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美先
摘要:角色游戲為每個幼兒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和計劃,可以培養幼兒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角色游戲在幼兒園實際教學活動中運用廣泛,因此,在本文中,主要以角色游戲指導的探討加以分析。
關鍵詞:角色游戲;游戲化;教師指導
一、角色游戲的定義
角色游戲是指幼兒根據自己興趣和愛好,通過模仿和想象,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環境內容和體驗的一種游戲。幼兒借助對已知或熟悉角色的理解,通過扮演的角色,用自己的眼神、表情、動作和語言等,創造性地再現周圍社會生活的游戲,又稱象征性游戲。幼兒能夠在游戲中體驗游戲的快樂,獲得表現自己的機會,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二、幼兒角色游戲的基本特點
(一)角色游戲具有獨立自主性
幼兒在參與不同種類的游戲活動中,角色游戲是最深受幼兒的熱愛,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喜歡扮演什么角色就什么角色,以幼兒為主體,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采用什么樣子的玩法,都由幼兒依照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進行。
(二)想象活動是角色游戲的支柱
幼兒在角色游戲中會把游戲的虛構性和現實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擁有自己的想象空間,充分發展了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在游戲中,幼兒會把一個物體代替多個物體的性質,通過想象代替角色。
(三)角色游戲具有社會性
幼兒社會生活的經驗直接影響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表現,幼兒的見識面越高對角色理解程度就越高,社會生活經驗就越豐富,在角色游戲中展現的內容和情節豐富程度就越高。
三、幼兒角色游戲的基本結構
幼兒的想象活動圍繞角色游戲活動的整個過程,且體現在角色游戲的各個構成要素中:
(一)角色的扮演即以人代人
角色是角色游戲的中心。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往往扮演著自己熟悉的角色,有可能會是人物形象,也會是對動物的想象和物品的假想。角色游戲的角色、內容和情節等都是幼兒對自己生活的再現和模擬,因此,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表現取決于社會經驗的程度。
(二)對物品的假想即以物代物
在角色游戲中,幼兒常常會以動作和語言來表現角色人物形象的特點,游戲中的場景、道具需要幼兒的想象力支撐。幼兒在角色游戲中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兒童在角色游戲中使用物品、玩具,往往會在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時間段中替代多種真實的物品。
(三)對游戲動作和情景的假想
游戲中的角色扮演是以行為、語言等來表現的。幼兒通過概況、壓縮的方式來呈現游戲場景的轉換,幼兒通過對情景的已知了解和自己的想象相結合,進行角色游戲合作表演。
四、教師指導對幼兒角色游戲的教育意義
(一)教師在角色游戲中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在角色游戲中,教師要不斷的豐富幼兒的游戲經驗,潛移默化影響幼兒豐富的游戲經驗。這時幼兒會通過語言、表情等去模仿自己熟悉的角色形象,比如:“警察”、“醫生”等,幼兒會模仿這些角色的認識與體驗,但缺乏社會經驗,需要老師適當引導。
(二)在角色游戲中教師適當進入角色
幼兒的依賴性比較強,在老師參與游戲時,幼兒會非常興奮,樂于與老師結為同伴進行游戲。在游戲過程中,教師應該要尊重幼兒的愿望和興趣,以幼兒為主體,用幼兒的眼光去看待問題。
五、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角色游戲分析
(一)小班
1.小班幼兒角色游戲的特點
小班幼兒社會交往能力有限,處于平行游戲的階段,即偏好獨自游戲,與其他同伴交往較少,主要是與玩具進行游戲。小班的幼兒對成人的依賴性比較強。角色游戲的主題單一,情節簡單,主要通過重復的動作對話、來推動游戲的發展,還沒有形成整體的角色意識,更多是模仿成人的動作和語言。
2.小班幼兒角色游戲的指導要點
首先,教師應該準備不同的游戲材料,避免幼兒因爭搶玩具而發生矛盾爭執,并且整齊有序分配好區域材料。其次,教師要指導幼兒怎樣使用這些游戲材料,調動幼兒對游戲開展的積極性,教師可以以游戲的角色身份進入游戲,幫助和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建立角色意識和熟悉游戲規則,培養幼兒的獨立性,發揮幼兒的主體性。
