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涵
摘要: 本文針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出現的種種困境,提出了具體的突破對策,為有效紓困提供了明確的方向。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困境;對策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承擔著培育小學生以道德發展為核心的基本文明素質的任務。縱觀如今的道法教學,許多教師因理念存在偏差,教學存在不少問題。筆者結合實踐,對教學面臨的困境與應采取的突破對策做如下闡述。
一、道德與法治教學面臨的現實困境
(一)缺失教學保障,課程形同虛設
道法課程經常出現“吃課”、上“白課”現象,教學得不到保障,原因無非如下:一是師資配置不合理,主課老師兼任,給“吃課”等不良現象提供了便利。二是受應試教育影響,道法課不作為考核學科,難免被忽視。三是缺乏教研團隊建設,無“群”發聲。道法課最終形同虛設。
(二)無視現實差異,一味照本宣科
不少教師往往無視學情差異,一味照搬教材,不作任何加工。不論教材上的事例是否為學生熟悉,能否引發共鳴,老師只管照本宣科。課堂也就變得千篇一律,失去鮮活色彩。這樣操作,違背了教學差異性原則,也抑制了教師的創造性。
(三)慣用說教模式,師方獨攬大權
傳統的說教式教學模式仍被不少教師沿用。課堂成了教師的“一言堂”,教師仍成為教學的主宰者。教師獨攬大權的做法剝奪了學生的話語權和體驗機會,讓本該通過主體間、主客體間相互作用的學習過程變成封閉的單向交流,不利于兒童道德生活的建構。
(四)脫離課外生活,目標紙上談兵
許多教師往往忽略了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生活性、活動性的特征,以為學生在課堂上理解、感悟到了,教學目標就有效達成了。鮮少有引領學生在課外生活中繼續學習、深入體驗,不斷建構的實踐意識。這樣勢必造成課堂習得和課外生活“兩張皮”,德育目標的落實便是“紙上談兵”。
二、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突破對策
針對以上種種困局,教師可以通過以下策略進行突圍。
(一)加強管理建設,實現名副其實
要想徹底扭轉不重視道法課的局面,需借力學校的制度來規范。學校要加強課程管理和重視教研組建設來努力提升學科地位。首先學校要盡可能配置專職教師,來實現師資的專業性。其次,推行課堂巡查和推門聽制,杜絕“吃課”和上“白課”亂象。再者,要組建教研團隊,增強教研組建設,營造科研氛圍,打造具特色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最終實現德育名副其實。
(二)重視情境加工,追求量身定制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教學時,教師要因地制宜,結合學生實際,對教材情境進行合理加工和轉化,探索適合本班教學的模式。
如教學《我家的好鄰居》,教材上安排了“小朋友發現偷吃鄰居王爺爺家稻谷的雞群”的情境,來引發學生思考討論:要怎樣處理才能使鄰里關系融洽?但基于農村生活的場景,在城鎮課堂運用并不合適。不妨改成:鄰居住戶的大狗在小區草坪上隨地大便的情境。這樣改編,量身定制,讓道法課堂更具親和力。
(三)探尋多元學法,打造生本課堂
《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因此,道法教學要重構新型的教與學的關系。教師要變道德說教者為成長引領者,教學要從價值說教轉向價值探究。努力探尋多元學習方式,打造生本課堂,為學生的道德成長奠基。
1.組織游戲,加深感悟
課中可通過組織游戲活動,寓教于樂,有效落實教學目標。如教學“同學相伴”一課時,安排一項“海島逃生”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思考如何做到同伴互助,努力脫險,體會到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2.觀看視頻,展開討論
課中適機引入視頻觀看,改變原本單調的說教局面,讓學習更有張力。如“主動拒絕煙酒和毒品”教學時,教師可通過播放青少年吸煙飲酒后誘發不良行為的案例以及毒品的科普視頻,并引導討論其危害性,起到深刻的教育作用。
3.模擬表演,改善認知
每個學生都是天生的表演家。在道法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角色扮演的重要性,充分發揮表演體驗教學的優點,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 教學《合理消費》時,可安排兩學生扮演“孩子”和“媽媽”的角色,演繹 “小學生要買品牌電子手表”的片斷。讓學生從攀比之心和實際需要等角度思考消費的合理性,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4.誠邀名家,現身傳教
名人往往具有榜樣的力量。道德與法治課堂可以充分利用本地、學校資源,邀請專家名人進課堂,言傳身教,讓教學事倍功半。
(四)理論聯系實踐,素養落地生根
道德與法治教育不僅僅是理論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將懂得道德的真實意義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只有學以致用,才能讓學生的道德素養逐步得以發展,并且落地生根。
如在《有多少浪費本可避免》學習后,教師可要求學生課后去調查校園學生用餐浪費情況。通過調查,學生認識到浪費的可恥,從而樹立了勤儉節約的意識,并努力踐行 “光盤行動”。通過課外實踐活動,最終實現兒童的知行合一。
總之,道法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結合課標、教材、學情,積極尋求突破現實困境的有效策略,促進課堂教學的變革與創新,讓學生的核心素養真正得以發展。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1.
[2]? 情境體驗式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應用——福建大田縣城關第三小學[J]. 劉惠珠.? 科學咨詢 教育科研. 2019(30)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