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迪
摘 要:在語文學習中課外閱讀是很重要的部分,其屬于對課內閱讀內容的延伸,也是開闊學生視野、增加學生知識面的重要途徑。在新課程標準中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很高的要求,而單憑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閱讀是遠遠達不到相應的閱讀量要求的,所以在實踐中小學語文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開展大量的課外閱讀活動,同時教師要對學生課外閱讀活動進行有效指引,促使學生可以做到會閱讀、擅長閱讀。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2)21-0066-04
一、 引言
在新課程標準中,對小學階段語文閱讀量有明確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在平常關注語文課堂教學情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開展豐富的課外閱讀活動,借助課外閱讀來開闊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指引學生能在閱讀中養成健康的閱讀習慣,積累良好的人文素養。小學語文教師要注意改變以往的閱讀教育心理,從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引導學生掌握正確閱讀方法入手,對學生課外閱讀行為進行個性化的指引,促使學生能在閱讀中豐富自身閱歷,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二、 強化小學生課外閱讀指導的價值
在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是很關鍵的一個點,由于小學生本身的認知水平、閱讀能力、理解能力都相對比較弱,在文本閱讀中會出現各種問題,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做好課外閱讀指導工作十分重要。
(一)課外閱讀指導可以強化學生閱讀欲望
對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活動、學習行為與個體認知、人格、動力等都有極大關聯,學習欲望更是在學生學習行為、學習維持上起著核心作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并沒有太明顯的提升作用,同時會占據學生課后的娛樂時間,這也導致很多小學生都不愿意參加課外閱讀活動。而教師的良好指導可以讓學生樹立正確的課外閱讀思維,讓學生體會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能將課外閱讀轉變成學生個體成長需求,增強了學生的課外閱讀欲望,促進了學生課外閱讀行為的改善。
(二)課外閱讀指導能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閱讀文本
在課外閱讀階段,小學生對閱讀文本的選擇十分隨意,他們經常會出現漫無目的的閱讀,或者只閱讀一些比較有趣的漫畫書,這無疑會對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造成很大影響。同時在當前的市場上,有很多不利于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圖書,如果小學生選擇這些作品閱讀,必然會造成不利影響。通過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外閱讀指導,則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優秀讀物,教師可以按照相應的標準,為學生推薦具有代表性、時代性的優秀讀物,讓學生可以在閱讀中獲取相應的知識、道德品質。
(三)課外閱讀指導可以促進學生良好閱讀習慣養成
當前有很多小學生雖然會開展課外閱讀活動,但是他們并沒有在課外閱讀中養成好的習慣。課外閱讀本身就是在課余時間進行的,并沒有什么人對學生進行監督,學生經常會出現閱讀幾頁就放下的情況,并且學生在閱讀中并沒有完善的閱讀計劃,閱讀筆記也不全,更不愿意在閱讀中進行思考,使得學生的課外閱讀效率較低。通過教師課外閱讀指導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制定完善的閱讀計劃,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同時教師還會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做好閱讀筆記,這既可以讓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分析思考,又能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文學欣賞能力。
(四)課外閱讀指導有助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
在文本閱讀中涉及的閱讀方法有很多,如速讀、朗讀、默讀、泛讀等,每種閱讀方式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就目前而言,在小學生閱讀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草草瀏覽一遍就不再讀的情況,通過教師的閱讀指導可以讓學生結合閱讀文本的特點,選擇最佳的閱讀方法,便于學生高效率地閱讀。
三、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
(一)指導學生合理選擇閱讀材料
首先,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閱讀一些經典的文本內容。小學生正處于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階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一些與中華經典文化、世界經典文化相關的作品,刺激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健康思維品質的形成,以此推動學生的綜合發展。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選擇經典讀物時,要避免學生在閱讀經典作品時出現思想僵化的情況,教師要指引學生吸收經典作品的精華內容,并且要關注學生是非辨別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取精華去糟粕。同時,小學語文教師還要充分地相信學生,不能因為學生的年齡認為他們難以接受一些難度相對比較高的經典內容,教師也要適時地引導學生選擇他們可以理解的難度稍高的經典內容。
其次,教師可以指引學生選擇一些與他們生活相關的讀物。小學生的年齡相對比較小,生活閱歷不足,在處理一些生活中的問題時經常會感覺很困難,同時學生如果問題處理不當又會對其健康成長帶來影響。而近些年,市場上出現了很多關于兒童交際、實際問題處理等方面的讀物,如《快樂成長叢書》《小學生十萬個怎樣做》《小烏龜富蘭克林系列故事》等,對此小學語文教師就可以指引學生閱讀這些作品,嘗試根據作品中的方法來處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樣既可以引導學生完成課外閱讀訓練活動,又能進一步鼓勵學生將讀到的理論內容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促進了學生知識遷移。
