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婧靈 龍婭
摘 要: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中等職業會計教師應始終把技術知識的培養與正確職業道德的建立相結合,將德育作為培養中職會計學生的一項標準,為此,我們有必要在會計課堂上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來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職業道德,養成具備職業信譽的態度。因此,本文分析了《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現狀,從而對《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改革策略供教學工作人員參考。
關鍵詞:課程思政;中職教育;會計專業
1《基礎會計》教學的意義
《基礎會計》是一門很重要的課程,同時我們當下的教育觀點中也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加強思想政治的培育,這也要求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要融入德育的觀念,將專業知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培養高技術、高素質的綜合型或復合型人才,這也勢必會成為未來社會培養人才的重要標準之一。作為一門注重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專業課程,在今后無論是對自身教學活動中的反思,還是對教學內容的改革,我們都要深刻意識到思想政治融合的重要性。我們也要認識到培養技能型人才再也不會是社會評判的唯一要求,優秀的品質實際上更能夠展現一個人的優勢。所以,當學生剛開始接觸到會計基礎課程時,作為教育者,我們首要的任務就是提高他們的認知,在此基礎上一方面培養他們對會計知識的掌握能力,另一方面在思想和價值觀上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讓他們將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融入自己的骨子里。
2當前中職會計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的不足
2.1思政與專業課程兩條線
中職學校在進行專業教育的同時,也認識到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逐步完善思政課程教育體系。但是思政要素與專業課程依然沒有達到高度融合,專業課程中沒有體現出對人才的道德情操要求和職業素養要求,這也是許多中職學校依然存在的問題。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程中并不能自覺聯系到思政要素,且學校也沒有將思政納入到教師考核體系和學生的綜合測評中,學生沒有從心底認可課程,思政教育自然無法得到應有的效果。
2.2評價體系不完善
目前絕大部分中職學校對學生的考核依然是以學生的專業課程成績為主,沒有將課程思政教學結果作為評價因素融入到評價體系中。還有部分學校雖想將思政成績作為考核因素,加入到對學生的評價體系,但由于思政素養成果無法以量化結果呈現,因此,許多學校依然采用應試方式考核,使得思政評價方式過于單一。
3中職《基礎會計》教學改革措施
3.1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基于《基礎會計》教學內容較強的專業性,對于很多剛開始接觸會計專業知識的學生來說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定的困難,所以對于教師來說,抓住學生興趣特點至關重要,教學過程中很有必要采用適當的教學手段來提升學生對會計基礎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更能體會到學習帶來的樂趣,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積極性,最終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教師還要理性分析中職學生這一年齡段的喜好,例如,大多數學生喜歡聽流行音樂,基于此,教師在課前可以讓學生通過制作電子表格的方式整理出自己喜歡的歌曲名單,然后在課堂教學環節由老師示范如何整理分類這些歌曲并進行數據的統計,最后在學生上交的表格中隨機抽取一首歌曲在課間播放,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制作表格的熱情,同時也能讓學生自主表達自己的喜好分享自己的興趣,當個人愛好與教學知識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時,我們就會發現教學效率會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在這種良好的教學氛圍下學生也會對學習更加熱愛。
3.2增進師生互動交流
傳統的教學基本上都是由教師主導,學生只負責接收即可。但是隨著教學標準的不斷改革,我們漸漸會發現教學其實更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配合,只有師生之間共同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才能創造出最好的教學效果。同樣,如果只是由教師講解,學生能夠實踐的機會也會大大減少,這樣也非常不利于學習內容的吸收,久而久之,學生也會喪失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獨立的思維判斷能力。對于這一現象,教師們就要注意及時改進教學方法,盡量以平等的姿態去與學生互動,盡可能地創立與學生交流的機會,拉近彼此的距離,最終實現融洽的互動教學模式。過去的課堂,大多是由教師向學生提問,在現在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改變這種教學方式,從一開始就讓學生在課堂上提問,讓學生熟悉即將要學習的新知識,然后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答疑惑進行教學。同時,教師還需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要將其他學生引入課堂討論中來,使學生成為班上的領導者,養成積極思考和自主學習的習慣。
2.3開展創新教學模式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像數學、會計這類理論性較強的課程,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過程中一定要做出適當調整,不能故步自封,始終堅持老一套的教學模式。要學會適當運用現代化手段進行教學,盡量保持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同時也要秉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理念,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討論當中,讓教學效率和學習效果得到優化。新課程改革要求把學生放在第一位,鼓勵學生主導課堂。這種新興的教學理念不但沒有打破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師生關系,實際上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需要把握好自己引導者的身份,讓學生獨立自主地開展學習內容。在教學中,教師還要善于從學生的角度去設計教學,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切身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建立起師生地位平等的關系,當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時,師生間的交流和知識的互動才能實現最好的結果。當然,由學生主導的教學活動,受學生知識水平和能力的限制,自然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很多學生肯定會出現不能夠獨立完成整個教學內容的流程。這個時候教師就要做好答疑解惑的角色,通過適當的方式在學生困惑、理解能力欠缺的時候給予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盡快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切入點。
3結語
課程思政并不是簡單的一件事情,也并不僅僅只是在會計專業進行,學校和教師也要不斷對課程思政的教學體系進行規范化設計,使其更加符合教學需求。將課程思政融入到所有專業教育當中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和趨勢,但是如今課程思政依然處于基礎階段,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學校和教師也要自上而下對課程思政體系建設給予重視。只有使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高度融合,才可以培養出更加優質的人才,真正實現以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朱艷紅.“課程思政”視角下中職會計專業教學問題與對策的研究[J].營銷界,2021(02)
[2]潘娟.中職會計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方法探析[J].新課程研究,2020(15)BA1CFED8-1590-4638-89F1-1AFB9DC535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