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衛平
摘 要 隨著時代的變遷,產權制度也在不斷改革完善。林業產權登記至關重要,但受到各種主觀與客觀現實因素的影響,林權登記出現了許多歷史遺留問題,給當前的林權登記管理工作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結合林權登記的具體性質及特點,分析林權登記過程中存在的歷史遺留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明確林地范圍,解決林權地類重疊問題;時刻明確林地歸屬權的界限;全面完善各種林地的林權登記信息;統一林權登記樣式和標準;提升林權登記流程的嚴謹性及用信息化技術表現林權登記的動態變化等解決辦法。
關鍵詞 林權;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
中圖分類號:F326.27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0.023
林權登記一直是林業服務改革的重要環節之一。針對林權登記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能夠實現尊重歷史、優化流程、信息共享的目的,穩妥地解決遺留問題,持續規范林權登記的發展進程。
1 不動產登記的性質
林權登記是為了明確林權的歸屬,并保護好所有人的合法權利。從理論上分析,林權屬于不動產權的一種,因此林權登記也屬于不動產權登記的法律行為。通常來說,國家行政機關對于不動產物權的變動登記屬于行政確認行為。雖然森林資源制度從公法和私法的兩個角度來看存在明顯分歧,但兩者不是對立的,而更加表明了林權登記是一種介于公法和私法領域的雙重性行為。從私法角度來看,林權登記行為是通過權利公示的狀態衡量當時雙方交易之間的安全;從公法角度出發,林權登記是在掌握了相應的資源信息之后,適時地進行適度監督的行為。
2 林權登記歷史遺留問題
2.1 林權地類重疊問題
1)許多林地在被征用之后,林權證并沒有注銷,或者出現林權登記的部分與建設用地相沖突的現象。許多林業部門在處理林權登記轉接的過程中,并沒有及時核對相應的信息。2)林權證與土地證重疊。林業部門在對林權進行歸屬登記時,并沒有很好地參考農田的基本特征,許多山壟田及已種植農作物或植被覆蓋的農田都被納入發證的范圍中,就會與原本農田的所有者產生重疊造成重復登記,從而出現一定的權利糾紛問題。同時,在林權發證界限和土地的利用實際情況相關的歸屬和劃分方面,也沒有統一的規定,就會導致重疊問題的發生較為頻繁[1]。
2.2 林地歸屬權的界限模糊
在早期進行土地所有權界限劃定時,存在著一定的歷史遺留問題,而導致土地所有權的歸屬與林權登記的數據不匹配,甚至出現了權屬重疊的問題,同一片土地出現2個甚至多個所有者,造成了在各個地區之間林權界限模糊的情況。林權界限沒有統一的規定,原林權證沒有進行及時的登記和圖形化管理,尤其是在不同區域、跨區域之間,存在許多重復發放同片區域林權證的情況,特別是在各省份之間,相互管理的不同林業部門分別登記而出現的權屬重疊問題十分常見[2]。
2.3 林權登記信息不完善或不對稱
林權登記時,需要核查的信息非常復雜,信息量相當龐大。但早期數據整合不完善,林權登記因為缺失了許多重要的信息而導致后續無法對檔案進行關聯,如缺少了林權當地的紅線圖及完整的登記檔案登記說明、登記報告等。同時,并沒有針對林權的實際情況規劃出相應的圖形和當地屬性,這些檔案無法及時獲取,一旦失去了時效性,則會因為信息不完善而無法進行關聯。除了林權登記信息不完善之外,還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即在林權不動產登記過程中,登記的信息和林業管理的信息不一致[3]。
2.4 林權登記缺乏統一的登記樣式和標準
林權登記往往是采用林權登記簿或林權證作為權利表征的證明,但是具體林權登記簿或者林權證并沒有規范統一的樣式和標準,這也是林權登記歷史遺留的一大重點問題。2000年,原國家林業局頒布了《林木和林地權屬登記管理辦法》,但其并沒有對林權登記部和林權證等相關證明材料進行詳細說明,如林權登記簿或林權證的規范和標準、說明的相關事項、完成相應注冊登記及變更所需的證明材料等[4]。
2.5 林權登記流程不嚴謹
