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霞
摘 要:本文主要以學案導學模式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分析為重點進行闡述,首先對學案導學模式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優勢和學案導學模式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原則進行分析,其次從預習模塊中引入導學案教學、探究模塊中引入導學案教學、課堂測試模塊中引入導學案教學和作業布置模塊中引入導學案教學幾個方面深入說明并探討,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學案導學;教學模式;高中英語;寫作教學;
導學案教學已經成為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一種高效教學方式,教師為學生設定科學、合理的學習目標,并根據學習內容和方法為學生設計與學生學習能力和知識掌握程度相符合的互動學習方案,將教和學進行完好銜接,實現學生能夠在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學習方式中提升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在英語知識和學習能力方面的共同發展。寫作是英語學科中的關鍵部分,通過學案導學教學方式,能夠促使學生能夠根據導學案內容從原本的“要我學習”轉變成“我會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在寫作課堂中的主動性,成為課堂中的真正主人。
一、學案導學模式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優勢
(一)學案導學法的概念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將學案作為教學載體,是一種全新的導學思想,致力于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的自學能力。現階段,學案導學教學方式在英語教學中正處于發展階段,針對學生寫作方面的有效教學方法還需要進一步探究。但在傳統寫作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是將寫作內容布置在課后,僅僅是將寫作題目進行布置要求學生在課下完成,這樣也是導致學生在寫作方面存在較多問題的一個主要原因,學生缺乏明確的寫作思路和正確寫作方法,進而增加學生在寫作中的難度。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主體,引導學生能夠參與到教師授課中,在導學案的引導下實現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1]。同時,通過課前預習和課堂談論等方式,在教師引導下促使學生能夠積極完成寫作任務,實現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二)學案導學模式教學效果
第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形成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通過導學案教學中的“先學后教”教學理念,將課堂學習中的主動全交給學生,促使學生能夠掌握自己的學習進度,并在學習中收獲英語寫作學習中的成就感和喜悅感,為學生樹立積極的學習信心,促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對英語寫作產生興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促使學生可以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為學生解決在課堂中“如何學”的問題[2]。導學案能夠為學生指導清晰的學習方向,并在其中確定主要學習任務,學生處于這種學習方式中能夠形成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課堂也不再是教師單一傳授知識的地方,而是成為學生怎樣對問題、困惑進行解決的一個場所,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發展獲取針對性問題答案,這樣的學習方式能夠促使學生發揮自身主動學習性,提升英語寫作學習效率。
第二,為英語寫作高效課堂提供條件。高質量的教學課堂是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實現學習中的三個目標:其一是提升教學效率,從原本的學生接受知識方式轉變到學生自主學習方式,更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其二是凸顯課堂的主要戰地。在新課標深化和發展中,更注重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展,促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體驗到英語中的獨特魅力,將原本的“苦學”變為“會學和樂學”,為學生帶來全新的英語學習體驗。其三是實現課堂中的教學相長。一方面促進教師專業知識和能力共同發展的基礎上,為教師帶來個人的教學幸福感,在導學案的引導下實現英語寫作高效課堂,通過小組學習方式作為重要途徑,將“三維目標”作為一個主要教學思想體系,真正實現英語寫作課堂的穩定發展[3]。
二、學案導學模式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原則
