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有


摘 要:隨著我國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人們逐漸意識到,傳統機械性學習的方式無法滿足新時代學生的發展需求,學生通過背誦的方式去記憶知識,無法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在瞬息萬變的新時代,學生只有具備了較強的綜合能力,才能更好面對未來社會的挑戰。我國教育需要進行轉型,對此我國新課改提出了立德樹人的教育任務,將核心素養落實到各個學科教學當中,要求教師深入思考教學應當怎樣培養學生,培養什么樣的學生。
關鍵詞:深度學習;小學數學;高年級;長方體;策略探究
引言
小學數學單元教學更具備整體性,能夠整體性、系統化地引導學生展開數學知識的學習,作為教師就要重視每一單元每一模塊數學知識教學。本篇文章著眼于深度學習下的數學單元教學,通過對長方體教學展開深入的探討分析,提出相關的教學策略,以供參考。
一、深度學習下小學數學高段單元教學策略探究
(一)將知識串聯與內容組塊有機聯系到一起
對于小學階段學生而言,學生主動構建知識是具有一定的難度的,尤其是在數學單元學習當中,許多知識之間的聯系并不僅僅存在于表面,而是隱性地潛在地有著本質上的聯系。因此在進行深度學習時,教師就要做好連線搭橋的工作,根據知識之間的本質聯系,從整體的角度出發,將前一課時作為后一課時教學的橋,使得單元之間知識環環相扣,如此使得單元教學層層遞進緊密聯系,達到深度學習的目的。
例如,帶領學生學習《長方體》這一單元相關知識內容時,在開展正式學習之前,教師可以通過以學的知識內容,引出本單元所學知識,首先教師可以先讓同學們回憶一下,都學習過哪些圖形,這個問題較為簡單,同學們很快就能回答上來,我們學過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正方形、長方形。通過這個問題教師就可以提出一個更具深度的問題:長方形與長方體之間是怎樣的聯系,二者又有什么樣的區別呢(如圖)?同學們思考過后表示,長方形是一個平面圖形,長方體是一個立體圖形。那么接下來教師可以再問同學們:長方形與長方體都是由線段組成的,除了是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關系,他們之間還有什么樣的特征呢?這個問題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師無需告知學生正確答案,讓同學們帶著問題去學習,同學們就會產生更為強烈的學習欲望。最終通過學習了解到,平面圖形不占有空間,而立體圖形會占有空間,這就是平面圖形為什么不涉及到體積計算的原因。
(二)洞悉學情找準學生學習所需
課堂教學是服務于學生的,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所需,構建最為適合學生學習的單元教學活動,找準學生學習基礎與認知特點。學生在正式的數學知識學習之前已經從其他渠道對所學知識有所接觸,那么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要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從學生的認知起點出發。
例如,在學習“長方體體積”相關知識時,學生在生活中就接觸過體積這個概念,有時在乘坐電梯時,搬運一些十分大的物品,家長就會說這個物品的體積太大,無法進入到電梯當中。從這里學生知道了體積,有了一定的認知后,我在教學時就要注意到這個問題。我就將學生的基本認知,作為教學的突破點,問一問同學們,你們真的了解什么是體積嗎?同學們紛紛搖搖頭,接下來就由教師來帶領大家共同探究長方體體積。通過這一個問題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被調動起來,接下來就可以開展后續的教學活動。長方體體積計算公式可以由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來完成,教師予以一定的引導,在學生深入探究前教師可以問一問同學們長方體的體積會和什么有關系呢?同學們想到我們學過長方體的長寬高,那么它的體積計算,會不會是從長寬高來入手呢?有了這樣的引導后,同學們才進行自主深入探究時就會更加的高效,很快就能找到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同學們學習過后意識到,原來這一部分知識與實際生活有著這樣密切的聯系,我們能夠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回到家庭當中,同學們也迫不及待地將這一問題告訴家長。
(三)增強學生知識實踐運用能力
小學數學同樣是與生活聯系很緊密的一門學科,它主要是為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而產生的一門學科,自然得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才能讓學生的學習有的放矢,培養學生從周圍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知識后續鞏固學習環節,教師就可以構建真實的生活場景,以此來不斷增強學生的知識實踐運用能力。教師可以先讓同學們收集生活中常見的長方體圖形,將其帶到課堂當中,在課堂中進行測量,并計算長方體的體積,除此之外教師在為學生布置數學作業時,也要盡可能選擇學生熟悉的場景,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提高解題興趣,隨后在循序漸進的不斷深入,為學生布置綜合性的問題,保證學生能夠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當中去。學生通過課堂當中的有效學習,牢固掌握了相關知識內容,在課下,同學們就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將這一部分知識內容進行匯總(如圖),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且學生也掌握了數學知識的探究方法。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當中,教師就要借助數學學科的特征,致力于學生思維的發展,開展數學單元教學,全方位增強學生綜合素養,基于學生知識的認知能力與認知結構開展深度學習。
參考文獻:
[1]于然,趙世恩. 深度學習的內涵與教學實踐——以小學數學為例[J].數學教育學報,2021,30(01):68-73.
[2]馬秀平. 小學數學開展深度學習的有效路徑探索[J].科技風,2019(3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