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嬌
摘 要:學風建設是民辦高校發展的核心要點,和學生品質和價值觀的培養有直接關系。尤其是如今的社會,高等教育正逐漸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變化,這對學風建設明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對民辦高校機械類學生學情學風現狀進行分析,并針對人才培養進行思考,指出處理對策。
關鍵詞:民辦高校;機械類學生;學情學風;人才培養
學情學風為高校的精神風貌、學生的個人目標、學習態度、學習培訓組織紀律性和學習效率的整體體現,反映了一所高校的辦學水平與能力。作為一種精神財富,每一個大學生都備受學風和校風的影響。探尋班集體優質學風建設,激起學生學習熱情,塑造學生優良品性,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與分析的主要問題。當前就民辦高校來講,招生質量與本身辦學特點都影響著辦學水準。所以,高度重視學風建設刻不容緩,也必須尋找最優突破點,推動學風建設,夯實人才培養計劃,使本學校持續發展。
一、民辦高校機械類學生學情學風現狀
據觀查,民辦高校學生的一些欠佳民辦高校機械類學生學情學風現狀主要涉及下面三個層面:
(1)考試時背誦答案。在考試過程中,沒有考慮題型的含意,把自己背的回答寫了出來。這種測算問題極為顯著,考試題中的數據發生變化,然而數值還是之前的練習題的答案,導致一些測算問題。有一些同學們略微改一下數據就不會解答了。
(2)上課玩手機,不做筆記,學習自控能力和注意力差。有的學生沒有帶教材,有的學生帶了,可是沒有做筆記。盡管這種學生在班級占的比例不大,但現階段呈增長趨勢,非常值得學校和老師注意。
二、對這些不良學情學風的分析與思考
(一)學生自我效能感不足導致學習行為偏差
自我效能感就是指個人在開展某種活動以前,對自身是否可以高效地作出某種行為的判斷,在一個人相信自身有能力進行一項活動時,則會出現很高的自我效能感,同時會具體實施此項主題活動。
第一,民辦高校機械類招收的學生主要是三本批次或高職生,高考分數不高。可以說,這種民辦高校并沒非理想化高校。另一方面,這些學生并非學業成功人士,反而是高中時不太認真學習的學生,以前的不好的學習經歷減少了他們在高校的自我效能感。
第二,民辦高校辦學經費相對較少,學生學費為保持學校正常運作的基礎與關鍵,所以基本上不能真正開除不遵守校規的學生。除此之外,在現階段“一切向錢看”的市場經濟體制觀念的直接影響下,學生和父母變成了短期實用主義者。而社會道德和心靈指標值的貫徹落實卻無法量化分析,主要表現為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智輕靈”。那樣,還沒培養優良學習態度的學生,認識到短期內可以達到效果的方式,之后會慢慢消沉,在這方面產生一定的自我效能感,固話自身的各種不良行為,形成習慣。
(二)自我價值感的缺乏使得教學效果提高的難度增強
美國教育心理學專家卡文頓強調,自我接納需求是人們最高需求。個體僅有感覺自身存在價值,才可以接納自己。自我價值是個體追求完美取得成功的內部驅動力。取得成功會令人滿足自尊心,提高自我價值。取得成功的工作經驗僅有在戰勝困難以后能夠得到,而戰勝困難的前提是能力。所以,“能力”、“成功”與“自我價值感”間存在因果關系。也就是說,能力高的個體非常容易取得成功,成功的經驗會讓個體感受到自我價值。但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條件中,學生從考試分數中得到的成功與失敗經驗一直成功人士少,失敗的人多,這促使一些學生欠缺自我價值感,造成不好的學習行為。
總而言之,民辦高校機械類學生學情學風建設是改革創新與發展不變的主題,也是文化基本建設的主要內容。民辦高校的學情學風建設現狀應引起人們的思索。
三、建設優良學風對策建議
從分析結果看來,現階段民辦高校機械類學生學情學風建設狀況令人堪憂。要建立優良的學情學風,首先要從教育入手:
第一,專業教育。要因人施教,分層級,階段性施教,激發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依據不一樣技術專業、不一樣班級學生的特性,采用不一樣的教育模式和內容。要融合職業發展規劃,讓學生在不一樣的階段有不一樣的短期總體目標。? ? ? 第二,紀律教育。要健全規章制度,嚴格要求組織紀律性,讓學生一入校就學好《學生指南》、《學士學位授予辦法》、《專業培養計劃》等管理制度,從源頭上讓學生了解哪些該做,哪些不應該做。與此同時,對違規違紀的學生要按照規定進行懲罰,保證堅決執行。
針對剛進到學校的新生:一是要加強班級基本建設和班風管理方案,讓班級學生一同創建班級理念、班級管理方案,通過提高班級團隊的凝聚力來管束學生的行為,構建融洽的班級氣氛。二是要塑造優良的學習氣氛,激發團區委、學生會等學生黨員干部的主動性,充分發揮聰明智慧,讓他們參加校風、班風、寢室文明建設措施的制訂、管理。
大二學生處在學習重要時期,該階段決定了學生努力的方向。學生能不能成功學有所成,是不是想要繼續深造,都和他們這一年的努力密切相關。這一階段可以從下述一些層面進行搭建:一是要常常與專業課程溝通交流,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處理問題,并催促學生準時復課,時時刻刻關注重新的學習情況,掌握他們是不是有學習障礙。二是調研學生專升本意愿,開設輔導室。
針對大三和大四畢業班的學生來說,在將要踏入社會的情況下,非常容易發生自我定位禁止、應對機遇和挑戰自信心不夠、就業問題大等問題。因而,校風建設至關重要。提出以下建議:一是輔導員搞好學業預警工作,催促掛科的學生努力學習。二是輔導員在指導學生論文寫作的歷程中,要對學生開展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的文化教育。一旦發覺學生有任何問題或不好的觀念,要及早改正,避免出現作假行為。
總結
文中分析了民辦高校機械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一些各種干預學情學風的不良行為,并利用自我效能感基礎理論和個人價值基礎理論對其進行了剖析,從而令人們針對該問題有深層次的思索,提出相應對策。
參考文獻
[1]陶愛恩, 李本富, 陳秋霞,等. 民辦高校醫學類本科生學情學風調查及其人才培養的思考[J]. 文山學院學報, 2021, 34(4):5.
[2]張曼, 趙君, 潘明蕓. 大學生學風建設的現狀與思考——基于某民辦高校調查問卷的分析[J]. 上海建橋學院學報, 2020(1):3.
[3]張理斌. 民辦院校藝術類專業學風建設探析——以西京學院博雅書院為例[J]. 小學生作文輔導:看圖作文版,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