學案作為學案導學教學中的主要依托,也是開展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關鍵,在學案編寫和教學中要注重以下幾個原則:(1)寫作和其他技能進行結合。語言作為一個完整性體統,寫作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讀和寫之間存在一定的緊密關聯。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范文方式,能夠在豐富學生知識視野過程中積累寫作素材。說和寫結合,能夠將說這一部分作為寫作的預熱環節,將習作當作是說的延伸。同時,教師可以在導學案教學中為學生設置譯寫結合方式,學生能夠在一些翻譯練習中,不斷提升學生對英語知識的運用能力。因此,在英語寫作導學案設計中,盡可能將不同技能進行融合實現學生語言的全方面發展。(2)設置恰當的寫作任務[4]。教師在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過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兩個思想觀點:其一是任務能夠激發學生主動完成學習任務的欲望,其二是能夠對學生的語言能力進行拓展。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有一個全方面的了解,并結合學生的知識實際掌握情況,設置學生感興趣和熟悉的習作話題內容。(3)注重英語寫作前的準備。學生處于英語寫作階段,學生通過小組方式進行內容探討十分重要。針對話題探討過程,學生能夠在寫作前減輕寫作壓力,也能在學生所提供的寫作素材中為學生豐富寫作內容。導學案教學中有必要設計互動教學游戲,能夠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支持。(4)注重小組和個人寫作的良好結合。教師開展教學中要注意一點,不僅要為學生設計小組合作學習內容,通過小組學習學生能夠懂得團隊合作力量,提升學生的寫作動機。同時也要設計需要學生獨立完成的寫作任務,鍛煉學生自身對學習內容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合作和個人兩種學習方式中實現學生的全方方面發展。
三、學案導學模式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預習模塊中引入導學案教學
教學目標在學習中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是教師和學生通過對活動預想完成效果所達成的一個標準,也是學生在學習之后能夠掌握的知識和能力,教學目標能夠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教學目標為課堂教學指出明確教學方向,并為學生設定重點學習內容。其中也需要有情感目標的實現,并不是通過單一教學達成,而是通過學生在導學案的引導下自然而然在情感方法上達成共鳴[5]。在預習環節引入導學案教學,能夠作為寫作的導入部分,因為英語寫作是很多學生很頭疼的一個環節,主要還是因為學生不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體系,對詞匯、語法和句型等知識不過關,導致學生不能在寫作中清楚的整理出有效寫作內容,導學案運用到預習階段能對學生的記憶起到喚醒作用。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個知識內容診斷環節,將學生在寫作時經常出現的錯誤進行羅列,如審題不仔細、錯誤理解寫作要求和時態使用不當等問題,學生經常會因為過于注重漢語意思導致忽視句型的固定搭配。從這幾個方面引導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寫作思路,也可以在導學案中為學生設置一些不正確的句型和標點使用,讓學生通過問題糾正方式強化自身的英語寫作技能。另外,導學案也可以對學生在寫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自我體驗,能夠在簡單的寫作中尋找到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促使學生在寫作課堂中對重點內容進行關注和學習。
(二)探究模塊中引入導學案教學
探究是導學案教學中的關鍵環節,教師在探究環節涉及到的問題也是寫作教學的重點內容。在新課標深化中,注重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引導,避免學生通過死記硬背方式和機械方式開展學習,從被動的學習方式過渡到學生主動探究和樂于探究,并且愿意通過自己的實踐能力收集更多有關學習信息,在學生之間的共同探究中提升學生對問題的發現、分析和解決能力。這也是導學案教學中的關鍵,教師為設置的探究問題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夠為學生解決實際寫作問題提供支持[6]。針對如今學生較為薄弱的英語基礎而言,導學案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動手探究能力,可以為學生布置如下探究問題:一是在導學案中呈現學生在預習中見過的詞匯,鼓勵學生在探究學習中掌握正確的使用方式。二是導學案引導學生怎樣能夠遵循題目要求并對這篇寫作文章進行梳理。三是學生在通過探究學習之后,需要能夠對寫作中經常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教師需要在學生探究過程做好引導角色,同時為學生的分工探究學習做好任務布置。例如,在學習“求助信”學案導學過程中,根據給出的寫作要求,并在導學案中呈現一篇錯誤的寫作文章,要求學生能夠在文章中尋找到10處錯誤并進行正確修改,學生能夠在自由言論中發表自己真實的想法。之后要求學生能夠根據內容寫出求助信的文章結構和主要內容。并且在文章最后要求每個小組都要總結出在寫求助信中需要注意的關鍵地方。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尤其是學生“短文改錯”這一環節,都是學生在寫作中經常出現錯誤的地方,促使學生在錯誤檢查中加深正確運用知識的印象。并且學生在探究中對知識進行總結,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打好寫作基礎的方式,減少在寫作中出現錯誤情況,一方面降低英語寫作難度,另一方面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和信心。