林權登記的過程包括注冊登記、變更、注銷等。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會出現部分不嚴謹的問題,容易觸犯相應的法律法規,或者沒有嚴格按照相關的管理辦法執行更合理的權責變更事項。比如,許多地區采用的是家庭承包轉移的登記方式,承包方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可以將部分或全部的土地承包、轉讓給其他的農戶。但是這種登記規定并沒有統一標準,界定該農戶是否具有穩定收入及界定權力的轉移需要嚴格按照流程來辦理,但是很多相關部門處理登記的流程都不夠嚴謹,而造成了許多登記錯誤的情況[5]。
2.6 無法準確表現林權登記的動態變化
林權的登記內容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事態的變化而發生相應改變。如果沒有全面追蹤林權的動態變化,及時更新林權登記的相關內容信息,則可能后續再發生變更時,容易因登記的時間差導致信息遺漏或重復登記,造成一定的權利糾紛。林地的權力動態變化還包括林地的具體使用權和林地的經營權,需要更加合理、規范地處理好產權、經營權、處置權等諸多
問題。
3 林權登記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辦法
3.1 明確林地范圍,解決林權地類重疊問題
相關部門應及時更新林地數據,保證數據變更時的銜接管理工作,及時更新信息,保證在林權證范圍內不存在正在使用的建設用地或農田,解決以往權地重疊給后續登記權利變更過程造成的負面問題。制定相關規則和進行林地權屬登記工作時,必須經過合理的考察,明確清楚各種林地情況的處置情況,規范所有林權登記的具體內容,形成更完全統一的管理體系和登記體系,在對林權進行變動、注銷、更正、抵押等時能夠有充足的依據。
3.2 時刻明確林地歸屬權的界限
當由于林地歸屬權的界限模糊而產生沖突時,要根據規范的界限統一解決問題。及時根據林權登記情況和實際的用地情況劃分界限,避免出現持證人與用地所有人之間的權利糾紛,針對性地解決界限糾紛問題。當由于法律條款變更信息滯后而出現的問題,處理過程往往復雜,因此相關規定的科學性十分重要,務必解決因界限模糊而產生的歷史遺留問題,減少林權登記過程的阻礙。7DAD8ED6-C391-411C-8E58-30F40FEDEF94
3.3 全面完善各種林地的林權登記信息
通常,林權的客體包括森林、林地、林木等,其中可屬于個人所有的主體是林地和林木。林權屬于復合性權利,既包括林木、林地等的使用權、收益權和處置權等,又涵蓋了相應的法律責任和義務。只有全面完善各種林地的林權登記信息,建立統一的林權登記體系,才能夠在實踐中利用更規范準確的方式解決具體問題。解決在林地征用和二次資源管理及采伐過程中出現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時,將原本的不動產登記信息與更新的數據信息及時進行同步管理,尤其是在使用林地時,需要將相應的對稱信息同步到系統中,完成共享平臺的信息匹配。
林權管理部門可以借助互聯網的信息技術,建立林權登記管理信息化系統。在建立該管理系統之前,應針對當地的發展背景及林權登記現狀進行充分調研,再根據實際的要求提出林權登記管理的總體業務需求,針對需求實現管理系統的功能設計和模塊設計。通常來說,該管理系統劃分為申請管理、林權證管理、查詢管理等功能模塊。管理系統不僅可以采用面向查詢對象的技術開發,支持多用戶多線程并發的操作,還可根據不同地區的用戶劃分每級用戶的身份信息。實現用戶信息管理、增添管理、申請表管理、林權證管理、統計查詢、導出管理等功能性需求。對于非功能性的需求,應滿足系統的可擴展性和可維護性。縮短登記管理系統的響應時間,提升林權登記管理系統的用戶訪問效率,確保林權登記管理系統的安全性與可靠性,需要定期進行后期維護,保證后臺和前端都能夠良好運行。針對不同的管理模塊下分的模塊,還有著許多管理的細節,如用戶基本管理中包括更換用戶、添加用戶和刪除用戶等相關操作。
3.4 統一林權登記樣式和標準
林權登記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使用權的糾紛,并起到物盡其用的作用,盡可能發揮林地的最大價值,所以在具體的林權登記中,必須明確清晰地確定林權登記的內容,制定統一的林權登記樣式和標準,保證林權的相關信息都能夠在注冊登記時被及時獲取,并且在后續的動態變化中能得到相應的調整和反饋,務必保證更公平合理地登記變更規范工作。利用明確的規范要求和權威的規章制度,約束各種林權登記的行為,擴寬林權的適用范圍,充分保障法律效力,更大化地推廣林權登記的相關規范。
3.5 提升林權登記流程的嚴謹性
3.5.1 在法律上健全林權登記的相關法律