最后,在實踐中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指引學生選擇一些有利于其人格塑造的文本進行閱讀。小學階段是一個人健康人格塑造的初始階段,對其今后的綜合成長都有很大幫助。而語文學科對學生人格塑造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充足的課外閱讀,可以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真善美,并且能對假、惡、丑進行辨別,對學生健康人格塑造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在實踐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推送一些自然、科學讀物,或者是優美的散文,引導學生可以在閱讀中感受自然的神奇,領悟自然之美,激活學生保護環境的心理。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與課文相關的讀物,如課文《草船借箭》《景陽岡》選自四大名著的《三國演義》《水滸傳》,教師就可以在學生完成教材知識學習后,引導學生在課后閱讀四大名著作品,這樣既可以深化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能讓學生在大量閱讀中引發思考。
(二)關注學生閱讀習慣培養
在課外閱讀指導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要指引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來制定明確的課外閱讀計劃。對課外閱讀計劃的制定可以從短期計劃和長期計劃兩個方面進行,教師與學生要共同協商,制定相應的周閱讀計劃、月閱讀計劃、學期閱讀計劃等,在實際閱讀中可以按照設定的閱讀計劃進行。同時教師也需要在每周專門抽出時間,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針對本周的課外閱讀情況進行互動交流,這樣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如教師在課堂上推薦給學生《木偶奇遇記》,讓學生在課后進行閱讀,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結合學生的情況,幫助學生制定閱讀計劃:第一周可以全部認識《木偶奇遇記》中的生字,能完整地將文本內容閱讀下來;第二周閱讀中能合上書,將故事完整地敘述下來;第三周則可以根據書中的故事內容,想象故事后面發展。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為學生設置這樣詳細的閱讀計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同時也能讓學生在閱讀中增加識字量,并且實現了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小學語文教師在指引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時,還應該引導學生養成做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讀書筆記可以實現學生讀寫結合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學生閱讀效果的鞏固,同時也可以錘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在閱讀中,將自己的思考寫出來,還可以實現對學生文本理解能力、鑒賞能力的培養,而且讀書筆記也能為學生后續寫作提供相應素材,可以說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指引學生做好讀書筆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平常,小學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完成讀書筆記,如摘錄自己喜歡的語言句子、批注內容,同時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制作個人閱讀小報,將自己閱讀的內容通過個性化、趣味化的小報呈現出來,教師可以將學生制作的小報整理出來,用于班級布置,增強學生的成就感,調動學生的課外閱讀積極性。如學生閱讀經典作品《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有很多經典的名言,如“生命是人最寶貴的東西,它只有一次”,教師指引學生將這些經典內容摘抄下來,深化學生對這些內容的理解。
對小學生來說,在課外閱讀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如閱讀中遇到自己不認識的字詞,有的句子不明白其含義等。當學生在課外閱讀環節遇到問題時,教師要注意不能直接告訴學生答案,這樣會減少學生的思考;教師需要指引學生結合上下文猜測生字詞的含義,或者是自己查找字典來解決問題。通過學生獨立處理問題,更容易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同時也能讓學生養成遇到問題獨立思考、獨立解決的習慣,對學生今后綜合發展十分有利。
(三)強化閱讀方法指引
小學生在課外閱讀期間,很有可能會出現選擇不同讀物的情況,如有的學生會看《十萬個為什么》,也有的學生會看《安徒生童話》,還有的學生則會看經典名著《西游記》。教師還應該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學生的閱讀方法進行指引,讓學生可以在閱讀中做到合理的跳讀、精讀,促進學生課外閱讀效率的提升。跳讀強調的是讓學生在閱讀中忽略一些不太重要的內容,選擇重點部分進行閱讀;而精讀則需要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細致感受,深入理解其內涵。在實踐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閱讀情況,對其采用的閱讀方法進行合理指導。如學生閱讀《西游記》時,教師可以指引學生通過精讀、跳讀相結合的方式完成閱讀。《西游記》中對比較雷同的降妖除魔內容,或者是打斗場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跳讀這部分內容;而其中涉及的細節內容,則需要進行精讀。如在描述火焰山部分,孫悟空向羅剎女借芭蕉扇滅火,作者通過三個章回描述出了一個龐大的場面,故事內容婉轉曲折,人物形象也十分突出。在學生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引學生深度思考問題:孫悟空借扇為什么會遭到拒絕?同時讓學生從整個火焰山磨難中師徒幾人的心理狀態進行分析,學生從整個背景下會總結出:唐僧是具有堅定的取經心理;豬八戒則是往沒有火的地方走,“散伙”心理嚴重;而沙僧則是具有很強的“進退兩難”心理,對取經不是很看好。教師指引學生在閱讀中做到精讀、跳讀良好結合,可以讓學生在保證閱讀效率的基礎上把握好閱讀重點,促進了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
