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恒渤
摘要:近幾年,隨著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許多教育手段受到了教育界的廣泛認可。只有明確教學目的、任務,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核心能力,有效地提升中學生物學教學的效能,才能推動學生在將來成為科學的探索者,從而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知識和技巧。在這種情況下,合作學習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從而增強學生的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本文從問題情境、準備工作等角度,對合作學習的內涵和應用狀況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合作學習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合作學習具有自身的優點,越來越多地被教師、學校和家長所關注。在教學實踐中運用這種方法,既能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缺陷,又能提高教學效果,又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化,提高教學質量。因此,中學生物教師要認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意義,并通過各種實驗和分析,了解學生在課堂上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感覺,從而制訂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
一、對合作學習策略的理解
合作學習是指在完成老師安排的同一或不同的教學任務時,通過分工明確、分工明確的相互幫助,從而指導學生為個體或群體的利益,在共同的工作中,實現自身的價值和理想。合作學習最早出現在美國,從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由于運用合作學習,不但可以提高課堂上的社會心理氣氛,而且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就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國際上,合作學習戰略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同,并成為當今社會公認的一種教育思想和戰略。從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期,在國內也開展了一些試驗和實踐,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隨著合作學習的不斷創新和發展,中學生物學的教學模式也逐漸形成了一種結構化、系統化的教學策略,其具體表現是:將學生分成2-6個不同的小組,通過合作或競賽的形式進行學習,從而促進每個人的學習和綜合能力的提高,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合作學習戰略對培養學生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創新意識、平等意識、競爭意識和承受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當前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的應用現狀
(一)實效性有待提升
隨著新一輪的新課程改革,英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越來越為廣大師生所接受。然而,這種合作學習的最后結果又會怎樣?首先,通過對教學實踐的調研,發現一些教師對合作學習目標的認識不夠透徹,僅在課堂上增加了時間。由于沒有對合作學習的具體要求和目的進行細致的設計,也沒有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平等、和諧的學習環境,從而導致了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二)主體性有待加強
新課改與素質教育都強調“以生為本”,突出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強調了學生要不斷改變自己的學習觀念,這就涉及到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選擇,從而使自己的發展更加協調。然而,在中學生物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被過分強調了教師的主導性,學生的合作僅僅是圍繞著老師所指定的題目和問題展開,缺少了自主思維的能力和思維。同時,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也有對老師的依賴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首先考慮的不是如何以團隊的力量來解決問題,而是求助于老師。強化學生的主體性,保證了學生在交往中的自主性。
三、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的應用
(一)創設合作學習的問題情境,鍛煉學生的應變與調控能力
根據新的教學大綱,《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提出了“以生命為本、以科學為本的基本素質。”因此,要在中學生物學教學中有效地運用課堂教學,就要從教材的角度,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找到教學內容的關鍵。指導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在問題情景設置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使其借助團隊的力量來解決問題,使其形成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承擔社會責任。
以新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細胞的衰老和死亡》中,老師可以通過 PPT向學生展示“白發老人”的形象,并解釋到人到了一定年紀后,會有更多的白發,這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老人的白發和毛囊細胞的老化有什么聯系?老人身體里有年輕的細胞嗎?年輕人的身體里是否存在著老化的細胞?在此基礎上,構建了學生合作學習的問題情景。根據不同的興趣和能力,將他們分成不同的小組,讓他們通過學習《細胞的衰老和死亡》,了解細胞的老化特性,從而培養他們的適應能力,從而了解他們的細胞特性。
(二)做好合作學習的準備工作,重視學生的獨立與思考能力
在中學生物學教學中,生物知識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因此,必須以自主學習為基礎,使每個學生都能以自己的思想和思想與他人分享、交流、通過,而不是單純的聽別人的,而沒有自己的見解。所以,中學生物老師要在前期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首先要讓學生按照教學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其次是指導學生進行合作,注意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和思維,保證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因此,中學生物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認真備課,密切關注學生的身體、心理、學習情況,并對課堂教學進行科學的規劃,為他們的合作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以新人教版《新生教》高二生物選擇性必修課《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作為案例,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青海省鹽湖風景區的風景。青海省茶卡鹽湖,湖水清澈,空氣清新,使同學們聯想到自己居住的大城市經常發生的霧霾等氣候問題,進而提出“沒有人為干擾,自然環境就會變得更好”的問題,使學生能與近年來沿海城市的經濟發展、環保問題相聯系。首先要進行自主探索,建立自己的觀點,為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重視學生的獨立思維,然后指導同學們進行合作探索,交流意見和意見,這樣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自主性,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
(三)合理地劃分合作學習小組,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個體差異
每個高中學生的學習經驗、受過的教育、個人身體和心理發展的不同,使得他們在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學習能力有明顯的差別。同時,素質教育還要求教師正確、客觀地對待學生的差異,根據不同的特點進行教學,使每一個學生在共同的學習過程中都能感受到自身獨特的價值和魅力。
參考文獻:
[1]張海江.淺議高中生物迷思概念的轉化——以“細胞核——系統的控制中心”為例[J].教育界,2021(40):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