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雪蓮
摘要:小學生正處于飛速發展的階段,他們大多具備好奇好勝的性格,對未知知識與趣味性知識具有較強的探索欲望,對新鮮事物有著較強的學習主動性。此階段正是培養學生學科興趣的關鍵時期,教師要借助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課程參與,讓學生在學習初期便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為后續數學學習提供內在動力。游戲化教學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學中。基于此,本文針對游戲化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旨在為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法;小學數學;教學;應用策略
新課標指出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參與數學活動,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教學活動能夠促使教師與學生的有效統一。游戲是承載學生學習主體的載體,能夠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學習與掌握知識。馬丁·加德納曾說:“喚醒學生最好的辦法是向他們提供有吸引力的數學游戲。”對此教師要在不改變學科原有課程安排前提下,將生活游戲與教學活動有效聯系起來,通過游戲化教學改變傳統教學活動,促使游戲活動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數學游戲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適用于小學數學學科教學。
一、小學生數學學習特點
(一)對新知識的認知以直觀感知為主
對小學生而言,尤其是低年級學生,他們在認識新知識時主要以直觀感知為主,對相對抽象的圖像或文字理解起來較為困難。比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混淆圓和球的概念,對圓形狀的理解不夠透徹,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生活元素的引進,借助生活圖形幫助學生理解。這就表明小學生對圖形概念等知識點的理解直觀性較強。這就表明學生在學習帶有直觀屬性知識時,容易忽略其不明顯或不直觀的特征,比如學生在學習“角”的知識時,更多地關注與角相關的兩條邊,容易忽略角兩邊的開合程度,容易產生對角的大小的判斷根據邊的長度的錯誤。游戲化教學更具有綜合性,教師借助游戲手段讓學生實現在數學世界的深度探索,汲取新的學科知識,這樣不僅可以積累學生的數學學習經驗,同時還可以培養他們團隊協作、創新等優良品質,推動他們全面發展。
(二)對新知識的理解以生活經驗為主
低年級學生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主要依靠自身生活經驗進行獲得。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通俗的語言與學生的生活經驗來描述學生所學習的新知識與圖形視覺特征等,比如在三角形教學中,教師要將三角形的描述轉變為“三角”,將“正方形”的描述轉變為“方塊”等,這些是學生日常生活中較為熟悉的語言特征。學生自身也無法對數學相關數據進行準確描述,比如針對圓位置的描述,很多學生無法準確表達出“在圓上”“在圓內”或“在圓外”等概念,只能以“在圓的里面”“在圓的外面”等來代替。但數學本身具有嚴謹性,單純依靠生活經驗的描述是無法適應數學學習的,且隨著學生年級段的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與數學經驗要得以提升,進而導致數學知識學習與學生自身經驗之間矛盾問題的出現。游戲化教學注重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不同的數學文化,在學習中不斷領悟數學精神,為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三)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具備過程性特點
小學生的抽象概念與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具備過程性特點,此過程與學生的思維水平的發展階段相關,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嚴格遵循循序漸進原則。例如正處于學齡前階段的兒童對正方形有著初步的認識,但主要以直觀感知為主。進入到小學低年段學生可以對正方體進行簡單的分析與描述,學生可以了解到正方形有四條邊和四個角,與長方形的區別在于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等概念。進入到高年段學生就需要進行更加復雜的抽象分析,學習更深層次的數學知識,學習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以及相關性質,并能夠運用此類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游戲教學方式具有深入性特點,能夠以輕松簡單的游戲吸引學生參與,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不斷感知數學知識,實現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與思維能力的鍛煉。
二、教學形式多樣化
(一)導入游戲場景,緩解學習情緒
在小學階段,學生們缺乏較強的自控能力,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分散個人的學習注意力,甚至不能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要想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從課堂導入環節入手,分析如何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喚醒學生內在學習熱情。為此,在采用游戲化教學方法時,教師應將游戲情境作為課堂導入環節。在組織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學生認知、思維發展情況,根據其擁有的生活經驗、數學基礎,針對性地幫助其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在設計教育游戲和游戲場景時,教師要發揮引導者作用,精準定位教學目標,將大量與主題相關的游戲素材搜集起來,篩選與教學相關度高的游戲素材,確保游戲活動內容對學生的吸引力。通過導入操作性的游戲場景,教師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潛能,創設輕松、和諧、有趣的活動氛圍,緩解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緊張感。通過采用游戲情境的方式開展課前導入活動,教師可調整教學組織形式,使學生專注地了解游戲規則,在游戲素材中尋找數學知識的影子。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設置射擊競技場的游戲,組織大家參與課前計算訓練游戲。在課前,教師制作了加減法、乘除法等知識的卡片,組織學生們建立射擊競技小組,各個小組以舉手為搶答信號,成功答對問題意味著射擊成功,失敗則“空靶”。在游戲活動后,教師可根據各個射擊小組的表現,開展評獎活動,給予命中率、搶答速度快的小組獎勵。通過創設趣味化的故事、游戲場景,教師可引導學生們提取關鍵數學信息,尋找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領悟數學運的價值和意義,使更多學生感受到解決數學運算問題的樂趣。
