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素清
摘要:為了減輕高考的壓力,一部分學生選擇去學習美術專業課,做特長生;但是,美術文化分的提升,讓其文化分低得優勢變得不再明顯。這樣讓讓美術特長生也面臨著不小的高考壓力。這些特長生既要學習文化課又要學習專業課知識,與普通考生一樣,其壓力也是較重的。所以,為了提高特長生的學習效果,使其在高考中發揮更多實力,教師就應該針對目前對美術特長生的培養模式進行思考,并優化教育方法。本文就現階段的美術特長生培養模式進行反思,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夠為高中美術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幫助。
關鍵詞:高中;美術特長生;現狀;反思
一、關于新的教育環境和高中美術特長生的簡述
(一)新的教育環境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對人才的培養要求也發生了改變。其中,對美術特長生的文化課分數的調整,也說明我國對復合型人才的追求逐步升級。在新課改的推動下,我國教育逐漸面向現代化,其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不容忽略。在新課程改革這一新的教育環境中,教師和學生的地位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這一主體發揮著更多的作用。因此,在現階段,教師在培養學生時,要重視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提高其美術核心素養的同時豐富文化底蘊,促進其全面發展。
(二)高中美術特長生
高中美術特長生是指一些具備美術天賦的學生,選擇利用后天的訓練加強其美術能力,獲得更好的發展,減輕高考壓力。首先,與普通高中生相比,美術特長生招生有著較高的審美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其次,美術特長生大多對美術比較偏愛。此外,高中美術生在學習上要分兩個板塊,一個是對專業知識的學習,一個是對文化課知識的學習。但是很少有學生兼顧文化課和專業課,所以很大一部分美術生的文化課成績比較差。因此,高中美術教師在對美術生進行培養和教育時,應該保證其能夠在緊張的時間中平衡文化課和專業課的學習,提高其學習質量,促進其全面發展。
二、現階段高中學校美術特長生的培養模式
由于高中美術特長生在學習時要分兩個板塊,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培養時也是利用兩個板塊,即文化課和專業課進行教學。但是目前文化課和專業課的教育上存在一定的問題,不利于學生的發展。
(一)文化課的教學
據筆者所知,大部分高中美術特長生在高一和高二階段跟普通文化生一樣接受文化課教育,在課余時間學習專業知識。而到了高三階段學生不僅要進行高強度的美術課程訓練,還要復習文化課。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美術特長生跟不上教師講課的進度,導致文化課成績下滑。但是由于教學時間緊張,教師并沒有針對美術特長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合適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因為一個班級中普通文化生的數量要遠遠多于美術特長生。在這種學習環境中,自制力不強的學生很難找到學習的方向,進而對文化課的學習喪失信心,降低了其學習的有效性。
(二)專業課的教學
美術專業課的學習對學生的未來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美術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培養和教學時,要牢固學生的美術基礎,為其高考和未來的發展做鋪墊。但是據筆者所知,大部分高中美術專業課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多采用傳統的講授法,或者讓學生欣賞優秀作品提升其美術鑒賞和審美能力,雖然這種教學方法是有效的,但是與核心素養教育以及新課改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因為,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忽略了學生美術基礎的差異性,沒有重堅持“以學生為”的原則。所以,在現階段教師要優化專業課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兼顧全體學生。
三、高中美術特長生培養反思策略
由上文文化課和專業課的培養模式可知,當前學校對高中美術特長生的培養模式存在一定的問題。所以為了提高培養的有效性,促進高中美術特長生更好地發展,高中教師應該從文化課教育和專業課教育兩個方面進行優化,實現教育的有效性。
(一)文化課教學策略的實施
1.根據美術特長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方法
眾所周知,美術生會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專業課上,所以大部分美術特長生的文化課成績較弱。對此,文化課教師應該更新教學理念,根據美術特長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滿足其學習和發展需要。首先,教師在為美術生制訂學習計劃時應該重視基礎知識,牢固其文化課基礎;對于文化課成績優異的美術生,教師可以引導其進行更加深入地學習。其次,在學生完成集訓回來之后,教師要對這些美術生進行一次摸底考試,了解其學習基礎,然后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和訓練計劃,提高學生的文化課成績。
2.進一步完善教學體系
高中美術特長生有自己的學習進度和高考要求。所以,學校在設計教學體系時,要將美術特長生與普通文化生區分開來。首先,在高一時期就應該安排好美術特長生的學習實踐和學習內容,優化課程安排。其次,將降低美術生學習的難度。只有這樣才能使美術生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專業課知識,兼顧專業課和文化課,促進其全面發展。
(二)專業課教學策略的實施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美術理論知識是為美術實踐所服務,所以專業課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畫出更好的作品。比如,在學習“素描”理論知識時,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掌握透視的理論,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很難將理論與實際完美結合。從這一現實情況,我們可以看出,美術理論教學與實踐結合的重要性。所以,美術教師應該多帶學生出去寫生,鼓勵其使用理論知識進行實踐,并陣地其實踐中的不足提出建議,提高學生的習效果。此外,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不斷提高實踐的難度,循序漸進,提高學生的美術能力,促進其美術核心素養的形成。
2.重視學生的差異性
由于學生的實踐美術基礎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所以美術教師在教學時要重視學生的差異性,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基礎進行差異化指導,促進其個性化發展。
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更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發揮主觀能動性。
結語:
在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國家對人才的培養要求發生了變化,以往只會學習而缺乏知識遷移能力的學生,或者專業課優秀而文化課成績較差的學生,都不能滿足國家對新時期人才的要求。在新時期,我國更加重視對全面型人才的培養,這也對高中美術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后了更多的要求。因此,在對美術特長上進行培養時,教師要謹記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堅持以學生為主”盡最大努力滿足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李曦萌. 高中美術特長生美術教學策略[C]/2020年“教育教學創新研究”高峰論壇論文集.,2020:370-371.DOI:10.26914/c.cnkihy.2020.010583.
[2]郭磊,劉冰.高中美術特長生美術教學策略[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9(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