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得余
摘要:基于素質教育理念下,提升學生學習有效性成為高中英語教師思考的重點。但就目前高中英語教學而言,大多學生由于英語基礎比較差或是學習能力不強,導致其課堂自信心不足,影響課堂教學效率。基于此,高中英語教師應思考學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找到關鍵所在,對癥下藥,借此強化學生自信心,也使學生主動、高效地學習英語知識。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堂自信心;基礎薄弱
引言:
課堂是學生最主要的學習平臺,同樣也是培養其自信心的關鍵場所,而學生自信心也直接關系其學習效率。在課堂上,教師的一言一行無形中影響著學生,所以要想提升高中英語教學有效性,作為英語教師需從培養學生課堂自信心入手,采取有效的方式培養學生自信心,使其生能夠在課上主動發言,自主學習,競爭意識不斷加強,從而提升其學習效率。
一、從學生學習情況入手,因材施教
如果讓學生完成超出能力范圍內的學習任務,自然學生會出現消極、抵觸等不良情緒,但如果教師布置的任務,學生輕輕松松便可完成,那么也難以使其獲得成功的喜悅,不利于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要想培養學生自信心,就需從學生個體學習情況入手,充分了解學生,包括學生學習習慣、性格、喜好等方面,從整體上評估其學習能力,才能對癥下藥,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采取有效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從而提升英語基礎薄弱學生學習能力及其自信心。
例如,英語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可以將學生學習成績以及課堂表現作為參考,將學生劃分為優生、普生和差生三個層次,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相對應的學習計劃,優生以及普生制定能力提升訓練,對于英語基礎知識比較薄弱的學生教師注重其基礎能力的提升,從基礎知識起逐漸強化訓練難度,并多關注差生訓練過程,幫助學生解決訓練中的問題,使其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讓基礎比較薄弱學生認識到學習英語的樂趣,才能從內而外提升其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
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夯實基礎
英語是一門技巧性、應用性比較強的學科,高中階段學生學習英語除了需要掌握書本上的知識之外,還需強化英語聽、說、讀、寫等能力,部分英語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有心想提升自己英語成績,但只知道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學習,短時間內效果不明顯也就萌生退卻心理,而且由于自信心缺乏,在課上并未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抱以懷疑自己能力的態度來學習,自然學習效率難以有所提升。基于此,英語教師應引導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夯實其英語基礎能力,使學生有底氣去回答,去質疑,參與到英語課堂活動當中,才能使其學習進入良性循環。
例如,高中英語單詞表有3500個單詞,要求學生全部掌握,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大多英語基礎知識不夠扎實,看到其他學生學習效率很高,難以沉下心進行自主學習。作為英語教師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使每個學生樂于去學習英語、去記憶單詞。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英語教師可以轉變傳統每日提問單詞的方式,改為讓學生自己搜集資料,從格言警句、短文等處提煉單詞的方式來記憶單詞,在英語課堂上以老師的身份向其他學生講解。通過這樣的方式,發揮學生主體性,使學生在互相學習、互相欣賞中提升自信心,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式。
三、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激發內動力
實際上,提升學生學習有效性最佳方式是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充滿探究的興趣,這樣學生才能集中注意力去主動學習,以興趣激發學生內動力,才能從根本上培養學生自信心。因此,英語教師要重視每節課,設計多元化教學模式,如情景教學模式、游戲競賽活動、項目學習模式等,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借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使學生在參與課堂活動的過程中提升自信心。
例如,學生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五unit2 “ The United Kingdom”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采取項目教學法,將學生劃分為學習小組并布置小組任務,讓學生通過分工合作,通過查閱書籍、網上搜索等方式與整理英國風土人情和歷史地理相關的資料,并撰寫報告,報告分為圖片介紹、排版、分析、歷史故事等多個模塊,組內每個成員負責不同的模塊,結合教材內容,寫一篇對英國著名景點的介紹作文,內容可以是其歷史、著名故事、地理位置等,也可以是其對周圍居民帶來了什么樣的好處等。小組內的學生自主分配任務,組員各司其職,完成寫作任務,通過這樣的方式,促使缺乏自信心的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發揮自己的價值,不僅有助于滿足其成就感,同樣也能提升其自信心,達到一舉多得的效果。
四、增強學生課堂競爭意識,展示自我
大多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在課上不敢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或只是小聲應對,不善于,也不敢去展示自我。因此,為提升這類學生課堂自信心,英語教師可以從培養其競爭意識著手,讓學生懂得把握機會來展示自己,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這樣才能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價值,進而提升其自信心。例如,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分組競賽,每組學生都需要參與其中回答問題,使其為小組而戰,借此激發學生課堂競爭意識,在展示自我的過程中,提升其自信心。與此同時,教師需要鼓勵和肯定這些自信心不足的學生,并糾正學生嫉妒心理,引導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良性競爭意識,使學生能夠成為樂觀、積極、陽光、敢于表現、敢于競爭的優秀青少年,也能將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踐行于實際生活當中。
五、教師重視缺乏自信的學生,做好評價
英語教師不僅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同樣也是大多學生學習的標桿,作為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果過于厚此薄彼,將關注點全部放在成績優異的學生身上,對于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而言得不到教師的關注,學習積極性不高,不利于提升其自信心。因此,英語教師重視英語基礎薄弱學生,做好調查和評價工作,記錄學生學習過程和效果,在此基礎上去引導、肯定以及鼓勵學生,并調整教學內容、活動以及教學方式,促使英語實際教學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學生自信心自然也能有所提升。
六、結束語
總之,學生自信心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英語教師需在了解英語基礎薄弱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此基礎上設計教學,使其主動且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不斷提升其自信心。
參考文獻:
[1]陳允英.淺論情感教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校園英語,2021(11):126-127.
[2]張雪華.農村中學高中生英語學習自信心養成的策略探析[J].高考,2019(14):192.
[3]陳干.從課堂激勵策略角度談高中英語有效教學[J].學苑教育,2018(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