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桂霞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許多學校已經開始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了,特別是疫情期間,應用最為廣泛的就是微課教學,將微課引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還可以改變以往枯燥的教學氛圍,使整個數學課堂充滿樂趣,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著重要意義。對此本文重點介紹了微課與數學課堂的融合途徑。
關鍵詞:數學課堂;微課;融合途徑
應用微課其實是教學實踐的具體體現,在整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對教學方案和流程進行科學的設計,這也是微課為什么可以廣泛應用在教學中的一個主要原因,多數教師在使用微課時,會將微課特點與教學內容進行緊密的結合,微課具有簡潔化、生動化、注重化等許多優勢,因此將微課引入到數學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幫助學生愛上數學學習,在家也可以輕松地對應學習。
一、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微課教學的必要性
1.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通常情況下,微課的授課時間一般會維持在十分鐘左右,在這十分鐘的時間中教師會插入不同的照片、視頻、音頻等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些內容的存在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和記憶相關知識,讓學生在沒有教師的監督和指導下,也可以主動去學習相關數學知識,對提高其數學成績有著重要意義。
2.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將微課引入到數學教學中,不但可以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和理解,還可以促使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形成個性化的學習方法,微課教學方法與其他的教學方法相比,微課教學視頻存在時間短,并而且整個存儲和觀看過程不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只要學生想觀看就可以在有網絡的環境下隨意的觀看和欣賞,對提高學生復習效率和學習效果都有重要的意義[1]。
二、微課與小學數學教學融合途徑
1.合理利用微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隨著微課的不斷應用和推廣,數學教學模式也在發生不同程度的改變,在正式授課開始前多數學生會根據自身的情況自主觀看微視頻,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對即將要學習的內容進行提前了解和掌握,在課堂上只要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和教育,學生就可以完全掌握相關知識。采取這種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做到發現問題,并根據問題內容向教師進行詢問,然后利用自身知識解決相關問題,對提高學生實踐技能和水平有著重要意義。
例如,在學習《100以內加減法》時,教師可以制作一個“小狗偷骨頭”的動畫微課視頻:“主人在離開時將一個裝有6塊骨頭的盆子放在桌子上,小狗在閑轉時突然發現桌面上有一個盆子,并且里面出來一陣陣香氣,于是小狗就跳到桌面上看看里面到底裝了什么好吃的,這時如果小狗想偷吃這些骨頭最多可以偷吃多少塊?”這時有的學生會回答1塊,視頻畫面隨之一變:“盆里面的骨頭只剩下5塊;偷2塊剩4塊,直到偷完,當主人回家后,發現盆里面的骨頭一塊都沒有了,而這時的小狗正在甜食自己的爪子,當主人發現骨頭被小狗偷吃后,便用拖鞋打了一下小狗,把小狗嚇跑了,主人在地上發現還有4塊沒有被完全吃掉的骨頭,其中2塊已經完全吃沒了,主人把沒吃完的骨頭重新放到盆中,請問最后盆里還有幾塊骨頭?”通過這個動畫視頻的引入,可以自然而然的引出“100以內加減法”的教學內容,且將學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在動畫中,對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有著積極作用[2]。
2.靈活使用微課,增強學的深入理解
長度單位知識在數學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為教師必須要重視起來,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借助微課來強化學生對長度單位的理解和記憶。
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長度單位”的微課教學視頻,由于多數學生缺少生活經驗,所以很難對長度單位有一個準確的把握和理解,多數學生都無法準確的給出1厘米長度是多少,那么要想讓學生對相關長度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認識,只能通過觀察、比較、想象的方式使其感受長度單位。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回顧、比劃,想象1厘米、1分米、1米有多長,10米有多長,最后體會10個10米就是100米。學生在比較和觀察中會慢慢推到出1厘米和1米分別有多長,從而得出不同單位長度之間的換算方法和技巧,當學生初步掌握相關知識后,教師可以借助教室內的物品,讓學生想象和評估這個物品的長度大概是多少。采取這種微課教學方法不但可以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還可以教會學生如何利用所學知識。
3.恰當引入微課,營造良好氛圍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一部分知識過于復雜,所以學生理解起來非常困難,對此教師就可以借助微課開展教學,利用微課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將部分復雜的知識變的簡單化,可以有效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例如,在學習《圖形的運動》相關知識時,如果在授課中僅用簡單的語言講解,學生很難理解相關知識。對此,教師完全可以借助微課開展教學活動,通過視頻的動態性特點來向學生展示平移或者旋轉的過程,這樣既可以降低課堂教學難度,還可以強化學生對圖形變化的理解和記憶[3]。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教師要想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就要重視微課的應用,借助科學的力量來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和記憶相關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蘇來旺. 淺談微課與數學教學的融合途徑[J]. 教育信息化論壇,2021,(2020-5):12-13.
[2]任明霞, 董杰紅. 淺談微課與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融合[J]. 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 2020, No.145(05):16-16.
[3]何春梅. 淺談微課在初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應用[J]. 讀寫算, 2018, No.1108(33):41-41.F113ADAF-CFF6-4D10-A660-AD1C5065D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