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杰
摘要: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更多的教師在國家“雙減”政策的號召下,努力減輕學生學習壓力,調整教學模式,保障學生的健康發展。根據課程改革要求,高效的學習效果需要創新課堂模式,替換傳統歷史教學所存在的“短板”,確保“雙減”真正落地。現今的歷史課堂教學中,融入“雙減”政策仍存在阻力,學生是背書做題的機器,沉重的書包,繁重的學業,課后還有要去的學科輔導班,這些都阻礙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在雙減背景下,對如何創新初中歷史教學課堂,成為初中歷史教師深入探討與分析的重要課題之一。
關鍵詞:初中歷史;雙減政策;創新課堂
引言
初中歷史,作為歷史教育的分支和基礎,歷史所涉及的知識廣泛,上到經濟、政治、人文地理、下到民族、科技、軍事等。初中歷史教材豐富多元化的特點,決定了其綜合性這一特征。初中歷史學科不僅開拓學生的視野,還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避免偏離了教學實質性目的,基于“雙減”的相關要求,教師應積極轉變自身觀念從而創新初中歷史課堂,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能力。
一、構建雙減背景下初中歷史創新課堂的阻力
(一)學科教師思想與行為的固化
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樣的東西,找不到一樣的石頭、樹葉、教學方式也是如此。有的歷史教師沒有及時轉變教學理念,教學風格較單一,復制網上教學資源,未能有效將其與本土結合,讓學生印象不夠深刻。單向的授課,導致學生缺少參與感,發言不積極,課堂互動少,學生完全處在課堂之外的環境中,對所學的知識一知半解,使其與歷史課堂越來越脫節。
(二) 存在對“雙減”的認知偏差
在傳統的教學中,部分教師會對所有的學科進行排名,把歷史看做副科,占用擠壓歷史課堂時間。傳統的學習模式,無法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和主導的作用,這與新課程標準的育人理念相悖,若只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反復的死記硬背來加深知識點的記憶,不停的做練習題來鞏固,無法達到對所學歷史知識進行深入探究的目的。“雙減”政策要求在教學計劃中加上陶冶學生的情操,增加學生課外的閱讀量,然而傳統的歷史課堂并沒有達到這一要求。
(三)教師的專業素質有待提高
“雙減”政策的落地,是對專業學科教師能力的考核。通過讓教師跳出傳統的歷史課堂模式,強化教師創新歷史課堂的能力。通過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對課堂模式深層研究并優化,因為教師的水平就直接影響了教學水準和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教師要為歷史教學注入更多的新的研究成果及觀點和創新課堂模式。
二、基于“雙減”背景下的初中歷史創新課堂的具體策略
(一)轉變教學理念,加入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在雙減政策的影響下,歷史教師的教學模式是多元化,站在不同的思想維度展開創新課堂,注入新的課堂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在課堂要進行翻轉課堂,由被動變為主動,歷史教師作為學生了解中國優秀文化的引路人,對于學生的學習方向起直接的作用,學生偏離方向時,及時地給予干預,課堂張弛有度,看似老師轉為了配角,其實老師還是課堂的主導,讓學生通過多元的教學方法,能夠主動、自愿的發言、探討,使課堂的權力更多轉移到學生身上。例如:本人在班級中,將學生進行優化分組,教學環節以小組為單位,再設定五分鐘的博弈時間。這樣學生在教師的指揮下,主動積極的完成課堂目標,氛圍也由死氣沉沉變成樂趣橫生,課堂節奏明快讓學生始終保持對學習的高度熱誠,最終學生成為學習的佼佼者。
(二)調整課程體系構架,開拓多種學習途徑。
站在當代社會的需求下,培養的學生不再是背書的機器,而是多元化的人才。學校應該積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歷史這一學科應得到平等的待遇。在時間和課時方面和其他學科一樣,不應受到歧視,學生需要的不是單一的文化知識,知識本身就是相通的。多樣化的知識才能豐富學生的大腦,刺激開拓學生不同的思維通道。例如:本人設計多樣的課后歷史作業,課下讓學生準備課堂上史劇扮演活動用的材料和劇本。要求學生按時間完成,分組形成游戲模式,輸的組有懲罰,贏得組有獎勵。保證課下的時候一樣可以進行高效的學習。利用課后時間開展歷史知識競賽,讓學生在競爭的氛圍中提高歷史綜合素養。
(三)創新課堂模式,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
教師積極推進雙減政策,在其影響下,結合自身的教學特點,轉變觀念注入新的力量。讓學生感受到課堂的新鮮感,猜不到教師的教學步驟,教師針對不同的班級因材施教,實施個性化教學。通過影像、視頻、音樂多元化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新的思維模式,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深入探究課堂話題。例如:本人發現實際學習中,學生對歷史興趣低,通過課下和其他老師交流,設置其適合教學的課堂活動,轉變觀念,本人在初中歷史課堂播放歷史視頻“武王伐紂”,通過視頻讓學生尋找錯誤,發現問題,并探究歷史真相,鼓勵學生積極發言。為了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可以把課堂搬到歷史博物館,并介紹相關歷史知識,學生在課后寫觀后感,讓學生切身體驗歷史。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充滿新鮮感,提高對學習歷史的興趣。
三、結語
總而言之,“雙減”政策下的創新課堂理念勢在必行,歷史教師只有充分發揮自身課堂優勢,有目的的設計課堂,注入新鮮理念,學生才會步步跟隨。新時代下越來越多的學生在創新下的歷史課堂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并且在歷史課堂的影響下學習態度和方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也扭轉了學生在其他學科的學習方法,促使學生自主的對所學內容進行深層的探究,這樣也就達到了創新課堂模式的目的。學生也打破了和教師的界限,積極主動和教師進行交流。高效的課堂為綜合素養打下的牢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元春姬.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文淵(初中版),2021(6):1265.
[2]左秀巖.初中歷史教學應學會巧用"加減法"[J].讀與寫(上,下旬),2021(16):234-234