(二)中班
1.中班幼兒角色游戲的特點
中班幼兒需要生活經驗的不斷積累,角色意識不斷增強,能夠基本按照角色特點進行游戲,不同于小班幼兒的平行游戲,中班幼兒產生與其他同伴進行社會交往的需要,但交往技能較弱,常常與他人發生爭執。
2.中班幼兒角色游戲的指導要點
引導幼兒學會正確處理游戲中的矛盾是中班幼兒角色游戲的指導中心。教師可借助幼兒現有的知識經驗,幫助幼兒理解與人交往的規范,掌握基本的待人處事的方法。使他們更好地與同伴進行游戲、交往。
(三)大班
1.大班幼兒角色游戲的特點
大班幼兒的角色游戲經驗十分豐富了,而且對游戲比較積極和主動再現生活的情景。大班幼兒比較喜歡合作游戲,喜歡與同伴一起游戲,和同伴分享游戲中遇到的趣事。面對問題時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逐漸提高。
2.大班幼兒角色游戲的指導要點
教師對于大班幼兒的游戲指導更多是采用語言指導,進一步鞏固他們游戲的獨立性,可以通過游戲的分享會,提供給幼兒分享游戲經驗,討論問題、相互學習的交流平臺,鼓勵幼兒學習其他同伴的優點,表揚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斷提高幼兒體驗角色游戲中的能力,發揮幼兒獨立性開展游戲特點。
六、幼兒角色游戲開展的指導要點
(一)開展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的活動
幼兒的生活經驗大多數都是在家里和幼兒園生活和學習的。教師在一日生活中,拓寬幼兒的視野,豐富幼兒對周圍生活的知識,積累經驗。教師也可以引導和組織幼兒去觀察和了解社會環境,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
(二)創設適宜的游戲環境
教師要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更換或更新材料。準備適宜的場所、設備和玩具,為幼兒開展角色游戲創造了物質條件。游戲材料的獲得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由教師提供操作性強、逼真的游戲材料或道具,如扮演醫生時需要仿真的小嬰兒、白大褂、聽診器、注射器等;二是由幼兒與教師共同合作制造玩具,但是應該為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準備難易程度的玩具材料,以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三)科學合理地制定游戲規則
無規矩不成方圓。游戲離不開科學合理的游戲規則。幼兒喜歡玩角色游戲,是因為游戲的過程中可以扮演各種他們感興趣的角色和職業,但由于幼兒自身的特點以及人數的限制,游戲是不可能滿足每個幼兒的愿望,可能會出現爭搶角色的情況。所以,教師需要利用的合理的方法去教導幼兒面對這樣的情況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制定科學合理的游戲規則,幼兒要遵守游戲的規則。
(四)教師善于觀察,可直接參加游戲
教師通過細心全面的觀察,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和經驗的發展。教師也可以直接參與幼兒的角色游戲中,扮演其中的角色對幼兒進行指導。
教師通過細致、全面的觀察,不僅可以為后續游戲的發展做好經驗的準備,了解幼兒的興趣所在和經驗的發展,思考更新游戲材料的必要性,還可以針對游戲中出現的突發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教師擔任了角色形象,就可以用角色的身份去指導游戲。如語言指導主要是指教師通過語言與幼兒進行交談、對話、讓幼兒建立正確的意識,糾正錯誤觀念和行為;動作的指導,是教師利用眼神、動作和表情等多種身體語言對幼兒游戲行為做出的提示。在角色身份中,教師一般是以直接扮演具體的權威角色,來引導幼兒推動游戲的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鶴琴的兒童教育觀[J].學前教育研究
[2]么娜、胡彩云.幼兒游戲活動指導[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3]林菁.幼兒園創造性游戲指導和實施[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
[4]袁小麗.對幼兒園角色區域的觀察與思考[J].保育與教育,2013
[5]林玖彤.淺談幼兒角色游戲的指導[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6]劉焱.幼兒園游戲教學論[M].中國社會出版社,2000
[7]唐金華.淺談幼兒園角色游戲的指導策略[J] .學前教育,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