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怡莉
摘 要:近年來全面實行新課程改革,初中英語教學從傳統的教學方式轉變為以主題語境為重點內容的模式,這樣的轉變能夠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很大提高,同時也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這對傳統英語教學而言是一種巨大突破,將給教師帶來思維和教學方式上的重大挑戰。
關鍵詞:初中英語;主題語境閱讀;思維品質提升
引言
思維品質是人在面對問題的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學習能力、學習效果與智力因素的綜合反映。只有在邏輯推理以及創新性等方面、表現出相應的能力水平,才能說一個人具有相應的思維品質。而英語的特別之處就在于它是一門語言類學科,語言的基本功能和來源都存在于日常的交流與溝通當中,但是作為學科、就要體現在書本記憶以及更深入的研究層面。學生之所以學習英語,就是為了能夠流暢地使用這門語言。
一、現在國內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
我國目前初中生的父母大多是80年代人,他們自身都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并且十分注重孩子教育、特別是英語教育,所以現在的初中生都有一定的英語功底。這些學生普遍從小接觸英語,對英語的新鮮感和好奇感相對較低,加上課外補習班對學生造成超前授課的影響,因此學生對課堂內容并不很感興趣。此外由于課外學習不夠深入,也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存在沖突,所以需要教師幫助學生在兩種模式下找到平衡點。
學校課堂本身也存在一些缺陷,在進行英語主題語境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存在某些不足現象。首先是因為學生詞匯量不夠,不能精準地掌握每一個詞的意義,導致學生在閱讀過程當中不能正確地理解句子含義;其次是學生會有功利化思維,從而忽略日常積累;最后就是對主題語境教學理解得不夠深刻,不能通過語境閱讀來理解思想和邏輯層面的含義。這些原因都會導致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不強,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以往經驗來回顧和分析課堂教學的效果,并針對上述現象有計劃地改進,這樣才能有助于學生語境閱讀思維能力的提高。
二、如何在課堂上提高語境閱讀思維品質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交際是語言最基本的功能,而閱讀是語言交際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閱讀不僅僅幫學生獲得興趣、開闊視野、汲取豐富的語言知識,還能擴大詞匯量、促進聽說寫的能力發展。英語教學改革不斷推進,學生的閱讀思維素養變得越來越重要。黃振定教授闡明“語言的靈活性來源于思維的豐富性,語言的準確性來源于思維的確定性”,明確加強閱讀教學中的思維能力訓練的重要性。林崇德和胡衛平教授提出了思維的五個品質:深刻性、靈活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獨創性。閱讀是理解和吸收書面信息的重要手段。高效的閱讀能夠改善學生的思維活躍能力,促進他們積極思考,還可以陶冶情操、拓展視野、開發思維能力。
這要求教師在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過程中,應重點做到以下幾點:讀懂、讀透文本,根據課程內容和學情制定合理的目標;著重關注思維品質的培養,設計合理的活動,讓思維活動顯性化;搭建層次化臺階,在學生構建知識框架的過程中培養其思維品質。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思維品質為指導,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都盡量予以灌輸和引導。
以人教版教材八年上冊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ection B (2a-2d)閱讀為例,預設好教學的內容以及相關活動,嘗試去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各種方式:激發學生的認知能力,改善學生的思維理解素養能力;深挖閱讀信息,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總結寫作框架,培養學生對文章理解的整體性和概括性;遷移文本知識,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閱讀興趣是提高閱讀思維的最好催化劑,在中學英語學習的基礎階段,學習興趣的培養至關重要。把知識和活動結合一起,才能夠啟發學生的思維。教師要在課堂運用各種思維策略進行思維型教學,讓學生有目的、有計劃、有目標地進行閱讀,并在學習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逐漸了解英語閱讀的重要性,從而主動地去思考自己想要獲得什么,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一) 改善學生的認知能力,提升學生的思維理解素養
利用大量的閱讀來改善學生的思維素養,重點就是要讓學生準確地理解文章內容,并且思考文章背后的含義、把握作者的意圖,從而總結出相應的內涵。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問題的設計、來吸引學生進行自主分析,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當中自己尋找答案,這樣文中作者的觀點和語句就能夠引起學生深刻的思考,也能在深化思考與體驗中吸引學生的積極性以及興趣,這樣才能引導學生跟著教師一起思考、一起分析,保持活躍的英語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思維能力。
教師在進行語境閱讀的過程當中應循序漸進,活動的設計也要逐級進行,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要由易到難、層層鋪墊,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理解與接受能力,進而改善他們的思維素養能力;鼓勵學生找到文中的key words并讓他們據此來復述文章,復述是發展思維能力的最理想的手段之一,它能夠促進學生語言和思維的統一發展;最后鼓勵學生再次總結關聯的語言點,提升其自學總結能力。
在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ection B (2a-2d)這一堂閱讀課中,根據英語教學規律“輸入—消化—輸出”,采取“閱讀—思考—寫作”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首先以生日派對影片導入本課教學目標,通過讓學生推測派對類型、思考需要為派對準備什么、再到發出邀請的形式有哪些這三個細節來展示新的知識,這樣學生可以提前吸收和儲存一些語言知識,并有利于后續其他內容的學習。以培養學生成為一個有效且高效的閱讀者為目標,在逐步引導吸收skimming, scanning, close-reading這些閱讀技巧的過程中,讓學生通過閱讀吸取關于party preparations, replying to an invitation, making an invitation等內涵知識。后續再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對文章進行復述,這樣一來相應的知識點也就自然得到掌握。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去思考文章為什么要如此表述,相關詞語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替代。詞語的篩選、句子的構成,以及表達內容的條理與邏輯順序,都能夠充分體現出學生的思維能力素養。這樣在學生思考的過程當中,就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含義,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理解能力。
(二) 深挖文章信息,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
在完成閱讀技能中的skimming, scanning, careful reading過程后,這時學生應該已經基本了解課文的總體框架以及部分細節,后續則可以深入開展以下更深層次的詢問:
Q1: Do you think it’s necessary to have this party? Why?