閱讀本身就是一種個性化極強的行為,學生在開展課外閱讀時教師還要關注學生個體的閱讀感受。由于學生本身的生活環境、個體閱讀理解能力都存在比較大的差異,這也造成了學生在閱讀中會產生不同的體驗,學生的閱讀筆記、讀后感都具備極強的個體色彩。對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注意,只要學生的個體感受沒有太大偏差,就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體驗,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出學生的課外閱讀主動性。如學生在課外閱讀《泰戈爾詩選》時,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中引導其通過朗讀、反復讀的方式,讓學生可以對現代詩歌形象有更深的感受。同時學生在閱讀中對作品的情感有所差別,朗讀的語氣、語調也存在一定差異,教師也要尊重學生的朗讀差異,從學生的內心情況入手,鼓勵學生能實現個性化閱讀。對學生來說,他們的個性化閱讀活動就是對詩歌作品進行深入解讀的過程,教師要注意指引學生可以將自己的情感、思想融入作品中,促使學生能深層次地理解作品,增強學生的閱讀效果。
(四)組織多元化課外閱讀活動
小學語文教師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進行指引時,還要注意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欲望,增強學生對文本的閱讀感受,促進學生文學素養的提升。如在《西游記》課外閱讀中,教師就可以在課外指導中組織學生開展多樣化的專題閱讀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專題來加深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如專題一:分享取經故事,根據唐僧師徒四人經歷的八十一難,選擇其中一個你最喜歡的故事,與同學一起分享。要求學生在分享取經故事時需要做到不看書,自己事先準備好提綱,根據提綱將故事細節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專題二:寫作活動,針對唐僧師徒幾人,用300字說說自己最喜歡誰,并根據故事來分析人物的性格,說說相關人物身上值得你學習的品質。專題三:創新故事,結合《西游記》中幾個經典的故事內容,對故事開頭、過程、結尾等進行分析,自己大膽想象,創作一個與唐僧師徒取經相關的故事,要注意故事的細節,能表現出相關人物性格。在課外教學指引中,教師通過這樣的故事描寫,更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能讓學生深層次地融入閱讀中,這對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十分有利。
在實踐中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閱讀一些與國情、世界相關的課外讀物,如社會類專題圖書、相關文學作品等,讓學生能在閱讀中開拓自身的視野,滿足學生對世界的好奇心理。如《圖說天下》系列書,涉及很多我國、世界各個地方的內容,學生可以根據圖片感受世界各地的壯麗景觀,同時也能借助文字來認識色彩斑斕的世界。又如作品《小學生國情十知道》中,從人口、地域、民族、歷史等各個方面對我國國情進行了介紹,學生在閱讀中能通過生動淺顯的語言充分了解到我國的實際情況。在學生課外閱讀中,教師還可以指引學生閱讀一些與實際生活相關的內容,如健康知識、安全知識、生活竅門等,這樣更容易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如《安全知識普及讀本》《生活常識一本通》等,教師引導學生閱讀這些實用性的讀物,更容易讓學生體會美好生活,有助于增強語文學科與實際生活之間的關聯。
四、 結語
在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實踐中,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提高對課外閱讀教學的重視力度,并且要結合學生的現實情況,通過個性化、多樣化的方式對學生課外閱讀行為進行指引,促使學生能更加高效率地完成課外閱讀活動。同時教師也要注重對學生課外閱讀文本、閱讀方法等的指導,幫助學生能科學地選擇閱讀作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能在書海中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志新.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探討[J].讀與寫:中旬,2021(4):81.
[2]陳彩平.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有效策略研究[J].課堂內外(小學教研),2021(10):26.
[3]吳永華.關于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的研究[J].讀與寫:上旬,2021(3):102.
[4]游麗云.立足課內指導 優化課外閱讀:農村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課內指導策略的研究[J].華夏教師,2020(12):56.
[5]葉儉.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外閱讀的有效指導策略研究[J].讀寫算,2019(10):111-112.
[6]張香芝.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有效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1):26-27.
[7]葉慧慧.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探究[J].新作文:教研,2020(6):132-133.
[8]王井安.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探究[J].信息周刊,2019(31):94.
[9]簡邦敏.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有效策略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36):67.
[10]楊聰麗.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的有效策略的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19(6):46.
[11]吳發國.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9(27):135.
[12]王艷.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的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2(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