,在進行課堂講解的過程中面對數學問題時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進行題目的審視,引導學生針對不同類型的題目進行信息的篩選。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來加強其在審題環節的主動性。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
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審題來進行全過程的監控,通過適宜的審題指導以及反思、提問等,加強學生在審題環節中的自我認識。在進行審題習慣培養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充分發揮個人的指導地位,針對學生的審題情況對其方式進行總結并且展開評比,通過適宜的鼓勵和表揚來引導學生進行良好審題習慣的培養。不僅如此,審題習慣的構建是需要經過長期訓練的,而且不同的題目類型對于審題習慣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因此教師就要定時、有規律地對學生展開審題的講解,充分地對一些學生個人的習慣養成以及審題能力的發展進行認可,增加學生在數學問題解決過程中的成就感。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調整自我的審題習慣,使其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二)針對學生的數學審題能力進行教學指導
首先,教師應強調學生在審題過程中羅列提綱的重要性,審題能力的提高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數學材料的分析,同時適當地運用審題提綱還可以通過問題來啟發學生進行探索,使學生可以帶著問題去對題目進行審視。審題提綱的充分使用,能夠增強學生在數學材料分析時的目的性,并且提高其分析的效率。
其次,教師在進行審題引導的過程中要針對學生審題過程的失敗原因展開針對性的分析,引導學生針對題目中的隱含信息進行挖掘,通過問題的轉化來增加其在題目中的條理性,強調對條件和問題范圍的確定。針對一些結構較為復雜、內容十分豐富的題目,還要引導學生展開題目的再審和終審環節。
(三)審題習慣標記,避免遺忘線索
有一些數學題目常含有的線索也比較多,如果不能及時將那些線索整理出來,可能會在接下來的做題過程中遺忘,從而使得各個數據不能串聯起來,最終難以達到完美的解題。題目線索的缺失也可能直接導致解題錯誤,因此我們在平時做題時,一定要養成寫題時進行標記題目條件的好習慣,讓自己通過對題目線索的分析,找到自己的解題思路,不遺漏題目條件,才能更快、更完美地解題。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強調其細致有序的審題環節,對于學生問題解決有著重要的幫助,可以更好地密切學生和信息處理之間的聯系,加強其解決疑問的效率,并且可以提高其在數學問題解決中的正確率,最終能夠使學生樹立更加積極的學習信心,從而更好地在數學科目中進行探索。
參考文獻:
[1]朱春霞.初中數學解題教學應重視對學生讀題能力的指導[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5):12-13.
[2]陳志海.初中數學應用題的審題技巧指導[J].文理導航(中旬),2020(14):22-24.D0F23CC6-C940-415F-BDD7-509E68B5E1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