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琳琳
摘 要:做題不細心導致數學題做錯的現象在考試中經常可以見到,很多題目明明很簡單,但是如果題目語句較多,或者題目變換了說法,便會成倍增加題目的難度。現代社會很多考生在考試結束后,總會有這樣的抱怨:“我沒認真看題”、“題目太難了,都沒讀懂”、“做題時太馬虎了”等,造成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追根到底就是學生數學與文化閱讀能力的不足。新課改以來,小學數學授課中增加了閱讀授課這件事,受到學生和家長的高度關注。閱讀授課的增加,為學生數學的學習打開了新的大門,這種全新的數學授課方式,幫助學生快速掌握解題方法和技巧,從而提高學生數學成績。
關鍵詞:小學數學;閱讀教學;重要性
數學是一項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同時也是由文字、符號、圖表、計算公式、圖形等元素組成的一門特殊性語言科目。數學作為一種語言,學習時便離不開閱讀教學。現代及未來社會要求人們具有的閱讀能力已不再局限于語文科目的閱讀能力,還在將其善用至其他方面。調查顯示,學生在做數學題目時,失分原因僅有小部分源于題目困難,多數因為審題不清,對題目沒有仔細閱讀,由此可見,閱讀對數學教學的重要性。本文章主要分析小學數學語文化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一、閱讀授課幫助學生理解題目
數學語文化閱讀是指學生根據閱讀題目,將具有邏輯性的數學文字轉換為容易理解的語文文字,通過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和做題經驗,快速提煉題目內容、獲取信息。數學課堂添加閱讀教學這種方法能幫助學生主動收集信息,拓展數學思維,學習數學語言的重要方法。新課改的要求,學生對于數學科目的學習不但要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還要積累良好的數學語文化閱讀技巧與能力。比如,數學題目中出現的各種倍數關系、位置關系、概率統計等。所以,小學時期便將數學語文化閱讀授課加入學習任務是個很正確的舉措。那么,語文課堂閱讀理解有大量的古詩詞、課文作為閱讀材料,而小學數學語文化閱讀授課的閱讀材料是什么呢?就是學生的數學課本。書本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根據,伴隨學生整個學期,學生可對書中每個問題重復閱讀,直到理解題目含義。數學的學習需要同學之間的交流與探討,而他們的交流內容就是自身對數學題目的理解和解答方法的表述。數學知識本就枯燥乏味,學生在學習數學時不能將題目和數學概念填鴨式地記錄在大腦中,而是應該利用語文文字能夠有清晰的表述。如同教師備課講課一般,即便他人已經做了解答,學生自身也應該可以精確地說出自己對題目看法。這種可以用自己語言表達題目的閱讀能力,對學生后期學習數學有很大的作用。
二、設計教學授課情境,激發數學語文化閱讀興趣
閱讀是人們獲得資料的重要方法。相對于數學較強的邏輯性、理論性和抽象性,語文閱讀更能幫助學生理解。若是缺少較好的數學語文化閱讀技巧作為支持,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難度將會有很大的增高。所以,在小學數學授課中增加閱讀教學不僅僅是大勢所趨,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需要。小學數學的學習氛圍較為枯燥,授課內容很難吸引學生注意力。老師在日常授課中,增加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培養優秀的數學與文化閱讀規范。此外,老師在授課時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與文化閱讀的積極性為目的,設計數學授課情景,讓學生閱讀思考題目,快速理解題目的含義,利用數學思維邏輯,解出答案。比如,在講授圖形的運動時,圖形之間的各種位置、形狀關系的學習為學生帶來很大困難,還有一些題目給出原始圖形,通過題目內容,要求畫出其他圖形。碰到這種問題,老師可事先要求學生準備一張原始圖形的圖片,每讀一句題目,便引導學生做出相應的圖形變換。其次,在講解“雞兔同籠”一題時,老師可幫助學生角色扮演,讓學生對題目有更深的了解。這種授課方法不僅能提升學生對題目的理解能力,還能調動學生學長的積極性,烘托課堂氛圍,提高學生數學語文化閱讀能力水平,同時為學生后續數學科目的學長打下基底。
三、增加課堂互動,體會數學與文化閱讀
小學數學講課過程中,若想孩子能快樂地學習數學,體會數學與文化閱讀的魅力,老師應該適當的增加與學生的課堂互動,將晦澀難懂的數學題目轉換為孩子容易理解的語文,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題目,還能及時接受學生的學習情況,增強孩子對數學與文化閱讀的經驗和自信心,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公。此外,老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對課堂出現的數學題目和數學知識自我閱讀,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對數學內容進行分析,之后由老師組織討論閱讀成果,驗證自我閱讀理解的準確性。數學與文化閱讀和課堂互動的有效結合,培養了學生學習上的主動性,對加快學生解題速度和提高正確率具有非常大的幫助,為其日后的數學學習提供支持。比如,小學數學中,學習方向時,老師上課后先給出學生自由閱讀的時間,然后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孩子們,大家知道怎么正確指出南、北、東、西四個方向嗎?還有哪些文字可以用來指代方向呢?”,學生可以自由給出答案,然后由老師給出一個其他答案,“孩子們,你們回答得都非常正確。那太陽公公升起的地方,我們可以叫做東方,落下的方向就是西方,中午時候,太陽公公位于南方,對不對?”,學生一致回答正確。這種有效而適當的課堂互動不但能幫助學生復習學習的內容,還能及時改正學生數學與文化閱讀的問題。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授課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幫助他們更好理解數學概念和題目;其次,還能提升學生閱讀興趣,拓展孩子的知識面和視野,幫助學生快速理清題目,抓住題目核心,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曹儒平. 數學與文化閱讀的“三度”提升數學課堂實效研究[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3):224-225.
[2]謝志強. 基于核心素養的農村小學數學課堂培養學生數學與文化閱讀能力的探究[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