再如,在講解《平均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組織大家進行拍球競賽活動,記錄各個小組成員在10秒內的拍球數量,拍球總數量最多的隊伍獲得勝利。接下來,教師可讓各個小組統計組內成員的數據,讓學生們根據平均數排列各個小組的拍球排名。在簡單的游戲場景中,學生們可自主地認識平均數的概念,認識平均數的意義。4158C180-7110-4BE3-9378-B47CD5409176
(二)設置主題游戲,增強學習趣味
在以往的教學活動和環境下,學生們多按照教師的指示去學習新知識,或開展專門的練習活動。由于長期處在固定的教學場景下,學生們往往很難集中注意力,在學習新知識中遇到困難和挑戰。實際上,數學本身也能看作一種游戲形式,教師可根據教材中知識特點,將其轉化為游戲活動,開展主題或專題游戲。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可圍繞本節課教學內容,設計貫穿整個課堂的游戲活動,將知識學習設定為游戲活動環節,為每個教學環節命名游戲名稱,讓學生尋找感興趣的元素去接觸,在生動的情境中參與課堂學習活動。在整個游戲主題活動中,學生們會時刻關注和推動游戲進度,不斷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或重難點。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學生多接觸概念性、基礎性知識,但由于學生年齡、思維特點,很難憑借個人力量全面掌握,而主題游戲的出現,將為學生理解重難點知識提供條件。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圍繞教學目標,靈活調整游戲活動難度、游戲規則,若設置難度過大、規則復雜的游戲活動,容易影響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反而無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在講解《有趣的圖形》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引入七巧板游戲材料,先讓學生們猜測這一玩具為什么叫作七巧板,詢問大家是否擁有類似的游戲經歷。在學生們交流和分享的過程中,教師可了解學生們的學習狀態,在所有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后,教師可開展分類游戲活動,組織大家將學過和不曾接觸過的圖形劃分出來,讓學生們總結一套七巧板中圖形分布規則、圖形大小等。然后,教師可開展趣味比拼游戲活動,組織學生們運用板材進行拼湊,學生和學生之間也可共享板材,拼湊小鴨子、小貓、臺燈等,也可運用圖形拼湊各種成語故事,激發學生動腦思考、動手操作的熱情。通過開展專題或主題游戲活動,教師可將不同學科融合起來,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同時,開展思想教育,引導學生多去幫助其他同學,多去動腦思考,而不是“守株待兔”。這樣一來,學生們在良好的環境下相互交流、共同合作,不斷設計各種圖案,開發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鞏固了圖形基礎知識。
(三)開展游戲練習,鞏固基礎知識
在開展游戲活動,介紹各種新知識、新技能的同時,教師應重視游戲化練習,引導學生帶著游戲興趣去參與游戲活動,進一步地鞏固和理解知識。在以往的教學鞏固環節,教師多直接布置訓練類任務或鞏固類任務,讓學生以單獨或集中展示的方式,分享鞏固成果,難以保證課堂鞏固效果。為讓學生踴躍參與數學練習和鞏固活動。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堂結尾時間,設計數學通關游戲、挑戰競賽游戲,讓學生們在學的基礎上,去訓練和比拼,使他們重新回到高漲的學習狀態。例如,在講解乘法口訣、表內乘法這部分內容時,學生需要熟悉并掌握乘法表的內容。若缺乏一定的記憶技巧和方法,學生很難熟練記憶。對此,教師可設計“乘法接龍”游戲活動,讓學生按照座次順序或姓名順序逐個背誦下一句,在出現錯誤時,其他同學可進行搶答和糾正,增強學生們的學習參與感和獲得感。此外,教師也可讓學生去課外組織小范圍的接龍活動,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鍛煉其數學學習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師可借助游戲化方法開展教學,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具體應用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全面分析,以確保游戲活動的合理性與可行性,同時要實現在導入環節、新知授課環節、鞏固環節等過程的應用,不斷豐富與完善游戲教學形式與內容,幫助學生更好適應游戲活動與數學環節,讓學生始終保持對數學學科的新鮮感要積極性,進而促使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效提升,為后續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林茂.巧用游戲化課程,奏響數學旋律——小學數學課堂游戲化課程的實施[J].數學大世界(上旬),2021(10):87-88.
[2]沈天妹.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解析[J].課堂內外(高中版),2021(35):63-64.
[3]時睿源,陶譯葶.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1(77):58-60.
[4]宋雨倩.談基于家庭教育的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的延伸[J].家庭生活指南,2021,37(09):31-32.4158C180-7110-4BE3-9378-B47CD540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