目前森林相關法律《森林法》和《森林法實施條例》,但對于林權相關的具體法律條規仍不完善,因此不能只停留在各地登記工作的原定規則,需要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提升法律效力,保障林權登記的規范性,應從立法的角度提高林權登記的責任體系和管理體制,進一步提升林權登記的規范性。針對性地重新制定和林權登記相關的法律法規,不斷完善管理機制,提高林權所有者對于林權登記法律效力的認識。有關部門通過更加明確的明文法規來規范所有的當事人,要妥善進行林權登記的相關事宜。
3.5.2 優化林權登記程序
林權登記的整個流程比較復雜,其中包含許多細節,所以想要解決林權登記的歷史遺留問題,提升林權登記流程的嚴謹性,需要優化林權登記流程,根據林權登記的具體實施情況,盡可能精簡林權登記的程序。對于首次進行林權登記的所有者,可以根據其所在地級市登記的林權證進行核實。除此之外,因買賣、互換、分割、合并等不同的登記程序,都需要采用相應的流程,應盡可能精簡登記的程序以保證處理和轉移不動產權時不出現人為錯誤。在林權登記時,不能影響他人的權利,不能占用其他領地的范圍,應與相關聯系人及時溝通,避免出現沖突。
3.6 用信息化技術表現林權登記的動態變化
采用線上系統的方式結合“互聯網+”技術,將林權登記的服務平臺建成信息化、一體化、現代化的信息共享平臺,能夠保證林權登記在跨區域辦理時不會出現信息的滯后,同時可以保證及時更新林權的動態變化。系統中需要包括林權登記的申請、辦理、初審、復審、最終同意及到最終發證的全過程,并且要形成統一的規范標準,納入統一的數據庫中,這個數據庫必須更加科學、規范,能夠包括所有的林權登記細節,這樣才能夠保證統一化的管理,確保不會因為部分操作平臺的失誤而導致信息的錯誤。實現林權信息的資源共享,提升林權登記的規范效應。健全林權登記的規章制度,包括合作體系和檔案管理體系。建立檔案資料查詢的機制,能夠幫助不同的地區、部門探索規范的整合體系,提升林權登記的法律效應,推動其林權登記有秩序地開展。各部門也能夠及時進行溝通,強化溝通合作的體系。
4 結語
分析林權登記的具體性質和特點,可知林權登記具備較復雜的法律層面的含義,其對于林權林業的管理至關重要,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林權登記存在著諸多歷史遺留問題,如林權地類重疊問題、林地歸屬權界限模糊、存儲的林地信息不完善不對稱、缺乏統一的登記樣式和標準、林權登記責任體系和管理體制不健全、林權登記流程不嚴謹、林權登記的方式不能全面反映林權的動態變化等問題。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規范林權登記的內容和相關規則、提高林權登記的法律效力、完善林權登記共享信息服務平臺,健全林權登記規章制度,優化林權登記的流程;精簡林權登記的程序,加強對林權登記專業人才的培養工作;制定相應的考核機制,建立登記機構及登記人員的責任追究與賠償機制。
參考文獻:
[1] 于忠成.漠河市自然資源空間配置林地林權變化淺析[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21,44(5):78-80.
[2] 杜菲.推進陜西省林權交易整合入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方案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1,32(17):
20-22.
[3] 郭文軍.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與林權登記銜接的思考:以安陽縣為例[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2(1):
72-74.
[4] 徐靜文,王建華,張紅霄.農戶林權強度對林權抵押貸款可得性的影響研究[J/OL].林業經濟:1-13[2022-03-15].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APJ&dbname=CAPJLAST&filename=LYJJ20220121001&uniplatform=NZKPT&v=tkGv9PZg0xjKBq0ZO9tO5abtXWf_wmtY25krr6EOPbsyVcwes3PrA6Rw2vS9QeLk.
[5] 韓永林.林權流轉中林農權益保障研究[D].貴陽:貴州財經大學,2021.
(責任編輯:張春雨)7DAD8ED6-C391-411C-8E58-30F40FEDEF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