(三)課堂測試模塊中引入導學案教學
課堂測試環節主要是針對課堂中的一些重點知識進行總結,并在課堂中進行相關內容的訓練。在這樣的課堂訓練模式中,能夠與教師所設定的教學目標之間緊密相關,學生能夠在有效時間內在導學案的引導下完成習題練習,教師需要在此期間進行巡視和答疑。在學生完成訓練任務之后以小組和教師講評的方式,將整個寫作過程和構思過程進行講解,并將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在第一時間糾正。同時,教師需要對學生完成的習題練習進行補充,促使學生將掌握的知識進行內化[7]。教師運用導學案帶領學生通過構思思維導圖的方式,引導學生能夠首先確定寫作主體,之后再進行下一步寫作計劃,并在導學案中為學生設定三個思考方向:其一是確定所寫文章的體裁,確定其中所寫的主要內容,再根據主要信息點進行內容擴充。如,在寫道歉信過程中,需要在其中將原因進行說明。其二,可以將合適的語句和單詞運用到寫作中。其三,通過怎樣的方式將這些單詞和句子以及內容進行銜接,做到知識的合理安排。例如,教師在導學案中為學生設置習題練習時,可以為學生明確寫作要求:“下周需要你擔任英語角主持人,你可以寫信向你的好朋友求助,并通過教師導學案中所設置的思維導圖進行內容整合。并重點凸顯在擔任英語角主持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都有哪些?”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學生能夠根據導學案中的引導自行完成對寫作內容的收集和整理,導學案和思維導圖的運用也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學生對寫作中知識點的豐富[8]。
(四)作業布置模塊中引入導學案教學
導學案的應用能夠進一步完善對學生的課前、課中和課后教學,促使教學更具備完整性特點,將導學案運用在學生課后作業布置和課堂小節中,能夠對學生所遺漏的知識進行彌補,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也能成為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知識體系的一個輔助教具[9]。教師通過這個模塊主要是為了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將學生的知識進行更好的消化和運用。同時,教師對課后的總結和反思環節也不能忽視,這一環節能夠成為對知識的不斷延伸,同時也是課后備課的一種方式。在為學生教學結束之后,可以對課前為學生所準備的目標、內容、方法和學生原本具備的知識水平等多個方面進行評價,能夠在課程的不斷反思中不斷對教學進行優化,也能從反思中做好對課堂教學效果的總結和評價,第一時間發現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通過補救的方式進行后續改進,是更加完善課堂的一項教學后重要活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運用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為學生提供更為全面的學習和探究平臺。教師在不斷優化教學過程中,能夠培養學生集體思維的發展,讓學生在收獲知識的同時改變學生的思維水平和學習探究模式,真正實現課堂教學中學和教的高度統一。
參考文獻
[1]譚水泉.“學案導學”在高中英語寫作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教師,2020,20(18):176-178+184.
[2]寇華楠. 學案導學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20.
[3]魏言如.創生視角下高中英語有效寫作教學策略的探索[J].學周刊,2019(10):139-140.
[4]閆彩麗. “學案導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
[5]侯玉蘭. 普通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導學案設計與實施的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
[6]楊帥.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渤海大學,2017.
[7]楊桂林.巧借“教學創生”,活化高中英語有效寫作教學[J].高考,2016(27):161.
[8]楊葉華.學案導學對中學生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性探究[J].英語廣場,2016(04):158-159.
[9]韓潔鳳.如何提高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之我見[J].考試周刊,2015(9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