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瑋
摘? ?要:讓學生在實踐和探究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科學素養,利用實物激趣,培養科學素養;引導質疑啟思,促進科學素養;巧設問題探究,發展科學素養。
關鍵詞:小學科學;質疑思維;科學素養;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2)19/22-0055-02
科學素養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是指要讓學生具有良好的科學意識和思維,并能靈活的運用科學知識、方法去觀察、分析、探究和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還要改革課堂教學方式,遵循“以生為本”的理念,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讓學生在實踐和探究中不斷提升自身的科學素養,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利用實物激趣,培養科學素養
“興趣是學生學習一切的動力。”小學生年齡較小,又生性活潑好動,他們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但這種好奇心也僅僅體現在玩樂上,想要讓學生將好奇心轉化為學習的動力,還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因此,教師在進行科學教學時,應當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利用實物創設濃厚的科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科學觀察和探究,讓學生自主發現科學現象和規律,從而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啟發科學思維,最終使學生獲得科學素養的提升。
例如,在教學《磁鐵》這一單元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伊始,先向學生展示出兩塊大小不同的磁鐵以及一些大小和重量都不同的鐵質物品,比如,硬幣、鐵釘、鐵夾子……等,然后像變魔術一樣,利用磁鐵將各式各樣的鐵質物品全部吸起來,這時學生們就會感到非常驚奇,并對磁鐵這個物品充滿了興趣,不僅認真地觀察起來,還對磁鐵能吸起鐵質物品的現象感到非常疑惑“為什么磁鐵能將這些物品吸起來呢?磁鐵到底有什么奧秘呢?”甚至開始躍躍欲試想要自己動手操作一番。很多學生在上手操作之后,就逐漸發現了“磁鐵在吸起鐵質物品時,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力,而且這個磁力與磁鐵的大小有關”。這時,教師就可以進一步向學生詳細地講解本堂課的內容,從而加強學生對磁鐵知識的認識。教師通過利用實物的方式激發了學生的科學探究興趣,讓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進行自主觀察與探究,最終不僅認識了磁鐵,還發現了磁鐵的秘密,加深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也促進了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收獲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二、引導質疑啟思,促進科學素養
“思源于疑”,質疑是學生思維的主要來源。要想更好的促進科學教學,發展學生的科學思維,首先要做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質疑思維,鼓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大膽的質疑,并在猜想、分析和實驗中不斷的進行驗證,最終收獲正確的科學結論,突破學習上的瓶頸,實現學生科學學習能力與思維的提升,促進科學素養的全面發展。
例如,在教學《地球上有什么》這一單元中“地球的引力”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通過鼓勵學生質疑的方式來促進教學。師:“同學們,在生活中你們是否能夠感覺到地球的引力?”學生們紛紛搖頭表示不知道,這時,教師就可以拿出一個圓球和四個小人展示給學生,圓球代表著地球,四個小人代表著生活在各個角落的人類,隨后,教師再將這四個小人分別放在圓球上的四個面上,這時,其他幾個面上的小人紛紛掉落了下來,只有站在圓球正面上的小人沒有掉落,依舊穩穩的站立著,而現實中地球上的每個角落都有人類生活,這到底是為什么?學生們在教師操作的過程中,逐漸產生了質疑:“為什么圓球上其他面的人會掉落下來,而地球上處于不同位置的人,還能很好的站立著,不會掉下來或飛出去呢?”學生有了疑問,就有了思考和探究的動力,紛紛開始進行實驗探究,學習的主動性一下子就提升了不少,最終學生們在不斷的探究中逐漸了解到了“地球的引力”這一概念,逐漸加深了學生對相關科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樹立了良好的質疑精神,也更加全面地發展了學生的科學素養,收獲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巧設問題探究,發展科學素養
《科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探究精神和思維能力,讓學生能依據科學問題進行思考、分析、推理、實驗探究及歸納總結?!痹谛W科學課堂中,問題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師可以設計有秩序、有層次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與探究,不斷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邁向更加深度的學習中,最終實現學生科學素養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浮力”相關的內容時,教學目標是要讓學生認識到物體在水中沉浮的狀態。因此,教師在導入環節,可以先向學生講述《曹沖稱象》這則語文小故事,讓學生了解曹沖是利用了水的浮力來稱大象的重量的,并引出“浮力是什么”這一問題。隨后,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將泡沫塊放在水中,展示其在水中漂浮的狀態,并借此現象讓學生自主回答浮力的概念。待學生初步認識到浮力之后,教師還可以設計有序問題來引導學生對浮力的大小這一內容進行自主探究:1.如何來測量浮力的大小?2.浮力的計算公式是什么?3.物體在逐漸沉沒的這一過程中,其排水量是如何變化的?然后,再讓學生根據以上有序問題,自主設計實驗方案,準備實驗道具,比如,測力計、水槽、量筒等,并自主操作浮力的測量實驗,學生們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聯系教材內容,設計了有效的實驗方案,并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逐漸加深了對浮力知識的理解,也更好地發展了學生的科學思維,鍛煉了學生獨立思考與自主探究的能力,最終促進了學生科學素養的全面發展。
總之,對學生進行科學素養的培養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堅持不懈的努力。科學素養是學生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質之一,教師不僅要重視這一教學任務,還要依據學生的實際學情,營造濃厚的科學氛圍,探索更加多元化、創新化、高效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打下扎實的科學基礎,樹立良好的科學精神,并不斷的拓寬學生的科學眼界,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增強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最終全面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