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玉嬌
德是一個人的靈魂,也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學校是學習、接受德育的主要渠道,在日常教學中滲透德育是必然的。小學生的思想活躍,可塑性強,在這一時期進行德育教育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何在小學低段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我采取以下方法:
一、 創設情境,以情傳情
在教學中,教師需入情入境的指導朗讀,抓住文章中的重點字詞句細細品讀,引導學生揣摩其中的思想感情。低年級的課文較為簡單,大多能夠直觀的讓學生感悟出其中的思想。
如部編部一年級上冊《升國旗》,在教授這一篇課文時,我利用天安門壯觀的升旗儀式導入,創設情境讓學生們感受到升旗的莊嚴,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你們在哪些地方見過升國旗?我便放出奧運升國旗的情景,讓學生談感受。在朗讀課文時,我通過范讀讓學生感悟,激發他們的愛國之情。
二、 利用榜樣,見賢思齊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句道出了榜樣的重要性。低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啟蒙時期,是思想道德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就需要給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師可以從教材中選擇人物讓學生學習,也可以在學生當中發掘榜樣人物。
如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課文《我為你驕傲》,講述的是“我”一不小心,砸破了老奶奶家的玻璃,當時我并沒有承認,后來內疚的心理和責任感伴隨了“我”一個星期。最后“我”用自己攢了三個星期的送報紙的錢賠給老奶奶并附上道歉信。顯然,這篇課文是要將“我”知錯就改的精神傳于學生。《端午粽》中通過展示大方、友善的外婆來引領學生在平時生活中應友善的對待他們,培養學生樂于助人的精神……
三、醍醐灌頂,學理于書
課外閱讀是德育實施的途徑之一。一本好書相當于一位好老師,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識字量、閱讀量,還能教學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對待他人。《爺爺一定有辦法》一書中文字簡潔而生動,讓孩子讀了還想讀。這本書也想孩子傳達了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類似的繪本還有許多,比如教會孩子們要善良、勇敢、富有同情心的《小豬唏哩呼嚕》。教會孩子們如何對待朋友、如何分享的《全都是我的》……
四、牢系家庭,雙管齊下
每個家庭的知識結構不同,價值觀不同,人生觀不同,每一個孩子也是不相同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和父母生活的時間最長,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極其大的。想要做好德育工作,必然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而不是將重視德育教育局限于口號。只有家庭和學校形成合力,共同給孩子灌輸正能量,才能做好德育工作,提高孩子的思想道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五、自身做起,言傳身教
古語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足以見得言傳身教的重要性。小學生最明顯的特點便是向師性,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德育教育,在課后言行一致,就會對學生的道德風貌的培養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
你在百忙之中還是抽空完成了答應學生的事情,長期以往這便養成了孩子們言行一致的良好品行;或許在不經意間你出現了缺點甚至是錯誤,這時你用“對不起,老師做錯了”代替呵斥他們住嘴,這便直接給孩子們樹立了知錯就改的榜樣……
總而言之,低年級的學生處于模仿階段,是思想道德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作為教師,應多關注他們的行為道德品質。教師要采用多種方法,將德育教育滲透于日常教學中,使學生健康成長,將學生真正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8D62BF0D-125F-4E00-A36A-278CA4B51C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