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林
摘要:小學高年級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基本的邏輯分析能力。教師要通過充分的課堂設計實現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有效地結合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建立,進行教學手段的研究和探討,發揮其對小學數學教育的引導作用。基于此,對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策略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策略
引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很多教師選擇了趣味性的教學模式,希望以此能夠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有針對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樂趣,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知識。但是,在小學高年級階段,趣味性教學的引導往往有些偏差,本文分析了小學高年級數學趣味性教學存在的問題,總結了優化小學高年級數學趣味性教學的對策,希望能夠以小學生為主體,培養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使其數學核心素養得到一定的發展。
一、尊重個性化差異,開展多樣化教學
關注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情況,堅持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理念,采取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多樣化的有效策略方法,能夠在不斷提高課程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們完善的思想觀念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意識。另外,關注學生們的心理、思維和學習能力的成長與進步,也能夠讓教師從實際出發,選用更加適合學生們學習成長和進步的教學策略,從而保障課程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們學習能力與核心素養水平的不斷成長與進步。其中,情景再現式、問題探究式、小組合作等教學方式,都能夠讓學生在課程學習和問題探究的過程中,逐漸了解、感悟課程知識重點。教師可以在課程教學期間根據課程教學內容增添其他教學策略與方法靈活安排與搭配。例如:有關“比例尺”知識學習時,學生們能夠根據教師的講解和課本內容初步了解到比例尺的實際作用,但是在實際應用和問題解決期間往往遇到數值計算、單位換算等問題。對此,教師可以創設一些生活化情境,引導學生們將問題還原到現實生活當中,再次轉化思維和解題思路,處理和解決課本上或者教師安排的思考問題。首先,采用信息技術或者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們講解課程知識內容和比例尺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用途,吸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積極性,讓學生們了解比例尺以及比例之間的關系和實際作用,奠定學生們扎實的知識基礎;其次,創設生活化情境或問題化情境,讓學生們分析思考現實中可能會遇到的有關數學問題。
二、改進教學模式,將影像和教
學實踐相結合為了解決“固定教學模式,濫用信息技術”的問題,小學高年級數學趣味性教學的優化要改進教學模式,將影像和教學實踐相結合。例如,在《軸對稱和平移》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了三個主要的教學重難點突破環節,分別是利用信息技術來突破的。第一,回憶平移的運動特點,利用信息技術來展示五星紅旗升旗的視頻片斷,然后分析平移運動的基本特點,用動畫展示運動方式,組織學生用手勢來模仿平移的行動軌跡。第二,利用信息技術來更為清晰地展示平移圖形運動的方向、位置等問題。信息技術能夠展示格子圖,然后能夠用動畫展示出圖形的平移位置與長度的情況,這樣學生就會很快學會畫出小向左平移4格后的圖形。第三,利用信息技術制作思維導圖的方式,組織學生總結畫一個圖形平移后的圖形的方法:選點,在原圖形上選擇幾個決定圖形形狀和大小的點;移點,按要求把選擇的點向規定的方向平移規定的格數;連點成圖,注意使用尺子,確保圖形的完美。利用信息技術來制作思維導圖,可以將所有的知識點用文案的形式表示,然后就能夠將這些文字轉化為思維導圖,十分方便,學生也會感覺特別有趣。
三、結合生活元素,學以致用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效結合生活中的元素,做到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從而保障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意識,保持良好的學習興趣。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與時俱進地引入新的教學手段,科學地將這種新鮮元素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自主探究。面對新的課程改革,數學教師必須革新教學手段,促進自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升。生活中的很多元素都可以促進學科學習,因此,教師要有效地運用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手段,實現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教學,這是當前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數學教師要總結生活中與學科知識關聯的因素,并進行不斷的積累,對相關的學科知識進行有效融合。這種生活元素的融入,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還可以提升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同時還能夠有效擴充課堂容量,提升單位時間內解決問題的效率。例如,在學習節約用水問題的時候,教師不能拘泥于教學內容的講授,還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水資源的浪費現象,通過小組合作探討節約用水的措施,這就會促進學生通過實際技能的發展,促進數學知識的運用,真正讓學生學以致用,通過學習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提升綜合實踐能力。同時,這種理論結合實際的手段也能夠營造活潑有趣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積極地思考和探究,從而更加直觀、形象地學習。
結束語
新時代教育教學發展背景下,以學生為中心的數學課程構建形式與素質教育發展理念,能夠充分尊重學生們的學習主體地位,激發調動學生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和探索積極性。面對已經具有一定基礎素養和學習能力的高年級學生,采用科學合理的課程教學策略與方式,能夠在不斷挖掘學生們的核心潛能,培養學生們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同時,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能力水平與綜合素質能力。
參考文獻:
[1]田莉莉.構建高效數學課堂優化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J].新課程,2020(47):154.
[2]游遠存.小學高年級數學趣味性教學實踐分析[J].讀寫算,2020(32):131+133.
[3]孫文華.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對策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20(45):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