Q2: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teacher?
Q3: What can we learn from David, He Wei and Jake?
深入文本、引導學生發散性思維,學生也在不斷開放性地思考,在問題1中,學生能從文章中找到最深層的原因:學生對老師的愛。而針對2、3問題,在老師一步步引導下,學生慢慢歸納出老師的優點:fun, hardworking, responsible,popular等,David和He Wei的閃光點:warm- hearted, active, organized, grateful等。上述課堂活動讓學生對于文本的解讀不僅僅只停留于表層,而是既有對文本信息的攝取和剖析、又有對文本深入的解讀,并及時進行感恩的德育滲透,培養了學生的思維品質。
(三) 總結寫作框架,培養學生整體性和概括性
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提示他們要重點總結文章的三大主體框架。林崇德教授在描繪思維能力時認為:思維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概括是思維的基礎。教師也需多多鼓勵學生,讓他們大膽表達自己的問題和觀點,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一直緊跟著教師的思路逐步深入。
在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ection B (2a-2d)這一堂閱讀課中,教師巧妙地利用思維導圖的板書,讓學生通過思考獲取和梳理how to make an invitation、turn down an invitation and accept an invitation三個模塊,充分利用板書進行框架和關鍵詞梳理,呈現相關術語和文本的框架,為后續的“寫”做鋪墊。
(四) 遷移文本知識,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對于學生而言,學習中最關鍵的就是創造性思維,在閱讀教學中要著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讓學生對所閱讀文章的內容進行抽象、概括、歸納、演繹等,并將所學知識遷移到其他情境中去,鼓勵學生求新、求異培養其獨創性思維能力。
教師在課堂上要著重還原主題語境,這樣就能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課堂當中,并且幫助學生轉化狀態,在腦海內形成相關知識;要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對課文加深思考、聯想生活,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例如在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ection B (2a-2d)這一課中,文中主要分成三個模塊,分別介紹了發出邀請、接受邀請、拒絕邀請;在閱讀這篇文章后,學生應該已經對于邀請信的框架結構有著相當的了解,可以在腦海中初步設計自己的寫作框架。這堂課的初衷就定位為讀寫課 --“以讀促寫”,在閱讀技巧訓練完后希望學生在本文的框架之上,當堂訓練一篇相似的寫作。教師為此提供了一個真實的語言情境:該班級的班主任是一名從外校來交流的教師,即將要離開了,為此班長想要辦一個歡送會。如果你是班長該如何寫這封邀請函,而收到邀請信的你們又會如何回復呢? 由于學生們有著真實的語境感受,所以能夠順利地將所學的知識技能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既進一步深化了對本課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增加了新的表達內容,激發了學生思維的靈活程度;既提升了對于文章的理解深度,也能開創性地闡述自己的想法,從而促進思維方式的發展與完善。
結語
英語是一門需要思維邏輯的學科,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主題語境閱讀來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而思維品質將能夠直接決定學生的學習成果,從而讓英語學習變成學生的一種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黃振定.語言、思維和教學.古漢語教學,1995(增刊).
[2]林崇德,胡衛平.思維型課堂教學的理論和實踐.北京師范大學:哲學社科版,2010(1).
[3]林崇德.21世紀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4]王學鵬.英語閱讀思維品質的培養策略.《教學與管理》,2017
[5]徐浩.語境理論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作用[J]《英語廣場》(下旬刊 )(10):167-168,2012
[6]顧惠萍.初中英語主題語境閱讀提升思維品質的策略探究《校園英語》,2021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課題“基于思維品質培育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研究+FJJKXB20-76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